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o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辅佐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
  【关键词】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约1.4~2.1)。通常认为与多种诱发因素有关,但直接致病因素常难肯定,病程长,易复发,无特效治疗。我科在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40例,女30例,年龄4-8岁48例,9-13岁2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治疗组男22例,女1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第7版《实用儿科學》过敏性诊断的诊断标准。[1]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脱敏、改变血管脆性、止血、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按10-20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0-14天,观察疗效。
  1.4 疗效判定
  治愈:用药3-5d无新出皮疹,2周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反复;好转:用药2周内皮疹基本消失,症状好转;无效:用药4周后皮疹不消退,且反复出现复。
  1.5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资料进行X2检验,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2.2不良反应
  患儿在10-20mg/d剂量范围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由IgA介导的全身多个器官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不甚清楚,多认为是免疫因素介导的一种全身血管炎[2]。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其代谢产物即体甘草次酸的作用机制与糖皮质激素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具有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副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花生四烯酸的游离,从而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有抑制作用。甘草酸苷具有抑制兔的局部过敏坏死反应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等抗过敏作用。对皮质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对激素的渗出作用无影响。 另外,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缩短病程,减轻并发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治疗过敏性紫癜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8-692.
  [2] 张昱.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及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分册,2004,24(3):137-14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对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COP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研
[目的]总结清代新安医学代表人物叶天士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及其药味加减规律.[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未刻本叶氏医案》,采撷
本文介绍颈部外伤后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配合中药热奄包用于风寒咳嗽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45例风寒咳嗽患者予以临床项目研究,选取时间是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按照随机数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既往采用传统清宫术或钳刮术,患者痛苦大,术时操作难度比较困难,并发症较多。稽留流产因其胚胎组织物可能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且稽留时间长造成凝血机制障碍导致DIC严重出血而在临床上成为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1)。  资料与方法:2008年~2012年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00例,年龄17~43,孕周6~12,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孕
期刊
本文介绍肾癌的临床路径.
在临床麻醉中外周神经阻滞的应用十分常见,该麻醉方法具有镇痛好、痛苦小等特点,将其运用到手术治疗中可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患者不同部位来实施麻醉,获得良好的
目的 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筛选头颈鳞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ESM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表达谱动态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56例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禁食,备皮,更衣,送手术室后全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壁上打三个小切口(0.5-1CM),选择最佳气腹压力后,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行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手术,术后进行对症抗炎治疗及精心护理
期刊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对患者内分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