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兴趣激发的策略探微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一跑进人的思维,一种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觉得数学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人不喜欢它,可是,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为生活而产生,又为生活而服务,作为人又必须面对生活,所以必须去学它,懂它,于是我们的孩子就跟着接受这个现实:学习数学,可是对于几岁的孩子我们不采用激趣的形式进行,他们怎么会主动地去学习?《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纲要》十分强调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它是幼儿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师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和环境,又怎样能调动起幼儿自主学习的资源?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呢?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以下几种形式和方法: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
  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如情景游戏“小兔拔萝卜”、“游戏宫”、“送小动物回家”等。而中、大班幼儿应该运用挑战性的、有更多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如竞赛性游戏、操作性益智游戏等。
  三、利用操作材料激发兴趣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夠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设计和准备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美观性、趣味性,更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小班数学区的“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1.按卡片上物体取相应数量的实物;2.按卡片上的圆点,取相应数量的实物;3.按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实物。这样,能够激发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促使能力弱的幼儿增强自信心。
  四、运用语言引起悬念,从而激发兴趣
  幼儿正处于积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会产生极大探究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拼图”活动前,我告知孩子,只要根据各部分上面算式的得数在底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拼合,就能够在图上找到一件神秘的礼物。孩子们出于好奇,饶有兴致地进行计算和操作,当他们将图拼完整,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时,就欢呼雀跃着,表达自己成功的喜悦心情。
  五、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
  成功感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它可以成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动力。因此,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持久兴趣。 成功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幼儿内部的,如完成一套材料的操作,发现新的结果等,出于其内部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部评价引起的成功感。经过观察,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教师的评价作为成功的标准,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于是我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幼儿,经常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产生成功感。我班的陈特小朋友,对数学活动缺乏兴趣,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请他和我一起玩“看谁先摆完”的棋类游戏,他先摆满了棋盘,成了获胜者,我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增强了自信心。自此,他逐渐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
  六、以群体效应,激发兴趣
  幼儿生活在群体当中,同伴的行为对每个幼儿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幼儿交往中表现最为突出,教师用群体交往中的互动作用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幼儿操作“小火箭”这一学具时,我只教会两名幼儿操作,结果引来了不少小朋友,两名孩子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而其他的孩子也做出回应及至后来讨论怎样才算得快,有何规律可循,兴趣颇高。由此可见,群体效应对激发兴趣的促进作用。
  七、以竞争效应激发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挂钩”这一材料,我把运算卡片分成两等份,然后两个孩子比赛,计算卡片的算式,看谁先把自己的颜色卡片挂满相应的小钩上为胜,孩子玩得特别高兴,计算速度也有很大提高。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情趣,幼儿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迁移,终身受益,让孩子一生对数学的情感有极大的影响效应,正如《纲要》中指出那样,“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挖掘和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好玩、喜欢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戏!
其他文献
摘 要: 毋庸置疑,伟大的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我们全体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教师的敬业就是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会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爱岗是敬业的基础和前提,敬业是爱岗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 师德;修养;敬业  《教育规划纲要》倡导“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具备爱岗敬业精神,便能热爱学生
期刊
摘 要: “画图省识春风面”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新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注释不妥,本人赞成旧版人教社教材解释为“不识”,因为它是婉词。  关键词: 婉词;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画图省识春风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③《〈咏怀古迹〉其三》一诗中,课文注释把“省”字解释为“曾经”;而旧版人教社教材解释整句为“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解释“省识”为“不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把它注
期刊
摘 要: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出现。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挖掘道德榜样来树立道德信仰,从而促使道德行为的出现。本文主要以道德榜样的挖掘、道德信仰的树立、道德行为的落实三大部分为主线,揭示德育的本质,为当前德育工作构建一个全新的实践模式,为德育工作从困境中突围建言献策。  关键词: 榜样;信仰;德育  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出现。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犹如春风吹拂祖国大地,给广大农村中学带来片片绿意,让落后的农村教学焕发生机。新课改不是贴标签,而是在教学模式上的重大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表现为:教师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发展。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 作为甘孜州北路教育比较发达的白玉县,初中教育一直走在甘孜州北路的前列。优秀的成绩来源于科学的指导。科学的指导来源于科学的研究。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加强了教育科研,尤其是对中考方向的研究,更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分析中考数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研究课改;洞悉考向;初中数学;中考  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题目让学生比较容易入
期刊
摘 要: 提高课堂效率是课改的核心。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按照我校课改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的关键步骤。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本文主要对学习小组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常规小组和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课堂效率;学习小组;构建方法;合作学习;评价  课堂教学改革是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师永恒的话题。改革的要求、
期刊
弹唱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使幼儿在懂得技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弹奏、演唱水平,为以后的幼教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弹唱能力是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幼儿歌曲弹唱
期刊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为此,语文课标中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5万字。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之在有效积累“量”的同时,能有“质”的突破?笔者认为,应做到“四多”,即课外阅读内容多面、课外阅读方式多元、课外阅读方法多样、课外评价多层。  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  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是一些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
期刊
摘要:“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是语文新课标对朗读的作用的定位。朗读既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但当今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流于形式,简单的读代替了教师的指导。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适时进行指导与点拨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朗读在课堂中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范读;点拨;评价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极其重要的
期刊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各种角色来反映游戏的主题内容,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小班的自主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并悉心指导和具体帮助,促使幼儿的游戏能力不断提高。  一、 环境——游戏的鼠标 点击幼儿游戏的兴奋点  我国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