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快乐的人 没有时间变老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春节,一位杭州老太身穿红大衣,头戴贝雷帽,脚蹬高跟鞋,身后一个拉杆箱,在火车站广场上,她帅气摆拍的一组图片,迷倒了众人。这位耄耋老人,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她是被岁月历练的一首秋诗
  1928年出生在贵阳的周玲,祖籍重庆合川。年轻时随丈夫定居浙江瑞安,当了25年的音乐教师,人到中年又跟随两个女儿去宁夏建设兵团支边。因当兵出身的丈夫古炎有历史问题,生活过得很艰难。周玲通读百书,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经努力,她不但成为宁夏省作协一名作家,还荣获银川市政府授予的文艺创作一等功;曾经以关注女性的视角出版了《女人的第三交响曲》报告文学专辑,引起很大反响。
  周玲是一位对生活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无论生活遇到多大的挫折,她都尽力去化解去坦然面对。2007年,中央电视台在杭州录制《相约杭州 百岁重阳》老人文艺决赛晚会,79岁的周玲也参加了。当时,中央电视台十几位主持人集体朗诵了一首《老人是一首秋天的诗》,为晚会助兴:.主持人的激情朗诵,激发了古稀之年老人周玲的共鸣。周玲在心里为自己的晚年定下了目标,她要把晚年生活过得像一首秋天的诗。
  那时丈夫古炎还因中风一直瘫痪在床,周玲除了细心伺候外,不忘为自己的生活填充乐趣。女儿女婿都鼓励她要做个幸福的老太太,只有轻松愉快的生活,才能减轻照顾病人的压力。在女儿的帮助下,古稀之年的周玲买了电脑,开始以“摩登老太“的名字开博客,晒摄影作品,以及多年累积的诗歌、散文、随笔。至今她已经写了几百篇日志、散文、游记与杂文,博客访问量已达42万人次。她在博客页面上写道:人到老年,才开始明白,“衰老”不是从中年开始的,而是从“厌倦”生活开始的。老人,不该厌倦生活!我,应该就是一首久经岁月历练的秋天的诗,一首金灿灿的秋诗。
  让周玲没想到的是她每次更新的博客都会引起许多不同年龄段朋友的关注和访问。他们纷纷在留言板写上对周玲的赞赏。
  摩登奶奶成了“荷花姐姐”
  平时生活中,周玲喜欢化淡妆。旗袍是她的一大爱好,为了保持身材,她每天早上要做健美操。她说:“老年人化点淡妆是为了鼓励自己。”
  八年前选择在杭州城北左岸花园定居的周玲喜爱西湖里的荷花。每年荷花开放,她都要起大早去拍。她时常拖着拉杆箱,一身别致的裙装,专注地去抓拍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很多观赏荷花的人都被神采非凡的老奶奶吸引,最后竟然引发媒体登报寻找这位荷花池边的时尚达人:“荷花姐姐”。
  周玲还是杭州旗袍沙龙会的会员。她穿旗袍的风采,风雅中透着温润。在一次旗袍沙龙比赛中,周玲还获了“卓越贡献奖”。她说,年轻时候处于特殊时代,并不敢穿旗袍,现在是彰显个性的年代,老年人一定要大胆地秀生活,秀自己。
  2007年,由浙江老年艺术团参演的节目《枫叶红了》参赛央视“相约杭州,百岁重阳”的选拔赛,当时已经79岁的周玲脚蹬12厘米的高跟鞋走着专业的猫步款款走到舞台中央,尽管她年龄最大,却在所有的演员中最出彩。观众们被她鹤发童颜,风姿绰约的风范惊呆了,全场掌声雷动。
  节目在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播出后,周玲被许多人称呼:“她是中国的伊丽莎白·泰勒。”“像秦怡一样充满着优雅的魅力!”也有网友说:“可以做我们中国老年妇女的形象代表了。”在杭州的街头,一位83岁的外国朋友见到了周玲,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追逐快乐的人 没有时间变老
  周玲把自己的生活融于自我寻找的高雅乐趣的追求之中。
  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散文家吴淮生曾为周玲赠诗一首:“笑看天孙织晚霞,晚霞逢甲更开花。塞上十年文苑史,已著辛劳女作家。”
  不管多忙,周玲永远有着得体的打扮。她的手上总是佩戴着手套。她说这样既遮手部皱纹,又起到点缀的作用。
  能在87岁的高龄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周玲告诉大家,接触新鲜事物很重要。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她养生之道的一部分。“我就是喜欢玩,而且我也一定会把它玩好。”周玲说,她最自豪的是自己用摄像机拍摄,用“绘声绘影”软件制作了视频《博友西山行》MV。这个视频从诗歌创作、朗诵到剪辑都是她一手完成的,上传到优酷网后,引来不少点击率和网友好评。
  从心泉里流淌出一本书
  在晚辈们的眼里,周玲是一位智慧老人。曾当选欧洲华人社团首领、并担任“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的外甥张曼新对周玲说:您一定要出本书,给我们晚辈留下点东西。拗不过晚辈们的请求,2012年初,85岁的周玲开始做出书的准备工作。书的内容主要是半生写过的文稿以及在博客里尚未发表的文字。书名定为《心之泉的琤琮》。周玲说:“我觉得书里的文字是我心底流出的泉水,发出叮咚的声音,所以取了这个名字。”
  2014年7月27日,周玲在杭州举行了小型赠书仪式,主要是亲朋好友以及以前支边的知青朋友。读者看了作品后纷纷发表读书心得。有位叫老憨的博友写道:在那冷酷而又令人沮丧的年代,多少有志者,也不得不消弭自我、随波逐流,或矫情以自保,或绝望而沉沦。可是,作者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闪亮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这是纯净的心,金子般的心。
  如今,周玲依然忙于“玩生活”的雅趣之中。她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周一去和老年大学时装队、舞蹈队的伙伴们聚餐。周二去环城西路省老年活动中心跳一小时交谊舞。周三,参加省老年活动中心的歌友会。周四学习硬笔书法。周五至周六算机动日……她的孙媳妇把周玲做作业的照片传到微信,好多年轻人说:奶奶都这样努力,我们好惭愧!周玲说:好奇怪现在的年轻人总爱说很累,我却不知道累的滋味儿,可见会玩的人不会老。
  朋友们说:爱玩儿爱逛,爱尝试也爱时髦。这是我们对周玲的最大印象。她用一颗诗心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金色的晚年,是值得老年朋友借鉴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特质焦虑是个体在焦虑易罹患上的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环境、人格、应对方式等方面对特质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整合,
一  妹妹赶时尚,刚开始的时候,她只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比。她有个同事,有一件漂亮的皮衣,两千多元,妹妹看着眼馋,但她刚工作不久,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开口向父母要钱,就自己一个人在单位住,每天只吃一顿早餐,中午、下午饭都不吃,用省下的钱买皮衣。妹妹坚持了一个月,总算如愿以偿。  后来,妹妹有个朋友,买了一款LV包包,妹妹又看上了,有前一次的经验,妹妹如法炮制,这次没坚持到一个月,就饿晕过去。父母听说妹
深夜,女友打来电话,向我哭诉:“这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语气里都是焦躁与怨气。  我静静地听她叙述完她家那本难念的经,淡然一笑说:“过日子哪有锅碗不碰勺的。”她说:“你说得轻松!也是,瞧你们夫妻俩过得那叫一个让人羡慕,哪像我们,过的简直不是日子。”我轻轻地笑了。她说的,无非就是她的他追求完美,喜欢挑剔她的毛病,房间乱了说她不整理,地板脏了说她不打扫,连吃饭也嫌她夹菜动作不对。最关键的是,他总喜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