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

来源 :赤水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晨醒来,6:15,鸟儿们的大合唱一下搏击了我慵懒的耳鼓。披衣坐起,开始新的一天。
  鸟儿的叫声不绝于耳,热闹,复杂。一种比较低沉的每隔一两秒便“叽——叽——”的叫声是整个大合唱的基准音,可能有几十只鸟儿这样每隔一两秒便“叽——叽——”地叫。 一种嗓门较大声音雄浑的鸟儿高吭地“叽呦叽呦”。也能明显地听见一种鸟儿声调婉转地“叽呦——叽,叽呦——叽”。我想,可能是阳光从山头照来,鸟儿被光束惊醒,叫了。或许它们是为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欢庆。
  一开门,几只小鸟从对面那栋房顶最左边飞起,成逐渐伸高的波浪线式的飞落到最右边的屋顶。它们飞翔的姿势很美,轻盈,敏捷,划过一条优美的曲线。
  因为生长在农村,对鸟的记忆深刻,对鸟的感情深厚,我自然记起许多关于鸟的往事。
  七八岁时,冬天下了雪,铺天盖地一片白。麻雀们无处觅食,一大群一大群叽叽喳喳的乱飞,从这家屋顶飞到那家屋顶,那家屋顶顿时像白馒头上撒了一大把黑芝麻。当它们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树,叽叽喳喳的声音里就夹杂着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那棵树也因为突然承重而枝条摆几摆摇两摇抖落许多雪花。每当此时,我们知道鸟们已饿慌了,忙从灰坑里抬一撮箕灰,撒在菜园里或场坝里显眼的地方,再在灰上撒一点点麦壳或面皮,在灰上支起一个大麻筛,用一根小棍撑着,小棍上系一条绳子,绳子一直牵到巷子里或厕所里。我们拿一本小画书守在巷子里或厕所里,从小窗里看着那些麻雀扑楞楞地从树上,房顶上飞下来。先是一只,胆子大,像一块黑石头砸在地上,然后扭头四下望望,低头迅速啄食谷糠面皮,啄三五下,又抬头,周围望望,跳开两步,又低头啄食。树上的房顶上的鸟儿们显然禁不起地上那只小鸟大块朵颐的诱惑,在树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你推我攘,好像在说:“下去!下去!你先下去!”。
   真有几只胆子大的飞下去了,它们在麻筛周围一跳一跳的四下观望,不时迅速的低头啄食。树上的鸟儿叫的更欢了,大概是一致通过下去吃食的决定,然后,“唰”的一声,树上的麻雀便都飘下灰地上来。这时,整个灰地上只见密密麻麻的小鸟在跳,在快速的低头啄食。有些鸟儿贪嘴,吃的忘乎所以,吃完筛子周围的就一跳一跳的跳进麻筛里面去,几个不识好歹的小家伙竟然在筛子里面争抢,翅膀扇起灰尘。这时候,我们知道时机成熟,忙放下手里的小画书,将绳子一拉,只听见“嘭”的一声,筛子罩下去了。随着这“嘭”的一声,筛子周围的鸟儿“唰”的一下子振翅飞走。我们赶紧向筛子跑去,隔着筛子一看,被罩住的至多不过一两只,有时竟毫无收获。一两只也好,顺手取一根小棍,从筛子的篾眼里伸进去,压住小鸟的翅膀或身子,再轻轻将筛子揭开一道缝,伸手进去,就捉住了。被捕获的鸟儿因为被恐吓和试图逃走已皮毛杂乱,但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转来转去,十分可爱。
  小时见得最多的鸟是喜鹊和乌鸦。乌鸦被农村人称为“老鸹”,说它是一种不吉祥的鸟,不讨人喜欢。它一身黑色,勃颈部更是黑得发亮透出点儿微红。这种鸟不喜群居,总是一只,至多两只在乡村快速飞落。当它们落枝休息,总会“呱——呱——”地叫两声,被人发现,一赶——用声音或者石头——它们只能飞走。喜鹊又叫丫鹊,白肚白颈,黄爪黑翅,黄而略红的嘴,整个造型颇具美感。又因其名字带一“喜”字,便广受欢迎,被看作吉祥鸟。“喜鹊叫,有客到”,“喜鹊闹梅”都是对喜鹊的赞誉。喜鹊喜欢一群一伙的出动,至少两只。他们飞到哪儿,一落翅便翘起尾巴先拉一团粘稠的白色粪便,然后扇两下翅膀,大声地叫唤。记得以前我爹他们初春犁地时,人和牛在前边一走,身后是新翻的冒着热气的泥土,泥土里自然有蚯蚓,土蚕子,土狗儿(一种害虫)等小虫,那些喜鹊便大胆的飞下地来,隔人三五步,一步一跳的啄食翻出的虫子。人和牛犁过去,它们跟着跳过去,人和牛犁过来,它们跟着跳过来。在每一次转头换尾时,那些鸟儿竟然不飞走,只在原地跳开两三步让牛和人转个方向,又随着人的脚后跟一直追到这边。人累了,牛累了,人把犁头放倒坐在犁把上包山烟,牛静静的站着一动不动只见肚子一扇一扇的地呼气,嘴在慢慢咀嚼。那些喜鹊竟然在牛的脚边,肚子下,人的周围跳着找虫子吃。胆子大的还会“趁牛之危”(牛累)飞到牛的角上,背上。那牛也懒得动,至多尾巴摆两下,便又静静的咀嚼了。这是记忆中农村的最美片段了。
   在农村,知名度较高的鸟儿之一叫“阳雀”。阳雀是什么样子,我至今没见过,但凭感觉应该是一种比较小巧美丽且歌声动听的小鸟,因为镇雄农村许多歌咏爱情歌咏生活的山歌中都提到阳雀。如“一棵杉树不多高,阳雀飞来栖半腰。阳雀要找阳雀伴,情妹要等小情哥。”如镇雄民间小调《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一段之开头:“三月好唱祝英台,一对阳雀飞过来”。阳雀或许和秧鸡一样,因为秧鸡也爱成双成对的同飞同栖。山歌里也有一首:“大田栽秧行对行,一对秧鸡来息凉。秧鸡要找秧鸡伴,情妹要等小情郎。”唱出农家女子对意中人的渴慕和爱恋。
  讲叫声,森林里鸟儿的叫声更令你沉醉。小时候在森林里割草找菌子,总爱模拟那些鸟叫。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大师可以逼真模拟森林里鸟的声音。有一种鸟儿的叫声很特别,悠扬婉转转了好几个弯,被乡人译为:“哥哥——酒醉,”在“酒醉”这儿的调子是很讲究的,基本是“酒——油——又——醉”。更有趣的是乡人据此叫声编了一个故事,说是鸟儿提醒人们珍惜幸福,好好过日子,说叫声是“明年妻要贵,有钱早买妻”,较为搞笑。也许有人认为山里画眉的叫声不如城里鸟笼里的画眉叫声动听,因为那是“土画眉”,要捕鸟人将其捉住喂养一段时间才成为“家画眉”。其实,山里画眉的叫声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是天籁之音,是不含任何做作和装饰的,因为它属于自然属于心灵;而笼中画眉的叫声未免有点媚俗,有点幽怨,因为它为自由而哭为米粟而叫。凭叫声扬名的还有一种叫黄豆儿的小鸟,这种鸟只有拇指头那么大,全身绿黄,像个绿绒绒的毛线疙瘩,行动却很敏捷。我疑心这黄豆儿就是书上说的黄莺,因为它外形很美叫声更美。唐人金昌绪诗《春怨》云: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诗里那只黄莺儿,成了惊醒那位相思女的美梦的罪魁祸首了。人家的梦正追随辽西守边的情人,你为何要惊醒人家的美梦?所以我多年来不愿去考证黄豆儿是不是黄莺,如果是,那么我老家的这种小鸟竟然可以走进唐诗走进大唐的某个诗意的早晨走进古文化的记忆;但愿不是,我老家这种小鸟怎么会调皮如斯冒失如斯去打破一个陶醉在相思里的女人的梦境?
  老鹰和铁罩子是令人恐惧的两种鸟。老鹰在天空盘旋,有时一动不动,凝为一个黑点,但村妇和母鸡都知道老鹰要来了。母鸡咯咯咯的把小鸡带到篱笆下,鸡笼里。村妇长声卖气的喊:“咄——老鹰来了!”小孩子们用手挡住阳光擦干眼屎,也看见天上的盘旋的老鹰,也大声喊:“老鹰来了,咄——”那老鹰像知道行踪已暴露,一会儿就飞走了。铁罩子是一种身材较大的鸟,它常常一动不动的蹲在高处的树枝上寻找猎物。当它命准目标,它便像离弦之箭一下子扑过去,速度极快,像一块黑色石块砸在地上,只听见小鸡咯咯挣扎时,它已得手飞走,速度快如闪电。
   凤凰和山榨只出现在传说里,但传说中的凤凰和山榨也充满诗意和神秘。有一首童谣唱的就是山榨:“山榨尾巴长,嫁给幺姑娘。幺姑娘嫌它,嫁给田家。田家笑死,嫁给耗子。耗子屙尿,爬起跑掉。跑拢摸黑(木黑),转下拉埃。回来气死它奶奶。”童谣里的山榨应该是一位执著追求自由和爱的女子,她寻寻觅觅,苦苦追求,历经苦难而未悔。凤凰是神鸟,是穿上神秘外衣的圣洁飞禽。“双凤朝阳”是农村碑梁上常见石刻,农村埋葬老人的宝地——真龙地讲究的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朱雀和玄武都是神鸟,都指凤凰。结婚时婚联要写“鸾凤和鸣”,乔迁联要写“凤栖梧桐”,字写得好称龙飞凤舞,楼房装饰得好称雕龙画凤,稀有人才称凤毛麟角……凤,无不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喜爱。
   感谢今晨的鸟儿,是他们勾起我美好的记忆。
其他文献
1    吴大力的小儿子吴添从刑拘所出来,没有回家,径直去了发小钟不归的摩托修理店。吴大力在刑拘所郝所长的办公室办完手续走出门,不见了儿子的踪影,本来心里就窝着火,这下火就更大了。他朝刑拘所出口的岔路左右看了看,确定儿子已经先他离开,便骑上摩托,轰大了油门,经岔路出了山,回城。刑拘所离城三公里半,是一个人们不愿提及更不愿光顾的地方,凤城人不叫它刑拘所,而是直接叫三公里半。从三公里半往前走半公里,是
期刊
母爱,是流淌在子女心中的涓涓细流,总是那么甘甜,那么回味无穷。在我的记忆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母亲为我煮的那一碗碗荷包蛋。  在多数人看来,荷包蛋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在我的眼里,荷包蛋是母亲捧出的一颗滚烫的心,比宾馆饭店的山珍海味更加珍贵;是母亲那一份望子成龙的情,使人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无穷动力。  我母亲是一个非常干练、非常要强的农村妇女,她从小帮人,没有上过学。可能是不是觉得我稍微聪明一点,
期刊
我的恩师——周天忠老师,是我们的写作老师。  我八一年进的师专。那时的我,极其自卑,又极其自负。自卑来自于家庭的贫寒,自负乃自认为的才思敏捷。记得读高中的时候,一次作文竞赛,要求同学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写一篇命题作文,作文的标题我已经忘记了,但情形还记得。被选拔参赛的一位同学坐在我的旁边,她说:我很想拿一等奖,你帮帮我的忙,我会一辈子做你的好朋友。于是,我先写一篇给她抄,再写自己的一篇。结果,两篇作文
期刊
那一片桃花林  三月,漫步郊野,看见山岗上、溪水边、农舍旁,桃花妍艳,凝霞敷锦,风前笑舞,点染得春光分外明媚,我便感觉一缕温馨的风迎面拂来,弥漫心底,才发现自己一生都无法忘怀那片艳丽妩媚,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桃花林。  那片桃花林在流杯池吹歌山脚下,云蒸霞蔚、如火如荼了很多年,雪一样的梨花培植其间,更显出万般风情。年芳二八以后,每年花时,我和玲总喜爱甩下一串悦耳的笑声,钻进花红叶绿的林里,寻一处幽静地
期刊
你是一条不会消失的河流,恒久地哺育我飘摇的家园。   ——《卫山之子》    1  我完全忘了当时的情景。  山峁上的苦荞花如何繁茂起来如何结成菱形的颗粒又如何让母亲烙成绿黄的薄饼叠成了温厚的一叠塞进我污渍油黄的挎包,屋后竹林里的麻雀如何把醉眼朦胧的黄昏叫成睡意沉沉的黑灯瞎火后又如何进入酸酸甜甜的梦境然后又如何被我们双脚敲打地面的声音惊醒嘶哑地惊呼着颠扑到另一棵竹的黑荫里的,我完全忘记了当时的细节
期刊
少年时代的陈旧往事早已随着记忆的模糊而逐渐忘却。但有一些却至今仍深印在我脑海中,忘记不掉,挥之不去。   那是我初中时候的事情。我和军的家都在尖山乡下,12岁那年我们俩同时考入了离家20多里路的芒部中学读书。   军和我同读一个班,同住一宿舍,同睡一张床。每逢星期六早上读完书后,中午吃完饭,我俩就徒步行走四个小时的路,回到家里,在星期天的下午又结伴到校读书,偶尔也顺便带点吃的东西到学校作身体能量补
期刊
信步走在乡间小路上,一种久违的风铃声传入耳膜,心里突然间涌起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温暖。往事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全都飞到我身边。  风铃声声,它把我带进那些月儿不明星儿不亮的夜晚,昏暗的煤油灯下,永远是我和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忙着做她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洗衣、煮猪食、挑水、缝缝补补。而我则忙着每天的题海大战。我不敢停下来,母亲佝偻的身影和她越来越多的白发以及她挑水回来时的喘息声,就是一根每天抽打着我的皮鞭。
期刊
老公:  今天又是情人节!同你结婚十年了,你没带我到县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旅游过,我不怪你,我知道你一直忙;结婚十年了,你没给我买件好衣服,我知道,清廉、正直的你,微薄的工资收入要支付一家老小的开支。家中十年前你尚未分工,就患中风偏瘫失语、手脚不便的母亲,还需要日常的理疗,我又没正式工作,我理解做人难,做男人更难的道理;女儿八岁了,小时候你没抱过她,长大上学了你没辅导她,我知道纷繁复杂的公安工作需要你
期刊
老家    老家只有三间瓦房,和两个年逾八十的老人。  对于老家,许是因为还住着我的爷爷奶奶,留存着我童年时的记忆,所以总是牵挂。然而,又总是放不下幼年被他们冷落所致的心疾,所以牵挂得有些压抑。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我突然很想念老家,想念爷爷奶奶、老瓦房、肥沃的小菜园和后山的柿子树。说要回去看看,父亲很是赞成。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非常守孝道,虽然也不时听他回忆爷爷奶奶对他的苛刻,但他对老家的牵挂
期刊
在那个被雨水洗净纤尘的季节,我踏布谷鸟清脆的歌喉而至,与你在人生的旅途不期而遇。  我来的时侯,正是你的花期。你一改以往的矜持,为我袒露胸臆。我沉醉在你爱情的柔波里。  青青河畔,我们追逐,我们嬉戏。我们捕捉瞬间的美丽。  青青河畔,水草秀丽了你明澈如玑的双目,河水粲然了你美丽的笑靥,微风飘逸你芬芳的青春。  于是,阳光从树叶的斜缝中钻进来,亲吻我们坐过的草地,阳雀飞过来寻觅你抖落的笑声。  就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