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很多人对篮球运动都有种错误的认识:手上运动技术比脚上技术重要。其实真正在篮球赛中,对脚上移动技术的灵活运用,会使运动者比有一手好的控球技术更有利于进球。为什么呢?本文将带领大家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篮球教学移动技术训练
作为篮球运动中的初级技术,移动技术现今发展的越来越速度、敏捷而且富于变化。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上下肢运动失调,加之一般的篮球教学重视手上动作的练习,忽略脚下移动训练,也使学生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综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基础移动技术的学习。
一、篮球移动技术的种类及运用
(一)摆脱移动。顾名思义,摆脱即逃开的意思,摆脱移动是指攻方逃开或帮助队友逃开守方的一种脚下移动技术。它有两种方式:内线摆脱移动和外线摆脱移动。摆脱移动运用的方法也很多:突然起动摆脱、移动变向摆脱、假动作摆脱等都很常用。在比赛中,有经验的运动员会结合自身习惯,运用更利己的摆脱方式,而且越靠近篮球越有利于他们控球。总之,摆脱移动要做到攻其不备、联系实际、变化多端、精诚合作。
(二)接球移动。接球移动通俗来说就是摆脱对方的防守抢球的运动过程。它分为:接传球移动和外线摆脱移动。在接球移动中,常用的方法是:在密切关注来球的同时,将手掌呈自然八字向上,主动接球。在接球的时候还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攻击路数和己方救援的位置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移动。另外,运动过程中还要考虑末次运球的拍打力度,位置以及球所到达的高度等,以此来确定接下来的运动。
(三)投篮移动。投篮移动是指运动员在拿到球后,用来抢夺最佳投射点所运用的移动步法。它是决定进球的关键一步。它一般分压迫投篮移动、摆脱投篮移动以及假运作投篮移动。压迫投篮移动指进攻方利用不同移动动作来接近对手,制造压迫感,并借机抢占最佳的投射点。双脚起跳、跨步、并步以及后撤步在该技术中常用;摆脱投篮移动技术是运动员借助相应的脚下运动脱离对方控制,成功接球并对对手进行反向攻击的移动动作。一般用前方移动、侧跨步接球移动以及向外接球转身移动等;假动作投篮移动技术即运动员利用脚下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手,逃出防守,并占据有利位置的技术。其实在真正比赛中,重要的不是技术的种类,而是动作的连贯性。
(四)防守移动。防守移动讲的是防守球员利用正规的手段抢占有利地形以达到抢球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分无球队员移动、防守有球队员移动、内线防守移动以及外线防守移动等。其中,防守无球队员注意的重点是防止对方抢到球。防守移动则侧重步伐变化。防守有球队员时,重在把握机会,采取行之有效的移动技术抢到球。
(五)篮板球移动技术。篮板球移动技术是抢投篮板球而反应出的脚下移动。它分防守篮板球移动和抢进攻篮板球移动。篮板球移动的目的是抢夺篮板,在此过程之中,球员需要灵活运用双脚起跳,上步,滑步等基本步伐跳出对方的牵制,抢占最佳位置投球。抢占篮板的时候,球员对球的位置判断及脚下移动技术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移动技术的训练方法
(一)向前跑、转身、后退跑训练。对于初入门的学生而言,要想提高移动技术,首要把握的就是脚下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而向前跑、转身、后退跑的训练正好对此有针性。训练时,先让学生走到端线外,整齐站好。然后以中线为终点,在端线和中点间来回往复的跑,并在途中边喊“球、”“球”边举手退跑。如此利于提高学生的控球和防球意识。
(二)快速折回跑训练。对于篮球运动而言,耐力也很重要。折回跑训练会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它分全场往返变距折回跑训练和定时、定量快速折回跑。全场往返折回跑是学生成排按端线罚球线端线,端线中线端线最后至对面罚球线的路线变换来跑的过程;定时、定量跑训练中,学生只需在两侧边线之间往返跑即可。在训练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实力制定相应强度。学生也要自我控制我好心率和呼吸。
(三)折线跑步和滑步训练。学生的移动能力好坏会影响对防守的位置距离的判断,折线跑步和滑步训练可以对之加以加强。训练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对练,两人依次位于端线内外。老师说开始后,外侧的学生充当进攻方,中速折线向前跑,内侧学生当防守方,做折线横滑步、碎步跑,紧跟进攻方向后撤移。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对防守最佳位置的控制。训练一段时间后两人互换身份再训练。另外,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训练的强度。
(四)防折线运球滑步跑训练。在此训练中,两人一组,选三组在端线处,进行同上训练,在训练中重点注意对球员双方的距离控制,并注意学生身体平稳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强化学生防守距离意识。提高保球能力。
(五)连续横滑步接侧身跑训练。在此训练中,先让学生成排站在端线和边线的交点,然后让学生按边线端线边线的路线反复滑、跑往返,同时要注意重心下移。训练中,教师依然要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合适强度的训练,力求使学生对防守滑步与侧身跑的掌握能力最大化。
三、移动技术训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移动训练应该贯穿于每堂训练课。移动训练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意味着教师在训练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强度,还要使移动练习成为每堂课的基础内容,让学生持之以恒的锻炼。
(二)合理确定训练负荷及时间。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就一句话,学生有多大能力,就让他做多少事。制定每次的基础量,限定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训练。也可加入基础技巧练习。
四、结语
在篮球运动中,移动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本身的变化性,告诉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训练。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崔周.篮球移动技术与教学训练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62):199-120.
[2] 陈琨.浅谈篮球中的移动技术[J].现代交际.2011(2):66.
[3] 陈守国.浅析体育教学中篮球移动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63-164.
摘要很多人对篮球运动都有种错误的认识:手上运动技术比脚上技术重要。其实真正在篮球赛中,对脚上移动技术的灵活运用,会使运动者比有一手好的控球技术更有利于进球。为什么呢?本文将带领大家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篮球教学移动技术训练
作为篮球运动中的初级技术,移动技术现今发展的越来越速度、敏捷而且富于变化。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上下肢运动失调,加之一般的篮球教学重视手上动作的练习,忽略脚下移动训练,也使学生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综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基础移动技术的学习。
一、篮球移动技术的种类及运用
(一)摆脱移动。顾名思义,摆脱即逃开的意思,摆脱移动是指攻方逃开或帮助队友逃开守方的一种脚下移动技术。它有两种方式:内线摆脱移动和外线摆脱移动。摆脱移动运用的方法也很多:突然起动摆脱、移动变向摆脱、假动作摆脱等都很常用。在比赛中,有经验的运动员会结合自身习惯,运用更利己的摆脱方式,而且越靠近篮球越有利于他们控球。总之,摆脱移动要做到攻其不备、联系实际、变化多端、精诚合作。
(二)接球移动。接球移动通俗来说就是摆脱对方的防守抢球的运动过程。它分为:接传球移动和外线摆脱移动。在接球移动中,常用的方法是:在密切关注来球的同时,将手掌呈自然八字向上,主动接球。在接球的时候还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攻击路数和己方救援的位置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移动。另外,运动过程中还要考虑末次运球的拍打力度,位置以及球所到达的高度等,以此来确定接下来的运动。
(三)投篮移动。投篮移动是指运动员在拿到球后,用来抢夺最佳投射点所运用的移动步法。它是决定进球的关键一步。它一般分压迫投篮移动、摆脱投篮移动以及假运作投篮移动。压迫投篮移动指进攻方利用不同移动动作来接近对手,制造压迫感,并借机抢占最佳的投射点。双脚起跳、跨步、并步以及后撤步在该技术中常用;摆脱投篮移动技术是运动员借助相应的脚下运动脱离对方控制,成功接球并对对手进行反向攻击的移动动作。一般用前方移动、侧跨步接球移动以及向外接球转身移动等;假动作投篮移动技术即运动员利用脚下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手,逃出防守,并占据有利位置的技术。其实在真正比赛中,重要的不是技术的种类,而是动作的连贯性。
(四)防守移动。防守移动讲的是防守球员利用正规的手段抢占有利地形以达到抢球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分无球队员移动、防守有球队员移动、内线防守移动以及外线防守移动等。其中,防守无球队员注意的重点是防止对方抢到球。防守移动则侧重步伐变化。防守有球队员时,重在把握机会,采取行之有效的移动技术抢到球。
(五)篮板球移动技术。篮板球移动技术是抢投篮板球而反应出的脚下移动。它分防守篮板球移动和抢进攻篮板球移动。篮板球移动的目的是抢夺篮板,在此过程之中,球员需要灵活运用双脚起跳,上步,滑步等基本步伐跳出对方的牵制,抢占最佳位置投球。抢占篮板的时候,球员对球的位置判断及脚下移动技术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移动技术的训练方法
(一)向前跑、转身、后退跑训练。对于初入门的学生而言,要想提高移动技术,首要把握的就是脚下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而向前跑、转身、后退跑的训练正好对此有针性。训练时,先让学生走到端线外,整齐站好。然后以中线为终点,在端线和中点间来回往复的跑,并在途中边喊“球、”“球”边举手退跑。如此利于提高学生的控球和防球意识。
(二)快速折回跑训练。对于篮球运动而言,耐力也很重要。折回跑训练会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它分全场往返变距折回跑训练和定时、定量快速折回跑。全场往返折回跑是学生成排按端线罚球线端线,端线中线端线最后至对面罚球线的路线变换来跑的过程;定时、定量跑训练中,学生只需在两侧边线之间往返跑即可。在训练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实力制定相应强度。学生也要自我控制我好心率和呼吸。
(三)折线跑步和滑步训练。学生的移动能力好坏会影响对防守的位置距离的判断,折线跑步和滑步训练可以对之加以加强。训练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对练,两人依次位于端线内外。老师说开始后,外侧的学生充当进攻方,中速折线向前跑,内侧学生当防守方,做折线横滑步、碎步跑,紧跟进攻方向后撤移。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对防守最佳位置的控制。训练一段时间后两人互换身份再训练。另外,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训练的强度。
(四)防折线运球滑步跑训练。在此训练中,两人一组,选三组在端线处,进行同上训练,在训练中重点注意对球员双方的距离控制,并注意学生身体平稳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强化学生防守距离意识。提高保球能力。
(五)连续横滑步接侧身跑训练。在此训练中,先让学生成排站在端线和边线的交点,然后让学生按边线端线边线的路线反复滑、跑往返,同时要注意重心下移。训练中,教师依然要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合适强度的训练,力求使学生对防守滑步与侧身跑的掌握能力最大化。
三、移动技术训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移动训练应该贯穿于每堂训练课。移动训练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意味着教师在训练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强度,还要使移动练习成为每堂课的基础内容,让学生持之以恒的锻炼。
(二)合理确定训练负荷及时间。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就一句话,学生有多大能力,就让他做多少事。制定每次的基础量,限定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训练。也可加入基础技巧练习。
四、结语
在篮球运动中,移动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本身的变化性,告诉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训练。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崔周.篮球移动技术与教学训练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62):199-120.
[2] 陈琨.浅谈篮球中的移动技术[J].现代交际.2011(2):66.
[3] 陈守国.浅析体育教学中篮球移动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