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与欧洲集体认同

来源 :国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主义在过去40年中一直主导着一体化进程,但如今其工具理性在一体化深化方面显得非常乏力.何以发掘一体化的深层动力?笔者认为体现价值理性的公民身份和集体认同的形成是摆脱当前理论和现实窘困的关键所在.公民身份和集体认同的形成代表了欧洲文明的有机生长和持续进化,集体身份的进化和最终形成附着于政治文化,而欧洲多元民主社会的统一政治文化的整合依赖于行政灌输和社会习得.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一超多强”是冷战后的过渡性格局,而多极化趋势则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文章同时认为,多极化格局的真正到来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9·11"事件以后,美国更加积极地军事干预国际事务.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传统的外交、军事手段难以适应其战略要求.在联合国以及北约框架内美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空间正在缩
美朝经济关系自朝鲜半岛停战以来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在阐述美国对朝鲜经济情况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朝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美朝经济关系今后的发展将取决于两国
2000年大选后,美国内政治和对外战略都有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的是,中美经济的相互利益关系可望得到进一步加深;消极的是,布什政
&#39;中美关系回顾与展望&#39;国际学术讨论会近期在上海举行,与会中美专家就<上海公报>的历史意义以及公报发表以来的中美关系的走势作了分析与研讨.
本文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分析、批判及大胆预言,是资本主义改良的重要依据之一,资本主义正是吸收了某些社会主义的成分,才重新获得了生命力,第三条道路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0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16日至18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