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运用与策略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肝切除术仍是肝脏占位性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不断升华、相关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开发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肝脏手术已无“禁区”且围手术期病死率大大下降.然而,如何更大程度地减少肝切除术中失血、保留残肝功能及其预防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肝脏外科学者们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拟复习文献并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有限经验,对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接上期475页)  10 成分和批量产品的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医院输血IT系统必需的功能.系统能保存和恢复血液成分从接收到最终输注或者处理的详细记录以便符合法定的可追溯性要求。
随着冠心病患者的增多,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日益增多,介入操作所需要使用的造影剂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住院天数延长,甚至死亡.通常使用茶碱、速尿、小剂量多巴胺、钙离子拮抗剂、心房利钠多肽等药物治疗肾损害,但疗效欠佳.近来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和非诺多泮能减轻造影剂引起的肾毒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常发生在胃肠道,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原发于肝脏的NET非常罕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经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及术后密切随访,并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性便鲜血1个月”于2008年1月16日人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既往史:人院1年前因宫颈癌在外院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3个月内行放疗.具体方式:采用10 MV直线加速器X线四野(两侧野加前后野)外照射,每次剂量2 Gy(四野均为50 cGy),每周5次,持续5周,总剂量为50 Gy(前后野30 Gy,中间档铅板照射20 Gy)及腔内放疗
交叉配血(XM)是输血前常规检查重要的一部分,用于检出ABO血型不相容和其他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交叉配血已有多次改进,近几年来已更加简化.现在常使用的两种是针对抗体阴性患者的立即离心交叉配血和针对其余患者的抗球蛋白交叉配血.除非体内存在一种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一般认为可选择抗球蛋白XM.最初,XM被确定是ABO血型相容性和检出意外抗体的最终检验.电子交叉配血由密西根大学医疗中心于1992年最先提出.本
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AIT)的发生是由于胎儿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刺激母体产生同种抗体而引起的.胎儿的这种特异性抗原来源于父亲.通常,胎儿和新生儿发生严重AIT绝大多数是由于胎儿-母体PIA1抗原不相容所致,估计这种病例有20%可并发颅内出血.最近,在挪威和苏格兰进行的AIT发生率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因PIA1所致的新生儿AIT的发
当前教育领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成了教学管理工作重点之一.引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探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策略,从生理需要、字全需
据统计英国大约有1 000万人发生过敏症状.有很多人对某些食物和物质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其中包括花生、树果(杏仁、核桃、榛子和巴西坚果)、芝麻、牛奶、鸡蛋、甲壳动物、鱼、新鲜水果、昆虫毒液、胶乳和处方药物。
引语:当预料中的大规模减持限售政策姗姗来迟时,2016年资本市场已经一地鸡毛——更重要的是,抛盘所形式的市场跌势“吞没”了迟到的减持利好。新年仅仅两周,沪指已经跌去18%,
肝门部胆管癌(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HC),又称作Klatskin瘤,是起源于胆囊管汇人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道上皮恶性肿瘤[1-5].目前根治性切除是治疗PHC的最有效手段.但该肿瘤居于肝门部之中央部位,手术复杂、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不前[6-8].近些年来,得益于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推广,PHC的外科治疗有望获得较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