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慕课的认识与应用调查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ya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有关慕课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大多数学者着重从教育角度探讨慕课当前所带来的冲击,而忽视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慕课进行研究。[1]近几年来,虽然慕课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沖击,但由于传播力度的不够,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不够深切,对慕课的使用也不够充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调查目前大学生对慕课的认识情况以及对慕课的使用现状,站在大学生群体这个使用者的角度分析目前慕课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慕课;认识情况;使用现状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2015 年中国很多高校陆续加盟三大慕课平台,大学与“慕课”的互动愈加频繁,由此可知这全新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2]
  根据对载文量以及关键词数据的分析,发现很少有学者能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慕课进行评价。然而,慕课要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推出更加高质量、有个性的服务,而这又必须以使用者的角度为基础进行改进。[3]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了解大学生对慕课的认识程度和使用情况,总结大学生目前对慕课的认识与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建议。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现如今,在“慕课热潮”下,大学生对慕课并不是特别了解。然而因慕课传播力度不够,本该成为最大使用群体的大学生们极少有真正了解并使用过。
  通过大学生对慕课认识与应用的调查研究,可以从受众的角度研究慕课发展现状,提高慕课的宣传力,发现当今慕课依旧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慕课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
  (三)研究基本内容
  (1)大学生得知慕课平台的途径;
  (2)大学生所在大学对慕课的宣传力度与使用情况;
  (3)对大学生使用慕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4)对学生使用慕课平台的评价进行分析;
  (5)对慕课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四)研究局限性
  本次所进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在对象的选择上。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本次研究只选择了江苏大学为实证研究,覆盖面不够广,研究的数据不足。在后续研究中,希望通过更大规模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校图书馆藏书量大,有关资料丰富,查阅便捷。课题成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初步了解当前社会对慕课的大致研究情况。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采用问卷《大学生对慕课的认识与使用》对大学生对慕课的认识的调查与研究,并结合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做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对慕课的认识与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对慕课认识情况的分析
  调查总共为200人,有12人没有听说过慕课,显然,现今慕课的传播力度不够大。同时,笔者还对大学生了解慕课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大学生了解慕课的途径主要包括有老师推荐、网上浏览以及同学或朋友介绍,其中有一半的学生是由老师推荐而得知,可见慕课越来越被教育界的人士所认可。[3]
  (二)对慕课使用情况的分析
  首先,调查了大学生是否使用过慕课进行学习,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使用过慕课学习。同时还对使用慕课的目的进行了分析,发现慕课对大学生专业的学习帮助很大,很多大学生会通过使用慕课来满足自己对学习上的需求。
  笔者还对大学生使用慕课的原因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慕课的原因是因为通过慕课可以体验到名校名师讲课,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随着慕课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相继加盟,笔者对此特意向大学生了解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建设慕课在线教育,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慕课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尝试,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慕课不适合应用在课堂上,
  在课堂上使用慕课很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进度上的一些问题。由此看来,慕课要想扩大它的使用,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4]
  (三)对慕课评价的分析
  近年来,“慕课热”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慕课为什么会掀起狂潮,它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又有什么优势?对此,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慕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免费聆听名校名师的讲课以及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对知识的渴望。
  (四)问题分析
  通过上述的调查,发现慕课以下问题:
  1.慕课的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慕课热潮不减,带来了很大冲击,但只能说慕课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关注,仍存在着多数人不知道慕课,即使有些知道慕课,但对慕课的了解程度又十分浅。
  2.语言障碍
  国外慕课的发展早于国内,所以慕课中大多数精品课程都是英文,学生通过母语学习和通过外语学习的学习效果存在明显的差距,也影响学生对课的选择。
  3.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
  慕课是在线课程,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进行自我监督,自己调配时间和进度,会因为学习者控制能力、调控能力的缺乏,不能完全适应。
  4.需求性不强
  学生会因为学习方式不同而影响选择。所以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完善功能,每天通过评价系统来确定这些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不断完善。
  五、结语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慕课要想不断发展,除了加大推广力度,专业人员对它的不断完善,使它不断符合需求论已成了重中之重[4]。
  还有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理有效的使用,安排好学习时间、进度。
  另外高校也应该将慕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方婷云,李金城,元茂兵.大学生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调查[J].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12.
  [2]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09-2014年CNKI所刊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5.07.
  [3]董晶.慕课(MOOC)的发展现状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06.09.
  [4]肖薇薇.对“慕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4(8).
其他文献
摘要:合格评估明确指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了“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多是由高职层次升格,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深入探索,建立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本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教育带来了不少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时代实际,在开放办学和改革创新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从高校管理与教学两个方面的关键领域与环节入手,建立符合大数据背景的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弹性学历管理机制、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等高校管理新体制,建立适合大数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育与学习机制、学期全校课程全开设的机制、灵活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相结
期刊
摘要:医学护理专业是高校面向社会,输送具备专业的医学护理技能人才的摇篮,医学护理专业当中的英语教学是高校基本的教学内容,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及实际应用特征,基于ESP教学理论针对医学护理英语展开的教学,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本着新课改当中教学需要多元化的目标,创建新颖的英语教学模式,完善和提高学生医学护理工作中对专业英语的运用力,本文通过对EPS教学理论的分析,结合医学护理英语学科教育的实际情
期刊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参加社团是大学生涯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众多学子的的素质,同时,“社团“也成为了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的代名词。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组织的群体性团体。社团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大学社团无论是从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之前。实践证明,高
期刊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学科主要研究目标是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特征等。研究涉及语言学习者的内在特征、语言学习的外在表现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相关理论。1981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他全面系统地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他的若干具有影响力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式的启发下,本文将充分
期刊
摘要:认知论是经历了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它在解释内在的复杂认知技能习得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宝贵贡献。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应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目前我国教育在“观念、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较之以往有了不同的改变。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更重要的是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课程的缺少,和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指出了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应用,提出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强化提高学生对单片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核技术;单片机;主动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嵌入式单片机如今广泛应用在智能仪表与仪器、工业自动化控制、通信工程等领域,随着核探测事业
期刊
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微”为标志的文化代表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部落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时代正在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最接近时代前沿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化,高校在“微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高校将微课程,微媒介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工作中,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活力,而使其有了更科学的教育实质和方法。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建设;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这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人文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發展。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望抛砖引玉。  关键词:人文教育;班主任教学;高职教学  在现阶段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由于学业压力、社会不良影响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定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连续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习,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如何实现从学生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  青年教师经过10多年的大学教育,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实社会环境对青年教师角色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