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灵活性强和因材施教的优势,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路径。学校还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元素,从不同角度优化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校本课程活动中充满阳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 教育价值 优化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56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校应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强调通过一系列主题性、趣味性、实践性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要优化配置校本课程资源,组织开展优化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基于心理健康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1.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融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本课程可以优化小学课程结构,深入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给学生提供多种趣味性、愉悦性、互动性的课程。指向心理健康的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别样的课程活动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校本课程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种选择性等优质条件,特色校本课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幽默、互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释放学生压力,给予学生良好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积累学生自信心,同时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并且充分的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
  2.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校本课程从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符合现代教育观,具有极强的互動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授课模式以实践操作为主,一般以团队形式进行,需要学生与他人充分互动,强调在合作、讨论、互动中完成教学活动。首先,校本课程具有较大选择空间,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还可以组成小团体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交友空间,同学之间积极的互动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其次,校本课程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共同进步。校本课程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的内容更适合学生当下发展,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学内容与难度适当,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尝试着主动与他人交往合作。第三,教师设置的较为融洽的氛围保证所有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助于学生更充分合作与竞争,使他们在学习上都有平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自信。
  3.发挥心理评价作用
  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指,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还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校本课程实施中融入了大量师生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学生激励,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指导。而且,教师会在校本课程实践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诊断,有计划的实施心理矫正,并且把心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校本课程实践当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反思,客观评价学习的情况,促进学生找出自我改进的问题点,在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同学互助中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个别心理失衡,有心理问题障碍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拟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从而引导他们更愉快的学习和改变身心状态。
  二、基于心理健康开发校本课程的障碍
  1.教学理念更新不足
  有些小学校教师还没能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缺乏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性、创新性、互动性不足,校本课程开发没能关注学生身心成长需要,不具备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没能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设置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较低。
  2.教学资源配置不当
  有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校本课程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互动性,强调优化配置隐性与显性的教学资源。有些校本课程开发过于重视学科课程建设,不注重教学环境氛围的优化改革,例如,没能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构建直观、生动、互动、有趣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3.缺乏充分互动空间
  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能构建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机制,无法促进学生主动投入相关学习实践。由于校本课程资源缺失,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导致不能在校本课程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实践体验。例如,校本课程不注重家校联系,校本课程实施范围狭窄,影响了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
  三、基于心理健康开发校本课程的措施
  1.优化校本课程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校本课程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活动性、趣味性,强调保持校本课程足够的娱乐性。校本课程可以采用社团活动的模式,校本课程应当有助于学生广泛交流,一般以社团招募和学生自愿报名形式进行,根据学生兴趣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校本课程还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家校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可以延续学校教育理念,纠正家庭教育的方式,提高家庭活动的愉悦性,促进学生家长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促使家长对少儿教育保持正确理念。例如,开发戏剧表演课程,设置一定的表演情境,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表演情景剧,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同时优化学生学习态度与思维认知,发挥心理健康积极作用。
  2.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际交往环境等。隐性课程能够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优化教学隐性环境,构建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良好的隐性环境可能促进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知识,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想价值观念,能够从无意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学习风气感染学生,基于传统文化教育养成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树立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教师还要主导建设融洽的班级氛围,给予所有学生展示的机会,定期进行个性化指导,不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还要渐渐的影响身边学生,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教学的效果。
  3.加强学科课程建设
  优质的学科课程可以保证学生接受更优质的心理熏陶。学科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按照特定价值标准实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逻辑体系和知识构成。校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综合性,按照学科课程实施,需要符合心理学的原理,强调发展学生的身心素养,一般以知识教学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在一系列的游戏、比赛、互动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开辟师生广泛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表达意愿,学会与他人的积极交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效果。
  4.增加活动课程比例
  丰富的活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活动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可以为学生提供主体性的活动经验,有助于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展示。心理健康教育指向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成长与参与的角度出发,大力设置活动课程,优化配置各种活动资源,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入手。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开设社团类的活动课程,采用一系列的讲座活动,以及组织开展趣味实践课,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实践。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同时达到锻炼意志品质,提升身心能力素养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还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通过隐性和显性的教学环境达到塑造学生身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开发的实践与探索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12期。
  [2] 叶华文《校本特色立品牌,科研引领促发展:“主体——发展”模式下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6期。
  [3] 丁海蓉《语文校本课程应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班主任是小学生德育的引导者,班主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班主任要将德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来抓。  关键词:德育 小学 问题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55
社交网站Youtube近日上传的一段“自拍遭踢”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点击.在视频中,一名美国男子原本想与飞速驶来的火车来张“亲密自拍”,但是没想到照片中出现了列车车长的“临门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真正意义的教育是情感共鸣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感化疏导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向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转化和发展。文章对于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感化与坚持”在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感化与坚持 高中班主
张丁友现任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苗屯社区党总支书记,多次获得“德州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乡村之星”、“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八年来,他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硬是将苗屯
摘 要:信息化环境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渠道,要求小学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具备“智慧校园”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新策略。本文认为,信息化环境下的班级管理对班主任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掌握新型的班级管理办法,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优化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52  信息化环境
摘 要:在班级管理课程工作中,老师基本上会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待一些事情还没有形成主观的看法,在开展课程实践的时候,老师一般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让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参与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本文将围绕参与式学习在小学班级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参与式学习 小学班级管理课程 教学实践活动  DOI:1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各种危险因素也悄然潜伏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不安,同时在经
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意识,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学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以及重智轻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中小学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 新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核心素养时代,初中历史课堂也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技能要和教学观念一起更新和完善。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技能之一,它贯穿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课堂提问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为了适应培育学生核心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师开始谋求更加高效的班级管理形式。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将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进行突破,保障初中生可以在更加完善的班级中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模式逐渐受到了初中教师的青睐,小组合作模式的投入应用为初中班级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方面和理念,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将围绕小组模式管理初中班级展开探索。  關键词:初中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