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生产中植保技术推广与应用探究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reter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可以对农作物的安全性、可靠性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这一技术的概念,阐释了其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有关建议,如,健全病虫害预警体系、提高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宣传力度等,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植保技术;推广与应用
  一、植保技术的概念
  所谓植保技术就是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使其提高产量、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在国内很多地区为增加经济效益,对这项技术不重视,很多地方没有落实到位,基础农业劳动者依然过度使用化肥,对农药残留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推行植保技术应用,使其在农业生产生活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使我国快速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国民收入。
  二、植保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更新思想观念。经调查,我国的农业劳动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至于,植保技术在基础推广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不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阻碍了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因此,基层工作者要增加对植保技术的深入学习,提高文化程度,转变传统理念,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保证农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病虫害问题一直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在传统农业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伴随着的就是农药超标,而今植保技术的推广,有力地解决了此项问题。
  最后,有利于推动农业进步。现代农业发展不单单是追求经济效益,更是为了人们生产生活、饮食安全作出必要的保障,因此,此项技术的推进是必要的,有利于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三、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建议
  1.完善病虫害预测与防治体系
  (1)预测体系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问题是在所难免,但是,如果防治方法得当,这个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并降低其危害。现代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农业技术得到了有效利用,相关部门对农业生产基础情况进行调研,建立了科学的预报检测网络,从而提升了对现代化农业的科学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完事了食品安全体系。
  (2)防治体系
  在农作物保护工作中,要利用好植物本身的抗病能力,尽量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要对土壤成分进行合理化分析,利用好物理杀虫措施,走新型环保路线,再有,利用虫害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保证害虫的天敌数量足够多。如,我国南方地区多受到蝗虫威胁,可以多养殖猫头鹰,可以有效的消灭蝗虫,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郑礼曾说,目前我国已有20多种天敌昆虫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通过多种措施,标本兼治,不仅可以保证农田生态防治体系平衡,还可以促使农业经济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
  2.提升植保人员素质
  对基层劳动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合理地安排培训课程,对植保技术进行大力科普,同时,也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提高认识,提高植保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植保技术的开展与实践,建立一支高水准的、高素质的植保队伍,而且还要不断地增加队伍人数,向广大基础农业劳动者普及植保知识,还要指派专人来对农户进行专业的知识讲座,指导其正确使用学到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文化水平,有效第提高植保实施水平,增加产品质量,使农业快速科学发展。
  3.加大科研与资金投入力度
  国家政府部门要对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财政部门要对农业资金专款专用进行监管,合理分配,对发展植保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提高人们对此的积极性,要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植保提高必要条件。建立农业示范基地,让农民充分体验植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同时,科研人员也要大力发展植保方面的座谈会,组织人员深入研究,增加科研成果,把科学技术,资金资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植保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并用来解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注重植保技术宣传工作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农业部门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手机互联技术等,多渠道的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植保技术宣传,开阔基础劳动者的视野,使其明白农药的危害,指导农民科学的、合理的、使用农药,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农业生产生活中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使其明白科学发展的作用,明白植保的积极作用。现代农业虽然都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务,但是在多媒體、多渠道的宣传攻势下,必须让广大农业劳动者明白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达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时发展,食品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同步进行发展的时候,才是我国农业合理化发展的正确路线。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要求随之提高,不仅仅是要吃饱,更是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这也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中应减少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减少污染,这已经成为严峻问题,增强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是解决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路线。
  参考文献:
  [1]袁卿铨.现代农业技术中植保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10多年来对罗甸县植保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和认识,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總结和分析了罗甸县植保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现状;思考  一、植保体系建设  1.机构建设  罗甸县植保站成立于1956年,主要负责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后随机构改革,增设了检疫、农药监管等职能,目前主要负责农业植物重大病虫害动态监测、病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我国农产品消费的主导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抓手,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农业部门及各机构的共同努力,“三品一标”认证与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推进了济源市农业结构调整,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餐桌
期刊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科技转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現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就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应用进行具体分析,为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的改革成为加速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对农业的可持
摘 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幅员辽阔,农作物品种较多。玉米在我省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8年全省播种玉米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但由于近几年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自2015年以来我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分析研究我省玉米种植情况及发展趋势,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桐城市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首先对桐城市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及生产优势進行分析,重点分析研究桐城市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针对于桐城市的再生稻生产发展策略,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桐城市再生稻的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桐城市;再生稻;发展策略  再生稻是一种古老的水稻生态类型,能够以一季种植实现两季收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粮食问题关注的不断增加,
摘 要:新时期内进行农业发展,依靠的是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创新策略的有效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希望能帮农民更好的实现高产目标,重点提升经济收入,从而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另外,加入了创新理念的农业推广,就创造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不断提供措施保障,更利于农业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業生产;创新思考;策略研究;分析  现代农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