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性评价方面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双扩散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检定来源于4个公司和美国ATCC的1型、6B型、9V型、10A型、14型和19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样品的抗原活性,同时比较肺炎链球菌免疫血清和仪器增益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抗原活性检定方法都显示9V型4号样品的抗原活性缺失,其速率散射浊度信号值接近阴性对照;其余多
【机 构】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性评价方面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双扩散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检定来源于4个公司和美国ATCC的1型、6B型、9V型、10A型、14型和19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样品的抗原活性,同时比较肺炎链球菌免疫血清和仪器增益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抗原活性检定方法都显示9V型4号样品的抗原活性缺失,其速率散射浊度信号值接近阴性对照;其余多糖样品均有沉淀线,速率散射浊度信号值高低不等;不同来源的肺炎链球菌抗血清和仪器增益值对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的实验结果无明显干扰。结论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能够定量分析各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抗原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流感疫苗生产用新型细胞基质MDCK细胞进行全面地质量控制检测,并对检测项目及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三部,对待检MDCK细胞进行细胞鉴别、内、外源因子和致瘤性检测,同时根据国际新要求对MDCK细胞的裂解物及细胞DNA的致癌性进行检测。结果待检MDCK细胞为贴壁、上皮样细胞形态,犬细胞来源,平均染色体数为80±1;未发现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内、外源病毒的污染检测结果显示,
目的 筛选并鉴定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GroEL的优势T细胞和B细胞(T-B)联合抗原表位.方法 采用PCR扩增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株groEL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检查目的重组蛋白rGroEL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GroEL.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幽门螺杆菌NCTC 11637和SS1株中GroEL分布.Triton X-114法提取上述菌株外膜蛋白样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结构、兼性厌氧,能引起人和动物严重的食源性感染。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物后,病原菌可经胃到达小肠,若突破肠屏障,可引起发热性肠胃炎,患者或携带者的排泄物经土壤又可能再次污染食物。若病原菌转移至肝脏,可引发隐形肝炎。对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个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脑膜炎及孕妇流产等病症,其致死
目的 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及妊娠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piTreg)对naiveT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评价其抑制率的差异。方法对孕12.5d(E12.5d)异基因交配孕鼠C57/B6(早)xBALB/c(6)的piTreg和未孕雌鼠C57/B6鼠的Treg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piTreg和Treg在CD4+ T细胞中比例及其胞内Voxp3表达变化;采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
目的 监测全身感染性疾病小鼠模型血液中的相关炎症指标,探讨它们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 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小鼠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全身感染模型,在感染后1h、3h、6h、10 h、12 h、1d、2d、5d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其血液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B细胞除具有产生各种抗体、发挥体液调节作用之外,还存在一种类似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细胞亚群--调节性 B 细胞( regulatory B cell, Breg )。最近研究表明,与 Treg 的亚型( Tr1、Tr3、T FoxP3+)相对应, Breg 亦具有 Br1、Br3、B FoxP3+亚型[1]。 Bre
目的 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5~59岁健康人群中的免疫原性进行再评价。方法对2005年在广西河池市进行的临床试验中采集的血清,采用国际标准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清体外杀菌试验(SB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的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和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的抗体杀菌功能。结果免疫前、后,A群血清中抗荚膜多糖特异性IgG抗体平均几何浓度(GMC)分别为23.66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M ycobacterium tuberclu osis,Mtb)潜伏感染治疗用疫苗的豚鼠评价模型。方法豚鼠皮下攻毒5.0×103 CFU Mtb,于不同时间点用0.5μg重组结核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豚鼠皮试,观察皮试阳转情况。攻毒2周后,模型组豚鼠采用5 mg异烟肼灌胃治疗,每周3次,持续4周;对照组豚鼠不做化疗。在Mtb感染后的第6周,分别取未经异烟肼治疗的
目的 研究B7嵌合抗体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单个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AS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ch4E5和ch1 D1抗体,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MLCT)观察单个核细胞死亡得分的组间差异,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膜型分子表达变化,ELISA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 MLCT中嵌合抗体组低于AS组得分(P<0.
目的 通过BALB/c小鼠肿瘤模型观察HBcAg-VE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接种了106个CT-26结肠癌细胞的BALB/c肿瘤小鼠随机分为HBcAg-VEGF1组、HBcAg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10只.HBcAg-VEGF1组、HBcAg组分别肌肉注射含铝佐剂的HBcAg-VEGF1、HBcAg蛋白各20μg/100μl每只;NS组注射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