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 平和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大小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 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 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甜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 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 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 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 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 特禀质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等特征。
  〖发病倾向〗过敏性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了条件,不仅体现了因人制宜的思想,同时更是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责编:赵继才 zhaojicai@126.com
其他文献
2020年美国将开始“重返月球”.但这次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往返月球,而是要在那里为新一代的太空探索者建立一个基地.
期刊
打南拳打出眼底出血    50岁的王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是本地一家私人酒店的老板。王先生平时除了做生意,还经常练功,他的业余爱好是“南拳”。前不久,在一次练拳之后,他突然感觉右眼前面好像在冒黑烟,而且越来越浓,不久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黑饼,完全挡住了视线。到医院检查,发现右眼的黄斑区有大片厚重的视网膜前出血,视力仅能看到手在眼前晃动,诊断为剧烈运动引起的视网膜前出血。经过积极治疗,几个月过去,最佳矫正
期刊
人们对高血压都非常重视,但对低血压却疏忽麻痹。可你知道吗?低血压的危害也不小,据统计,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脑梗塞,约有1/3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低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眩晕”、“虚劳”等范畴。本病的常见症状为头晕、耳鸣、眼花、乏力、气促、胸闷,严重时可发生昏厥。本病可因各种慢性疾病、体质虚弱、营养失调等引起。中医认为,气阳亏虚致心脉鼓动无力,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心脑失养,阴血亏
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主要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心脑血管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比如有心肌缺血、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出现心肌梗塞、脑梗塞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另一类是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经过治疗好转的患者,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再梗塞。  心脑血管之所以出现问题多数是在血管中已经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以在血管内引爆,破裂的斑块碎块随血液运行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作者简介: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就职于上海市中医医院、德国布莱梅十字会中医研究所,现任上海闵行区闵佳中医诊疗所中医师。    中国有句古话: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那么失眠了,怎么办呢?很多人首先想到了安眠药物。但是安眠药物只能暂时缓解失眠症状,而且,滥用安眠药还会加重一些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失眠,甚至诱发精神抑郁等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慎对失眠,慎用安眠药。首先,不要乱“戴
针对我国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地质特点及力学性质,结合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压裂施工工艺,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进行分类,并对各类油藏的压裂特性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低渗透裂缝性油
期刊
一年前,21岁的小韩本来如花似玉的脸上出现了一条带状的皮肤硬化,该处皮肤萎缩凹陷,肤色暗褐,被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为此,小韩四处求医,几经治疗都没有效果,这让爱美心切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