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粉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与质量检测

来源 :畜牧与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是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含有灵芝多糖等多种可调节动物免疫的活性成分,发酵可提高灵芝中免疫活性物质的吸收与利用,本试验旨在探索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灵芝的条件.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接种于粉碎的灵芝,通过考查发酵后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对接种比例、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灵芝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比例为1∶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22 h,此条件下发酵产物中枯草芽孢杆菌数最多,可达1.0× 108 CFU/g;检测常温保存30 d的发酵产物不见霉菌生长,枯草芽孢杆菌数量保持1.0×108 CFU/g水平不变.发酵灵芝产品可用于提高动物的免疫抗病力,为畜牧生产中代替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闽楠苗木繁育中常因水分亏缺导致生长不良及死亡的问题,以1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对闽楠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探究亚精胺对闽楠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n、Gs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Pro和MDA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闽楠的影响;其中0.1 mmol/L浓度的亚精胺效果最好,其处理后Pn和WUE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尤其到干旱胁迫后期效果显著,胁迫第32天Pn和WUE分别比CK高82.1%、123.7%,差异显著;抗氧化酶SOD、CAT
为了掌握豫西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流行特征,采用PCR方法对2016-2020年采集自豫西地区的152份临床病料进行了PRV病原学检测,并对PCR阳性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与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结果:152份临床病料样品中PRV野毒株阳性率为13.82%,不同区县中以嵩县(21.05%)和栾川县(20.0%)的阳性率较高,不同年份中以2017年(20.69%)和2018年(19.05%)的阳性率较高;8个分离毒株均能引起BHK-21细胞发生变圆变大、聚集拉网、脱落等典型细胞病变,其每毫升TCI
为明确增施氮肥对镉迫下龙葵光合生理的影响,以龙葵为试验材料,分析增施不同浓度氮肥对Cd胁迫下龙葵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龙葵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增施氮肥后,龙葵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电子传递速率、捕光色素分子总数、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和光化学反应耗散比例增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捕光色素分子本征光能吸收截面、捕光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和天线热耗散比例减小.可见,增施氮肥对镉胁
为了解云南省家禽中弓形虫感染的流行情况,于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家禽养殖比较集中的地区,从8个规模化家禽养殖场、10个地方鸡养殖场及部分散养户中采集各种家禽血样及土壤样品2802份,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套式PCR方法对弓形虫的抗体和核酸分别进行检测,并对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样品通过PCR-RFLP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显示:云南省家禽中弓形虫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48%,血样、土壤核酸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40%和2.74%;不同饲养模式、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地
以滇西北玉龙雪山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光合特性及营养元素累积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适应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海拔3050 m处达到最大值;叶长/宽比在海拔2750 m和3050 m处显著低于其他海拔;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海拔3050 m处达到最大值;单位叶面积碳、氮元素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而磷元素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先上升
为探讨湿生观赏植物水生鸢尾、美人蕉、再力花、千屈菜和蒲草的抗重金属Cd污染能力,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Cd处理对5种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处理下,5种植物地上部与根系的Cd积累量的高低顺序依次是美人蕉、千屈菜、蒲草、水生鸢尾、再力花;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湿生植物美人蕉、千屈菜、蒲草、再力花中SP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水生鸢尾总体呈现缓慢的递增趋势;相比再力花中Pro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所呈现的先增后减趋势,美人蕉、千屈菜、蒲草、水生鸢尾中均呈现递增趋势.5种观赏植物叶片
为探究在母鼠妊娠期补充高羊毛氨酸硒对新生乳鼠肠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18只健康Wistar孕鼠被随机平均分成缺硒组(0.03 mg/kg)、正常硒对照组(0.15 mg/kg)和富硒组(1.5mg/kg),母鼠分娩后第4天对新生乳鼠进行称重,安乐死后测定新生乳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检测新生乳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显示:与正常硒对照组相比,缺硒组和富硒组新
为了解河南省屠宰场生猪肉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于2018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猪源肉孢子虫双重套式PCR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河南省11个地区62个屠宰场的2038份样品进行肉孢子虫的检测分析.结果 显示:肉孢子虫阳性屠宰场37个,场阳性率59.7%,阳性样品599份,样品平均阳性率为29.4%;规模场(存栏500头以上)阳性率为27.7%,散养户(存栏500头以下)阳性率为32.3%,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阳性样品均为米氏肉孢子虫,未检测到猪人肉孢子虫;不同季节肉孢子虫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春季最高
为研究患呼吸系统疾病(BRD)的牛鼻咽部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搜集贵州省不同地区3个牛场的患病牛鼻拭子(分别为R1、R2和R3组),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牛鼻咽部微生物多样性.平均得到细菌类有效序列64128条,聚类为367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真菌类有效序列65472条,聚类为2646个OTUs.经分类学鉴定,细菌类属32个门、52个纲、124个目、233个科和582个属;真菌类属14个门、32个纲、97个目、223个科和407个属.细菌中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19.19%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100年生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地形(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0~20、20~40、40~60 c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地形因素对两类指标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类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下非毛管孔隙度、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受地形影响显著,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多无显著影响,且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总体表现在西南坡地最高,速效磷在山凹地最高,全磷等理化性质均表现在山洼地最高,西北坡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