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点拨,练就快乐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悄然度过,不知不觉中已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回首十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有欢乐也有烦恼,有收获也有失落。每当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时,我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每当学生在课堂上萎靡不振,心不在焉,茫茫然不知所措时,我便感觉到了深深的失落。多年来,我的情绪已被学生感染,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做教师的影响了学生。在所教授的上千节课中也没有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就把上学期我认为还比较成功的一节课给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吧,也算是自己工作的回顾。
  再早的时候我都是从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在肖秀芳老师和其他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小学生的特点,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任教一年级的数学,这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大的难题。在乱糟糟的小朋友堆里,我几乎都不知道怎么处理那许许多多的突发事件,每节课都要扯着嗓子维持纪律,个人累的够呛,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我向很多老教师讨教,都说这是一个刚入学的共性,我思索着这种日子还要多久。还是那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那天我去班里上课,我到教室候课,教室里很乱,几个调皮的男生甚至把战场扩大到讲台,以往的脾气,我可能早就急了,但是,今天我没有发火,看着那几个小男孩整整齐齐地站好一排,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吗?首先,我对他们讲了上课前不能再玩耍,要准备好下节课所需要的物品,看到我没有生气,这些孩子也就渐渐地放松了。
  我让他们站直了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
  1、讲台上共有几个人?2、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3、从左边数,第2个人是谁?从右边数,第2个人是谁?因为这几个问题太现实了,学生都抢着回答问题,也都答对了,于是,我就引出了今天的课题,我说,本来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几和第几》的问题,看样子,大家已经知道了很多,除了这个问题以外,老师这里还有更有趣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想不想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当然很感兴趣了,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让那几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同时也表扬他们积极地配合老师,看上去那几个小男生也不再羞涩了。
  我把我女兒的动物玩具拿出来,现放上了一只大老虎,学生都瞪着眼睛看着,我开始为他们编故事:一只老虎要去旅行,路上碰到了小鹿,听说去旅行,小鹿要与它同行,他们一前一后地向前走。说到这里,我就问学生谁在前谁在后,从而明确了“前”和“后”的概念。正走着,又遇到了小白兔,它也想去,但是由于小白兔胆子太小,它必须在中间。小白兔应该在那个位置?“中”的概念有形成了。接着,小熊、大狮子、斑马等动物都加入到这支队伍中。这时,问题出来了:小狗说,我不想在这个位置,我想当第三名。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学生开始教给我,同样的方法,我调整着这支队伍,并指出三和第三的不同、五和第五的区别。教室里很热闹,连平时不大说话的小朋友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来我想让大家翻开书学习教材上的例题,可是一想,干脆就让学生在玩中学吧,不把学习当做学习,就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的第一排的同学。第一排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很高兴地转过身,等待老师发话:我分别从几、第几、左起、右起等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提问,大家的兴趣高涨,随意提出的几个问题都能说的上来。铅笔盒里的东西也摆出来,同桌两个共同完成,反复练习,这个时候的教室里热闹非凡,我在教室里走动,听取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注意听了几个反应稍慢一点的同学的回答,效果不错!这个时候的我竟然有了一种成就感,那喧嚣的声音也成了一种美妙的乐曲!在同学们练习的差不多的时候,我突然向大家宣布:小熊接到了动物王国的电话要去表演节目!大家张大嘴巴看着我,我想问问此时的队伍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都想回答,我示意他们,老师点名回答,待几个问题被几个稍差点的学生回答正确后,我知道这节课的效果不错。 为了学习下节课的简单减法,我的故事继续:小熊打电话来,表演节目的人手不够,还需要几个动物回去参加演出,会是谁呢?在大家猜测之中,下课铃声响起,我轻松地走出教室,这时的感觉真好。回想这节课,确实也有不少问题,未必就是一节好课,但我却觉得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第一,小学生贪玩的天性得到了合理地利用。第二,本节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小学生喜欢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第三,贴近生活是本节课最大的优点,学生所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第四,给学生设置的悬念会使学生盼望着老师来上下一堂课。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句话。只要他们愿意去做,就算没有我们,他们照样能做得很好。我打消了低年级难教的念头,只要老师用心去调动他们,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要想让他们提高并不如我所想得那么难。
其他文献
从事英语教学三十多年,在教学中,我们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那么,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我有以下思考:  一、学生会分组  学生要分组合作,首先要设立一个科学的小组,这个组内部得有组长、记录员和组员。在组内有合理的分工,组长负责组内的分配与组织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经过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而组员是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论述了多媒体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学活动当中的应用,讨论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英语教学 合理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
期刊
摘要: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国内外备受追捧,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翻转课堂的应用也成为急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微课程制作 学习任务单  一、翻转课堂定义  翻转课堂也叫反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
期刊
教学目标:①会认字六个,会写字8个。②熟读课文,理解小兔子在防御狼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③从重点词语中体会小兔子的坚持、勇敢,以及面对困难和比自己强大的势力而表现出来的聪明及毅力。明白遇到挫折与困难要有勇气,有信心,更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从重点词语中体会小兔子的聪明、勇敢、及坚持不懈。  教学难点:体会小兔子的表现出来的聪明、勇敢及坚持不懈。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童
期刊
本论文即河南省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主要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L160903049  摘要:有效设计课外作业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够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课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一些成功的课外作业设计,提出有效设计课外作业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设计 课外作业  一、作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
期刊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新时代下英语阅读教学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老师的一个新的课题。尤其是国际间交流合作日趋频繁,而英语又作为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因此,我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的开展离不开先进的理论指导。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社会客观发
期刊
新年已過,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我就琢磨着提醒一下我们班的孩子们,假期已过半,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需要行动起来,所以就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了提醒大家及时做作业的公告,因怕孩子们寒假期间吃得好活动少,最后还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要求家长在群里发布一下孩子们做家务的照片。几天过去了,只有两个家长发了孩子做家务的照片,我相信如果我不再提醒的话,我发布的这项任务很快就会石沉大海,没人记得。我就反思这件事情:如果
期刊
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构建高效课堂,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重视课前的准备,找准课堂教学切入点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通过课前准备,教师对教学内容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从教材中吸取知识。让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直接构成信息反馈与循环回路。”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实现这个过程,并使学生把汲取到的知识与作文构成信息反馈和循环回路呢?首先从阅读入手,其次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浪花,创新作文。  俗言:欲倒出一碗水,须有一桶水作底。要想写作有功底,自然要多读书,读好书。写作须以阅读为基础,阅读就是写
期刊
现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状况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农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