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外知其内 观其友知其人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学生;不良交往;成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08—02
  
   苏格拉底说过:“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交友的重要性。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学生违法犯罪最直接的因素是交上坏朋友或坠入犯罪团伙。可见,不良交往是导致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良交往的危害
  
  1. 不良交往是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中介变数”。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很多,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因素都会成为中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但是,在这众多因素中,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与中学生违法犯罪相关联,相反,许多相关因素是通过一个“中介变数”而与中学生违法犯罪相联系。例如,在家庭因素中,家庭不健全就可能成为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客观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往往都是通过不良交往这一点起作用的。
  2. 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违法犯罪动机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首先,不良交往是形成中学生违法犯罪的直接动因。对大多数违法犯罪中学生来说,开始他们并没有明显的犯罪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坏朋友的影响、怂恿、引诱而产生违法犯罪动机或参加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仅说明中学生不成熟的特点,也说明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影响作用。其次,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违法犯罪动机产生强化作用。这是因为中学生互相交往易产生情绪感染。另外,违法犯罪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还会使他们增强“安全感”,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这就为其违法犯罪动机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3. 不良交往扩大了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的扩大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导致违法犯罪中学生的人数增加。二是表现为作案情节恶劣,作案手段残忍。因为不良交往是“交叉感染”的,形成团伙就容易导致许多恶性案件发生。
  4. 不良交往增加了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难度。对于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了许多良好的预防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常常受到不良交往的干扰。比如许多学生曾经是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但由于不良的交往,经不起坏朋友的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一些犯过法的学生,经过公安部门的帮助教育,有悔改表现,想重新做人,但由于摆脱不了坏朋友的引诱、威胁,从而重蹈覆辙,再次违法犯罪。可见,不良交往是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障碍。
  
  造成中学生不良交往的原因
  
  1.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造成中学生不良交往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交往受社会的影响。社会上积极的因素,总是从积极的方面给中学生施以正确的影响,这一点是最主要的。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社会上的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气渗透到校园,使少数“免疫力”差的学生思想动摇。如一些学生受到了社会上“读书无用论”、“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厌学弃学、离家出走;色情暴力书刊和音像制品的泛滥诱使一些中学生搞偷窃、抢劫的违法犯罪活动。
  2. 学校教育的缺陷也是造成不良交往的因素。中学生不良交往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的缺陷有很大关系。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庭”,是学习知识、介入社会交往的中心。如果学校能够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参加良好的交往就会减少形成不良交往的可能。事实上,我们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首先是学校以学生分数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很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致使一些学生的思想处于迷茫之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胸无大志、自私自利,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最大失误。其次,某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通常对学习不好、纪律性差的学生缺乏教育的耐心,习惯于板起面孔训斥,甚至体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精神空虚、思想苦闷,易于被坏人引诱,形成不良交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良交往与良好的交往是对立的矛盾,甚至是激烈斗争着的。每一个中学生都离不开交往,不是参加良好的交往,就是陷入不良的交往之中。由于学校教育的种种缺陷,使一部分学生逐渐远离集体,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就到集体之外去寻求适合自己需要的交往对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这种不良交往关系就会形成。
  3.家庭教育不当对中学生不良交往有特殊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学生开始交往的起点,家长则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事实证明,中学生的不良交往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分不开的。有的家庭不重视子女的交往活动,对孩子的不良交往听之任之,致使孩子滑进不可自拔的泥潭;有的家庭对孩子的交往严加约束,棍棒教育致使孩子浪迹社会;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使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孩子在不良交往中获得感情上的“满足”。
  4. 违法犯罪中学生不良交往的自身因素。虽然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学校教育的缺陷、家庭教育的薄弱对中学生的交往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中,有的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而有的却形成了不良交往呢?这就要求我们来研究有不良交往学生的自身因素。首先,要注意到他们的心理特征,这类学生一般情绪强烈、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独立意识强,总想摆脱老师、家长的约束,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等等。这些心理特征表现在交往中,就是交往易受情感左右,有时也带有盲目性,向往与同龄人交往,而不与成年人交往,这就使交往带有偏激性和片面性。其次,中学生自身不良习惯是不良交往的基础。多数违法犯罪中学生都有不良的习惯,如吸烟、赌博、说谎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在集体交往中会使他们逐渐脱离集体,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同时他们逐渐会接近另一类团体,在这类团体中他们的习惯不但不受限制,而且能够充分发泄压抑的情感,加上彼此影响就使他们越走越近。再次,违法犯罪中学生的不良思想是以错误的价值观为指导的。他们的利己主义观,会对积极的集体活动产生反感和对立情绪。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一旦形成,他们就会不认同社会、道德、法制观念,而信奉错误的价值观念。
  
  防治中学生的不良交往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把不良交往同违法犯罪等同起来,但对中学生来说,由于不良交往而导致违法犯罪的确实很多,这一点要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治中学生的不良交往。
  1. 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中学生的辨别能力、控制能力、抵抗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根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2. 加强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重视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马卡连柯说过:“不管用什么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加强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好的集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坚强有力的核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它像一座熔炉,以它自身良好的作风习惯,把学生团结在集体之中,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影响作用,就必然会削弱不良交往。
  3.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在交往中的辨别能力,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能对不良影响进行有效识别和抵制。事实证明,这是防治学生不良交往的一个积极措施。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关注;需要;差异;耐心;主体;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52—01    五一期间,北京特级教师刘德武来兰州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讲学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领略了数学名师的课堂风采。尤其是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那种机智、亲切、恰当、启发性极强的课堂教学评价令人影响深刻,感触颇深。刘老师的课堂评价可以
期刊
〔关键词〕 听;说;读;写;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48—01    依据新课程设定的标准,教师应将新理念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一、听中有说,说中有听    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对学习英语有极大的兴趣,
期刊
〔关键词〕 选择;培训内容; 注重;反馈;加强;实践训练;认清;培训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07—01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水平;自主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6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57—01    21世纪知识经济最大的需求是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实践转化能力” 的人才需求。在这里我仅就现代信息技术,从课堂教育的角度,如何引导学生自
期刊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管理形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12—01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和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应采用积极的态度、有效的管理方式。中学生因受其自身生理、心理、知识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关键词〕 女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10—01    一、 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    1. 学校针对提高女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存在不足。不少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事实,但学生的防范意识应该由谁来培育?自我保护教育应该由谁来进行?当前,学校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关键词〕 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13—01    教师,做一个接纳者    接纳意味着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嘲笑、不惩罚、不贬抑,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发展性和成长性。  学生的厌学、旷课、反抗父母等行为是教师和父母头疼的事情,对于青少年而言,从“依赖”走向“自治”,在各种
期刊
〔关键词〕 思路;设问;原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60—01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试卷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考查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教材
期刊
赵逵夫,甘肃西和人。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武都一中、七中任教十余年。1979年考入甘肃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读研,1982年毕业留校,曾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
期刊
〔关键词〕 巧妙;仔细;观察;取材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34—01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的的。而写作是这四种能力的最高层次。目前,许多中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常常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话可说。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时“无米”与“为炊”的问题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