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模式探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59
  国有林场或者集体林场通过开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方式,能够扩大自身的营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储备,也可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工作中,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但是,场外租地造林涉及的主体较多,在发展相关项目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有效解决。

1场外租地造林概述


  场外租地造林指在林场范围之外,通过租地的方式进行造林,其能够帮助林场突破空间环境的限制,促进林场经营规模扩大和综合效益提高。场外租地造林还能够推动林业资源培育机制的优化创新,推动林场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周边乡镇土地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区域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意义体现在3方面。1)能够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使得国家政府部门越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林业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新能源林业的方式,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但是,相关措施的落实对林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林场工作量下降,工作人员的薪酬相应减少,引发了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ll-。通过引入场外租地造林,林场能够增加工作量,拓宽自身产业经营渠道,同时也可以丰富产业经营方式,有利于林场经济效益的提高。2)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土地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大量土地荒废,资源浪费严重。而通过林场场外租地造林模式,可以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也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能够创造更多生态效益。发展场外租地造林一般都是选择荒山的边块地带,借助林场本身所具备的先进技术,使得荒废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提升荒山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能够对土地环境进行改善,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实现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护,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生态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林场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属于大型国有林场,占地面积达到2.6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超过1.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约为80万立方米,是当地最大的桉树苗木生产基地。在发展过程中,该林场现有的土地资源变得越发紧张,场外租地造林模式开始受到重视,被应用在速丰桉的营林生产中。
  2.基于此,以该林场为例,分析林场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模式。

2.1造林模式


  在该林场所有的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项目中,造林模式主要分为3种。
  2.1.1联营经营
  联营经营指林场与乡镇或集体联合经营造林,由林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乡镇则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依照签订好的合同对林分进行共同管理。这种经营模式不需要支付地租,能够降低林场的投资成本,同时林场有速丰桉林木的所有权,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来对造林规模和木材销售情况进行控制,林地所属权由乡镇协调,使得林场在土地租賃方面变得更加简单。采用联营经营模式,需要对生产和销售的所有环节进行公开,保证相关信息的透明化,主动接受监督,以保证各方主体的利益[3]。
  2.1.2承包造林
  承包造林是国有林场租赁农户林地进行造林,与国有民营承包造林有很大的相似性。倍助明确的利益关系,国有林场可以投入最优的生产资料,提高单位面积投资量,实现长期合作,但是土地租赁的环节十分烦琐,而且林地管理没有落实到员工个人,无法很好地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农户在不涉及分红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乱砍滥伐的情况。
  2.1.3国有民营承包造林
  国有民营承包造林是国有林场自主租赁农户林地进行造林的模式,林场可以在经过现场勘察后,与农户约定好林地的资金和租赁期限,建设造林基地,然后在林场内部职工队伍中选择相应的承包人员,约定好林地最低生产价值,由林场提供资金,承包者依照合同支付地租并承担利息,做好相应的营林生产管理,造林收益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分成。这种造林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各方主体参与营林生产管理的积极性[4]。一般情况下,林场与林农签订的林地租赁合同在20~30年,林地的价值会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林场从中获得的利益也会有所增加,长期的合作租赁也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对比前两种造林模式,这种造林模式不需要设置复杂的管理机构,可以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来确保其各司其职,林场也能够对各个造林基地进行远程调控,有助于规模化、集约化管理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2.2林场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同经营条件下,速丰桉林分m材量及术材收入随着立地条件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波动范围较大,立地条件越好,林分出材量及木材收入越高。结合该林场的3种立地类型(沟底、塬面、迎风坡),对速丰桉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种立地类型(沟底、塬面、迎风坡)的土地租金分别是1 035元/lrff12.570元/1lffl2、375 7L/hm2,速丰桉术材收入分别是96227元/1lffl2、77 111元/rff12和48 234元/rff12,场外造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速丰桉场外造林地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m来,处理难度较大,而且因为利益纠纷,部分村民存在阻碍场外造林地施工的情况,影响了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

2.3有效开展林场速丰桉场外租地造林模式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开展场外租地造林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2.3.1落实林地管理
  从保证林地租赁工作顺利实施的角度,林场应该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林地租赁和林小收购等工作,依照林木的实际情况,开展全面的调查分析,得到完善的报告。场外租赁造林的立地条件要求必须是I类和Ⅱ类地,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承包年限应该在12年以上,林地面积连片应该超过33.33 hm2,坡度小于350,土层厚度80 cm,肥力条件良好。在盈利空间上,I类地和Ⅱ类地的累计净现值分别是12 112元/lrrri2和7 543元/lrff12,内部收益率为21.5 8%和17.80%,高于财务基准收益率( 9%).而且I类地较Ⅱ类地的盈利平均要高37.72%,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租赁I类地。在资源培育方面,应该从重视量转变为重视质,结合精细化、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措施,提升每一片林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应该完善营林生产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来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6]。   2.3.2注重抚育管理
  在速生桉营林生产管理中,需要做好林地清理、挖定植穴、施肥、定植、除草等工作,同时要结合该林场的营林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做好对场外租地造林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施工现场需要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及时发现营林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在相关工序完成后,需要由监理部门依照《营林技术规程》的验收方法,做好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以保证抚育质量。另外,应该安排专人做好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各类档案齐全,建立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在年底将本年度所有的档案收集整理在一起,建立独立的文件夹。如果是纸质文档,需要用单独的文件盒存放,编排目录和序号,为后续的查找和使用提供便利。
  2.3.3强化纠纷处理
  1)应该落实相关责任,要求林场领导亲自参与纠纷调解,并探讨出現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认真听取每个季度的总结报告,做好下一阶段—广‘作的部署。2)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纠纷调解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合法化,借助山林纠纷排查汇报制度、综合治理制度、督促督办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等,推动纠纷调解工作顺利进行。3)主动调解纠纷,配合地方林业调处部门的相关工作,在联系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同时,应争取到县级以上政府调处部门的支持,提升纠纷处理的效率,同时保障林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7]。

3结语


  总而言之,实施场外租地造林模式能够拓宽国有林场的产业经营渠道,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林场的综合实力。在实施场外租地造林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与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保证场外租地造林项目顺利推进,将项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实现林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坤师.场外造林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 30):65-66.
  [2]周娟.大桂山林场场外造林管理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20( 17):153-155.
  [3]潘认恩,黄毅,牙湘湘.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祖地造林的战略思考[J].南方农业,2020,14(12):72-73.
  [4]朱开汉.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场外森林资源合作经营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 22):69-71.
  [5]郭增跃.浅析提升山西省国有林场造林保存率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42(04):12-14.
  [6]李起泽,黎学文.广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可持续经营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 18):97-98.
  [7]余元林.国有林场场外造林对区域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的推动作用:以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为例[J].绿色科技,2018( 11):163-164.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49  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对森林进行培育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需要完善园林绿化机制。基于此,围绕森林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有效提高森林培育质量进行详细阐述,建立健全森林培育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森林质量。1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化组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48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林业监管水平提升,是林业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数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森林种植,将森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森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推进林业病虫害防治,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对我国林业整体发展十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58  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开展林业造林r程,通过造林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造林工程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为了确保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应注重造林工程的质量,及早发现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达到预期的造林效果[1-2]。1林业造林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6  现阶段,我国林场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这主要是由于受历史遗留和现实生产等多方面的限制。林场作为基本的公益事业单位,所获得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少之又少,甚至处于相对边缘化地带,有相当一部分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停留在20世纪模式中毫无突破,具有十分明显的守旧和滞后特点。1国有
为探索简单可行的松材线虫病染疫小班修复措施,于2006—2020年,在安徽省安庆市松材线虫病发病小班进行封山育林与植苗修复措施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苗修复在林分蓄积量上有明显促进松材线虫病发生小班生态修复作用,在郁闭度和林下植被盖度上,封山育林与植苗修复2种修复措施差异不明显。因此,在财力不足的情况,或者非商品林,可以选择封山育林进行自然修复。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3  杉木作為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之一,其具有耐腐蚀性强、再生力强、用途广泛、产量高、生长快及材质好等优点。杉木喜光怕旱,适宜生长在温暖的地方,对于土壤条件要求较为严格,通常生长在含水量充足、土壤肥沃、pH值为酸性、土层深厚的地区。广西属于杉木中心产区,也是当地民众广受欢迎
中图分类号:S723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0  苗圃开发是林业经济中的主要分支,也是实现区域绿色化建设的主要方式。结合当前区域开发与探索的具体情况,做好苗圃设计与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林业苗圃的开发价值。1林业苗圃设计关键点1.1幼苗抚育设计  林业苗圃设计的具体实践期间,幼苗抚育环节设计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苗圃整体生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9  广西在桉树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培育出的优质桉树树苗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已成为桉树人工林种植的主要品种。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桉树人工林种植的水平,提高种植产量,需要严格科学规划种植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1  开展林业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林业发展过程中,有害生物包括某些动物、微生物以及植物等,其能对林业的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林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讲,其能在保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671林下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林下经济可分为狭义的林下经济和广义的林下经济,狭义的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开展林下种植和养殖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广义的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及景观资源,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和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