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纳米包囊血红蛋白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聚合物沉淀方法制备出含血红蛋白的生物降解型聚合物包膜纳米包囊。所用的包膜成份包括聚乳酸,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和磷酯。包囊血红蛋白的比率约为20%。在制备过程中转化为正铁血红蛋白的量约占4%。含血红蛋白的纳米包囊的尺寸依配制方法的不同约在0.17~0.39μm之间。制剂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可达15mg/dl。制剂的粘度较人体血液稍低。体外试验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纳米包囊血红蛋白的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阐述了医疗设备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仓库、财务、维修、计量、技术档案网络管理及数据共享,又能与全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连接。本系统适用于医疗
针对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成型的预防性养护成本效益评估的模式和方法的问题,探讨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成本和效益构成及对比分析有关评价方法,且在分析预防性养护对道路寿命周期成本
文章对X线CT的x线发生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介绍了各种控制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重点对X线CT系统中x线发生系统的常见故障的成因进行了说明,并特
进一步研究透析机自产回输液行血液滤过(on-line)治疗方式对β<sub>2</sub>-微球蛋白(β<sub>2</sub>-MG)及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以及它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总结了近三年临床经验,
医用电子仪器是一个系统,在进行其故障诊断时,适合运用系统原理与方法分析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假设,进而逐一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步步推进,
目的:探索出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何减少并发症,提高对并发症的疗效,延长存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除应用一般性碳酸盐透析外,采用不同透析技术,重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