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复位颈椎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提高颈椎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的复位成功率,缩短复位所需时间。方法 对36例此类损伤的患者采用颅环牵引下手法复位的疗效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 成功35例,失败回例,复位成功率97.22%。牵引开始至椎体复位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约4小时。结论 显示该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用时短等优点,可有效地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害,无明显的神经并发症,该方法值得提倡。
其他文献
目的比照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以及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方法研究A组实施颈前路钢板固定术,研究B组实施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脊髓功能。结果研究A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研究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JOE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J
期刊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促进环保节能、推动产业升级、降低能源依赖,是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品类型之一。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与创新,电动汽车在有限的空间里集成了大量大功率电子设备,需要考虑多个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这增加了电磁兼容性问题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为例,通过
学位
目的探讨椎板夹加压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者行后路Apofix椎板夹加压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其中资料完整的共21例,下颈椎双侧关节突脱位11例,单侧关节突脱位4例,下颈椎脱位并压缩性骨折6例。结果随访6个月~30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没有发现复位丢失、椎体移位征象。结论椎板夹加压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术后仅需轻便的外固定,可早期离床活动。
期刊
本文介绍了无刷直流风机电磁兼容关键项目及产生机理,并以不同种类电机应用为例,分析了无刷直流风机单体EMC评价方法建立的可行性。
期刊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的术中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前路治疗组和前后路联合治疗方式,对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防治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期刊
目的 :分析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6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33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22年7月—12月就诊的36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生物电阻
期刊
<正> 1 前言 电工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与产品安全性能已成为衡量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EMC的科学定义是由IEC给出的:“电磁兼容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技术就是研究设备或系统的干扰和抗干扰问题。
期刊
目的 提高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疗效。方法 对 3 0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的病人 ,实施早期、快速大重量牵引 ,配合手法复位。并对其中 1 7例MRI证实合并椎管前有脱出的椎间盘压迫 ,均行前路减压植骨术 ,9例辅以颈前路钢板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 2 8例 2~3年 ,1例出院后 8个月并发症褥疮而死亡 ,2 7例按ASIA分级 ,A级 5例 ,治疗前后无变化。B级 1 0例 ,转
期刊
期刊
从船用直流电机向外传播电磁干扰的机理出发,提出了该电机EMC设计技术,这对解决电机产生的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等问题具有实际操作性,并对进一步开展EMC工作和优化电机电磁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