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禁果效应

来源 :中国西部·教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
  名词解释:
  所谓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有一个男孩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智力、能力也很普通。但他的母亲从小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比别的孩子更出色,长大一定能考上大学(当时考大学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由于他妈妈的影响,这个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更出色,每当考试不理想,就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的不努力导致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名次在班级名列前茅。到了高中,这个男孩逐渐懂得,并不是自己很聪明,只是通过努力让自己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名次。此时的他不需要妈妈的督促和监督,在高中能够自觉地刻苦学习。通过努力,高中毕业后,这个男孩考上了全省最好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个男孩的妈妈,不断地给男孩心理暗示,最终影响了男孩的人生,让孩子走向了成功。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了相应地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正确的心理暗示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有积极正面的暗示,也有消极负面的暗示。有的老师对这些心理暗示浑然不知,无意中给学生很多负面暗示,导致了学生走向了消极的道路。
  例如,一名班主任在班上经常数落自己的学生,在这件事上不如别的班,在那件事上也不如别的班,久而久之,这个班主任所带的班级真的成了最差劲的班级。相反,如果班主任经常表扬自己的班级比别的班级做得更好,结果这个班很可能真成了优秀班级。由此可见,表扬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好。有些时候,老师应该批评学生,但整体而言,老师表扬学生的次数应该多于批评学生的次数,否则就违背了心理学规律。
  一个孩子天天受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打击,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冥顽不化的坏学生。有的老师虽然没有经常公开地批评学生,但是老师的内心却给学生贴上了“标签”。如果老师认为这几个学生是聪明、刻苦的好学生,那几个学生是脑子笨、反应慢、调皮的“坏学生”。老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会暗示出老师对不同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影响和暗示学生。那些受老师器重的学生,发展得要更好一些,而那些老师不拿正眼瞧一眼的学生,自尊和自信都会受到打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
  有的学生由于无意间得罪了老师,老师就记恨在心,上课不提问他,平时不拿正眼瞧他,学生和他打招呼,他没有一点反应。这种“冷惩罚”比体罚还要“有效”,甚至会让学生自暴自弃。老师的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教师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而“冷惩罚”无人监督,也不易被人觉察,所以长期存在,且被老师或多或少地使用,让成千上万的孩子成了“冷惩罚”的牺牲品。几乎每个学生在求学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这样的老师,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只能忍气吞声。
  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阳光的,而不应该是消极的、负面的、阴暗的。哪怕是学生或者学生的家长的确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冷惩罚”学生,这是由老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的。我们不能因为家长或者学生素质不高,而去“冷惩罚”学生。
  老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学生“坏”的心理暗示,而应该给学生“好”的心理暗示。因为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老师的影响和暗示。《论语》里面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老师被学生厌恶、轻视、不信任,哪怕这个老师课讲得再好,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差。
  心理暗示又分为个体暗示和群体暗示。有的学校学生胸牌的编号就是学生的名次,第一名是1号,第一千名是1000号,结果学生个体容易受到胸牌的暗示;有的学校按照名次来划分班级,最好的学生都在一班,然后依次是二班、三班、四班……最差的学生在最后的班级,那么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受到集体暗示。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即便是班级的整体成绩比较差,但也会有考得很好的同学,对于考得好的学生,老师应该在班上集体表扬,让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学习条件,为什么有的同学考得很多。对那些考得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单独找他们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如果老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说,咱们班的成绩整体不好,那么不但给全体学生消极的暗示,学生也很可能会觉得你这个老师教学能力不行。
  不但老师能给学生心理暗示,学生之间也会有相互的心理暗示。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好,学生都乐意学习,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风气,这个班的成绩自然会很好。但有的学生不学习,周围的学生进行效仿,也不学习,班级的整体成绩越来越差。有些时候,我们劳心劳力地去教育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并不是期望他们能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而是让他们别给周围的同学消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像一把双刃剑,每个老师都应该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要让心理暗示变成害人害己的武器。
  禁果效应(Forbidden fruit effect)
  名词解释: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上帝建造的乐园里,上帝嘱咐他们,园内各种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智慧树上的禁果不能吃。但他们经不起诱惑,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被上帝贬到人间。人们把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在学校很常见。例如,有的学生对老师删掉的教材内容特别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老师删掉不讲的辅导书上的题目更想弄明白,有的学生对自己老师的授课内容没有兴趣,而对假期里所上辅导班的授课内容有浓厚兴趣。
  有的商家在做广告的时候,夸大他们生产的教育产品、出版的教育书籍对学生的作用,而价格又定得很高。很多经不起诱惑的家长、学生将东西买来,却发现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并不大。有些社会上的辅导机构,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学生上完课之后发现,那些所谓的“名师”还不如自己学校的普通老师讲课的水平高。
  禁果效应处处影响着学校和教师的各种工作,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工作造成损失,会对学生留下遗憾。例如,有的老师到了“生理卫生知识”这一节就让学生自己看,老师觉得性知识难以启齿,就不给学生讲解。可是,学生却对于性的知识更感兴趣,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性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无知和冲动犯了错误、触犯法律。所以,老师不应该对性知识讳莫如深,而应该大大方方地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对于性知识有正确的了解,破除性知识的神秘感。
  早恋问题是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之一。当老师或家长发现两个学生早恋之后,就开始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但无论老师和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难以将两个孩子“拆散”。可是,当两个学生毕业了,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两个人反而自己分手了。因此对于早恋问题,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明白两人相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求学阶段的主要任务,而不要仅仅是对孩子进行棒喝。
  打游戏、玩手机、上网、聊天、抽烟等,这些在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却总屡禁不止。有的学生甚至以违反纪律让老师生气为乐,学校禁止什么,他就做什么。所以,学校和班主任在禁止学生某些行为的同时,也要多讲一下这些行为对于学生的危害,并且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改掉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
  禁果效应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正确、合理地利用禁果效应,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课堂教学。例如,老师在授课时若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听课容易走神。这样的课堂就成了“满堂灌”“一言堂”,课堂效率很低。如果老师能多对学生提几个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这就是用问题来驱动学生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因。当然,课堂上也可以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校园里 “禁止践踏草坪”“禁止乱扔垃圾” 等标语,并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不犯错误,但如果改成“小草在睡觉,请勿来打扰”“我怕脏”等标语,效果会更好。很多学校的校规中有这样一条:“不许顶撞老师”,其实还不如“尊敬师长”效果好。
  在学校里,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教育教学,都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避免进入禁果效应的误区。

其他文献
北京市人事局局长辛铁樑:全力打造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之都rn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人才之都,是首都人事人才工作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
为促进我市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和教学技能的成长提高,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我市已连续举办了两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学段大赛的内容有微课制作、
“乡亲们信任我,跟着我干,绝对不能拖欠工钱.”为了这一句承诺,商河县张坊镇王洪九村的王德良借钱为工人发工资.讲诚信、重承诺,作为施工队队长的王德良赢得了客户的称赞和工
期刊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上,恰当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理解数学内容,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提问运用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不好,反而会干扰教学过程,甚至产生负作用.  下面就课堂提问应该
期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每位统帅都在地下建有自己的混凝土堡垒,像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艾森豪威尔……他们的每一座工事,不仅折射出国家的工程经济能量,而且能反射出统治者的个性和世界观。    畏惧空袭的希特勒    在距离柏林20公里的温斯多夫镇一片密密的松林里,隐藏着被称作“沃尔弗尚采”的原希特勒的战地大本营。数米厚的覆盖防爆层说明,“沃尔弗尚采”的驻守者最恐惧的是来自上空的袭击,他们只怕上空。
无效的课程教学评价成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环节以及评价方式等角度寻找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意识和技术缺失层面分析问
机械行业中检测仪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微米、纳米等测量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型研究.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建设精密检测应用技术中心,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3+2”高职教育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以及社会对技术人才需要的一种高职办学模式,2015年湖北省开展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软件技
一次善举,可以温暖一座城,也可以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涵养.拾金不昧的高来军就是济南这座城市文明素养的一个缩影.rn2018年5月19日中午12点多,环卫工人高来军因事路过山泉路
期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本身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