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胰腺损伤29例诊断与外科处理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固定于腹膜后,前有腹壁、胃和横结肠,后有脊柱,由于位置较深,因而外伤较少见,其发生率为3%[1].近年来,因交通意外事故的增加,胰腺损伤的发生有增多趋势.由于胰腺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50%[2].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29例严重胰腺损伤.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创伤脓毒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免疫激活和(或)免疫抑制,并伴有一系列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1,2]).目前研究认为,创伤脓毒症患者中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清除和抑制这些物质的产生应该能够改善疾病预后.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基于物质清除原理,能够通过对流和吸附等方式,非特异性清除体内过多的免疫活性物质,为机
期刊
髌骨翻转患者很少见,国内目前仅有3例报道[1-3].笔者对其中2例分别进行了4年和2.5年随访,观察患膝髌骨及其软骨、膝关节周围组织结构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期刊
目的 评估术中使用斯氏针撬拨辅助钉道控制闭合复位的效果. 方法 2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术中用斯氏针置入股骨大转子后部协助复位,闭合复位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 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39 min,出血量50~120 ml,平均76 ml.术中透视、术后X线复查骨折对位对线优良,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所致的伤员有181人转运我院,其中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伤员20例,占11.6%,经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期刊
1 病历资料   伤者,男,44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96 h被救并转送来院.极度脱水,意识不清、谵妄,体温35.2℃,心率118次/min,呼吸浅快32次/min,血压70/40 mm Hg(1 mmHg=0.133 Kpa),SO20.6~0.7,无尿,多处外伤并感染、流脓。
期刊
目的 总结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股骨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2例,根据Evans分型:Ⅲ型16例,Ⅳ型10例,Ⅴ型6例.采用LPFP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术后患髋功能. 结果全部32例患者获得平均12.5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无
目的 评价新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R)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Sextant-R组(14例)和开放手术组(22例),对比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率等.结果 Sextant-R组手术切口长度(7.1±0.9)cm,手术时间(1.1±0.7)h,出血量(89.3±12.1)ml,术后引流量(12.6 ±3.2)ml,术后平均Co
各种原因所致足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足前部组织缺损临床处理困难.史增元等[1]以腓动脉为蒂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创面取得成功。
期刊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包括临时固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早期手术清创、复位固定骨折端、修复重建软组织等,治疗结果受以上过程诸多相关因素影响.其中,早期手术清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防止开放性骨折感染的关键.而首次清创时机的选择遵循开放性伤口需6 h内清创这一理论基础.该要求于1898年由德国医师Friedrich[1]在基础研究结果上提出。
期刊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创伤早期的主要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研究表明,如何减少或避免多发伤早期全身继发性损害是有效提高创伤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因素[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