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短期预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冲击响应调控策略

来源 :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能源系统可通过协同调度各设备能源机组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负荷需求,但系统内不断增加的冲击性负荷使得运行系统预测难度直线上升、供能可靠性急剧下滑。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短期预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冲击响应调控策略。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物理模型和停电事故场景模型,并构架了多能耦合子系统;然后,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超短期预测模型,通过滚动优化、实时反馈矫正实施分层调度优化;最后,以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历史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预测精度和负荷调度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近3年深圳南澳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自愿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进行HPV筛查的1 902名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HPV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44例)和非感染组(1 758例)。记录HPV感染率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HP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 902名研究对象中共14
期刊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境遇,也给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行动逻辑。借助大数据、智媒载体、算法算力等技术手段,历史虚无主义在出场方式、影响受众、手段策略等方面呈现出更加软性和潜隐化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更为强烈,“社会危害性”更加凸显,其隐蔽式歪曲着历史认知,扰乱网络生态秩序;沉浸式消解着国家认同,撕裂价值共识;颠覆式弱化着政治信仰,制造
期刊
通过拉挤成型可以得到高纤维含量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由于拉挤成型生产速度快,聚氨酯固化不完全,聚氨酯分子链在定向排布的玻璃纤维界面处的损耗显著,从而影响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对拉挤成型制备的连续玻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不同的后处理,分析后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对具有厚壁结构的连续玻璃纤维/聚氨酯鱼尾板进行后处理,在130℃热处理4
期刊
<正>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高校音乐教育日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人们也慢慢意识到音乐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价值。所以,创新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培养更加专业化的“卓越教师”人才,成为当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高校音乐教育与“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一书由王蓓蓓
期刊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机衔接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盐城市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人民主体地位和协商民主主阵地功能有机融合,构建一方主导、多方参与的公共协商平台,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
期刊
<正> 产蛋鸡用的颗粒饲料其大小对产蛋率、蛋料比等影响不大,但对于肉鸡还不清楚。现在认为肉鸡用直径2.4毫米以下的颗粒料为好,但是制造上不经济。美国的肉鸡多用4.8毫米的颗粒料,日本多用3.2~3.5毫米的颗粒料。据日本试验,肉鸡喂给6.4毫米的颗粒料,由于消化不完全,饲料溅到地上的量较多,因此不理想。用4.8毫米的颗粒料喂肉鸡,饲料报酬、饲料摄取量、增重等与直径3.3、2.4毫米的颗粒料相比,没
期刊
“卓越取向”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而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中内含的基本之义。乡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养,这是由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政策构想等多元逻辑所决定的。但现实中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却存在一定困境,表现为概念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培育对象瞄准的精准,以城市化教育为模板影响了培育目标选择的精准,一线培训和研修较弱影响了培育措施的精准,施展平台不足影
期刊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对于推进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目标定位、本硕统合方式、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体制、“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在“本
期刊
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卓越教师的培养政策经历了长期而又曲折的过程。本研究对十年来的卓越教师培养政策和研究进行梳理后,形成如下经验:针对卓越教师的培养,纵向上采取职前、职后协同推进的方式,横向上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成立教研共同体和名师工作室,关注卓越教师的流动和辐射作用;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推进全方位的培养设计;针对不同的学段,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建立常态化的督导评
期刊
师范专业认证不仅促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而且为培养高质量师范专业人才提供了培养标准和探索依据。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围绕“学生中心”培养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笔者以“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计划”项目为依托,以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卓越化学教师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师范生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等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校内校外“双循环”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