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巨大副神经节瘤误诊卵巢肿瘤1例报告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報告
  患者73岁,住院号3143,因下腹部胀痛不适10余天来我院查体发现下腹部巨大包块,门诊以“卵巢肿瘤”收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40年,糖尿病史10余年,7年前患脑血栓,35年前曾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查体:T 36 ℃P 76次/minR17次/minBP 160/90 mm Hg,心肺正常,上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腹部隆起,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 阴道均正常,宫颈略萎缩,颈口开放,扪及下腹部一巨大包块达脐上二横指,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子宫及双附件触诊不清。彩超:盆腔内囊实性占位,考虑囊腺瘤;右肾盂积水(轻度)CT:腹部囊实性占位,符合卵巢囊腺癌;右肾盂积水。化验:WBC 6.44×109/LRBC3.84×1012/LHGB 107 g/LPLT 311×109/LESR 68 mm/hAFPCA125CA153均正常。入院后第6天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子宫已萎缩,左右两侧输卵管正常,卵巢萎缩变小,其他无异常。而下腹偏右探及一肿物约26 cm×28 cm×25 cm大小,囊实性,活动度差,外壁光滑,系腹膜后,请外科协助手术,由于肿物血供丰富,术中出血又多,约800 ml,考虑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将肿物完全切除困难,行姑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病理号:20090302)。
  2 讨论
  腹膜后肿瘤来自不同的组织,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副神经节瘤的组织来源为腹副节的化学受体细胞,胚胎发育与肾上腺髓质共同起源于神经节细胞。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肿瘤称副神经节瘤[1],可分为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除了嗜铬细胞瘤外,初起一般多无症状,随肿瘤的生长发展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该肿瘤大多为良性,一般为单发,大小不等,压痛不明显。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腹膜后肿瘤的切除术,在发现早、体积小、与重要脏器或大血管牵连不大时,手术并无特殊困难,但若肿瘤巨大,血液循环丰富,基底很广,与重要脏器或腹膜后重要血管紧密粘连时,手术就很复杂[2]。发生在腹膜后的副神经节瘤临床上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如能术前明确诊断对临床外科制定手术计划将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 管有洪,叶林,余杰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误诊胰腺肿瘤1例报告.中国综合临床,2001,17(4):322.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89991.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1 病例摘要  患者31岁,因腹壁切口瘢痕处硬结伴周期性疼痛1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2月12日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行剖宫产术,术后8个月月经复潮,经期刀口疼痛,呈阵发性,针扎样,1年前,发现腹壁切口左侧有蚕豆大硬结,每当月经来潮时硬结略增大且疼痛加重,经后自然缓解,近2月来,感经期包块明显增大且疼痛难忍,疼痛時间延长。查体:下腹部横形切口瘢痕左侧皮下可触及一2 cm×4 cm大小肿块,质韧,
期刊
目的:对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进行评定与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哮喘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来对患者入院以及出院前的
Mast cell (MC) is so widely recognized as a critical effector in allergic disorders that it can be difficult to think of MC in any other context. Indeed, MCs ar
目的 研究CD4+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中的比例及Foxp3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28例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及其Foxp3表达情况.结果 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Fo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