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情境教学“五步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88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遵循着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从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创设导入情境,借助情境创设分层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实践操作,通过情境任务来开展教学等几点探讨情境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适当的情境进行辅助教学,以丰富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故此,教师要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文章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一、 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15分钟里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直观而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与真实的活动中来展开主动探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需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前的热点、地方特色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名人典故等展开教学,效果更好。例如,在教学生运用 FLASH制作引导线动画时,就可以抓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特点,通过示范创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情境,在长江三峡的背景图片上,一只小船正由近及远,由大变小,在浩荡的江面上蜿蜒曲折、渐行渐远。这一情境通过对象的运动、形态的变化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创设导入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住上课的开头,即在上课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住学生们注意的心向,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与求知欲,这对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学习者倾自身全力于学习的一种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与维持这种心向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与训练中,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因为经常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同学,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借助情境创设分层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而且新课改要求直面差异,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学内容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在设计任务或问题情境时要有弹性与可发挥的余地外,每节课的课堂作业要具有针对性,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合理分层。在设计信息技术作业时要具有层次性。这样能让学生看到互相间的差距,促进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把学生挑战自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出来。此外,分层教学还能优化教学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知识的熏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作为教师,在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时也要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效率,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运转。
  四、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提高对信息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故此,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所学知识创设情境,将知识的讲解、操作示范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相融合,使学生都能在良好情境氛围的感染下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在主动探讨中扎实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掌握并巩固,最终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另外,教师在设计讲课内容时也要注意不能对教材内容面面俱到地都讲一遍,要有所侧重,力求精讲、少讲,多给学生留出一些实际操作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际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进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思考。
  五、 通过情境任务来开展教学
  结合教学实践可得,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不高的一大原因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常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操作。但是,对初中生来说,掌握了一定的操作知识,但是,不愿意受教材的约束。假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沿用教材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样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运用任务情境,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出一个长远的比赛目标,学生要先明确比赛中的相关信息,这样,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比赛的准备活動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让学生在创新思维中产生更好的学习与思考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体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创设情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情境的设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着重于教学任务的实施,同时也要重视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为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傅云丹.弹好情境课堂变奏曲——浅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02):342-343.
  [2]邢建秀.如何创建愉快的信息技术课堂情境[J].东方青年·教师,2013,(21).
  [3]阳小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4]刘红梅.巧设情境,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焕发活力[J].新课程导学,2016(17):53.
  [5]张艺.强化过程研究,形成学习支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设计[J].内蒙古教育,2015(35).
  [6]任满琴.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5):30-31.
  作者简介:
  张海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得耳布尔中学。
其他文献
学位
摘 要: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该如何把心理学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教师从教学思维的角度出发,学习并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的基础上要认识学生个体心理,并且研究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事业,研究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填
目的:本次实验目的旨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小肠缺血预处理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第Ⅰ组为单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关注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如何让书写训练更为规范而实效,本文从“刃外迂回”和“刃点着力”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书写;刀刃;规范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以往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计划或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写字教学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字教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搞个已经走过了将近12年的时间,科学课一直被我国作为教育改革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受到更多人事的重视。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关小学科学课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明确地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而怎样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当前科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小学科学“四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时间的学习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直观教学、实际问题等方式来攻克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目的:  椎间盘退变为多因素造成的慢性病变过程,为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病变,继而使得椎间盘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