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疗效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含有万古霉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微球组织工程支架,并用于治疗兔慢性骨髓炎,观察其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

方法

(1)将壳聚糖(CS)溶液、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按1∶1混合,通过冻干技术制备成固体材料,并浸入BMP-2/聚乳酸(PLA)和万古霉素/PLA缓释微球溶液中,构建载药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释放效率。(2)构建骨髓炎模型,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创后不做任何处理(Ⅰ组)、单纯n-HAP/CS支架材料(Ⅱ组)、n-HAP/CS载万古霉素/PLA(Ⅲ组)、n-HAP/CS载万古霉素/PLA+BMP-2/PLA(Ⅳ组),每组15只。8周后各组行胫骨X线片检查并行Norden评分、胫骨HE染色及骨髓细菌培养,评价各组抗感染能力及修复骨缺损能力。

结果

构建的n-HAP/CS支架孔径大小为80~270 μm,平均为146.53 μm。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支架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7.50±1.58)MPa,压缩强度为(0.75±0.04)MPa。BMP-2/PLA和万古霉素/PLA缓释微球成团状均匀分布于载药支架的孔隙中;载药支架能够较稳定地释放万古霉素和BMP-2,持续时间约18 d,随着时间的延长释放量逐渐减少。植入载药支架材料8周后,X线片示Ⅲ、Ⅳ组可见骨痂形成,Ⅰ、Ⅱ组仍可见骨膜反应伴局部低密度影。Ⅰ、Ⅱ、Ⅲ及Ⅳ组Norden评分分别为(2.64±0.33)分、(2.63±0.36)分、(1.14±0.29)分、(0.89±0.42)分,Ⅳ组明显低于其余三组(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胫骨组织HE染色显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小梁明显破坏;Ⅲ、Ⅳ组骨小梁排列整齐,且Ⅳ组骨小梁较Ⅲ组粗大。Ⅰ、Ⅱ组骨髓培养见明显淡黄色菌落形成;Ⅲ、Ⅳ组未见菌落形成。

结论

成功构建载万古霉素和BMP-2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证实载药n-HAP/CS联合BMP-2是治疗兔慢性骨髓炎较为理想的植入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日至2014年5月23日24例因内镜下疑似PGIL(常规活组织检查阴性且尚未治疗)患者,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取活组织检查或行细针穿刺术,获取的组织标本进行Ig/TCR基因重排检测。以活组织、手术病理诊断或随访结果为金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4 g/次,1次/d;B组为2 g/次,2次/d;C组为1 g/次,4次/d,疗程8周。监测患者第0、4、8周的生命体征、Mayo评分、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第0、8周行结肠镜检查。疗效评估的指标为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缓解率、有
目的研究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接受HVPG测定的肝硬化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肝硬化病因,白蛋白、肌酐、总胆红素水平,INR,是否存在腹水及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这些指标与HVPG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63例肝硬化患者符
目的探讨miRNA-7及黏着斑激酶(FA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结直肠组织各6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K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7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FAK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0%(45/6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比较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胸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月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胸骨骨折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71例)和非手术组(31例)。手术组根据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组(Ⅰ 组,22例)、多孔钛板螺钉内固定组(Ⅱ 组,20例)及镍钛记忆合金胸肋骨固定组(Ⅲ 组,29例)。非手术组采用肋骨牵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