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洪峰小说《奔丧》结构上的“无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先锋小说《奔丧》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徹底颠覆既有的传统文学,通过零度语言叙述,用偶然性来打断叙事结构的因果链条,向我们呈现奔丧过程中“我”错乱的、奇异的行为,这种极具艺术张力的结构上的“无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奔丧》 “无端” 结构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洪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洪峰的作品《奔丧》(1986年),有评论家认为它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和开篇之作之一。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先锋小说注重小说形式上的试验,把创作的重点从“写什么”转变成“怎么写”,采用多种叙事角度和叙事空缺等形式策略,来探索小说结构上的各种创新和艺术张力。吴亮先生曾说:“《奔丧》是惊世骇俗的,它无情地裸示出一个人的内心真相——分裂,和世界脱离,又无奈地陷身在其中。”
  大致来说,写小说讲求起承转合,叙述一个故事讲求前因后果。或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或者两条线索同时展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有时甚至三条线,多条线,有分有合,等等。它们都有各自清楚的逻辑,但是,也有所谓的“无端”的小说,它缺少这样的逻辑。
  何谓“无端”?“无端”一词最早出现于《楚辞》,《辞源》上注:“没有起点,没有尽头。” 《庄子·达生》 :“后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于无端之纪。”《史记·八二田单传》 :“太史公曰:‘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就是讲它是一个没有起点的,没有终点的,没有非常确定的因果关系。[1]“无端”的小说就是小说在情节的展开、结构的安排上没有因果和本质的暗示。用文本的空缺或重复,使叙事线索复杂化,造成叙事的迷宫或圈套;用戏拟抽取先前文本中的关键性因素,达到戏弄、嘲笑的目的。
  在小说《奔丧》中,父亲殒没,家中儿女纷纷前来奔丧,在一向崇尚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的国度,父亲的死,本该是一件庄严而悲痛的事情,然而作家在叙述奔丧的过程中,从我们意想不到的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我”奔丧过程的叙述,另一方面是这奔丧过程中“我”的一系列回忆和联想。
  “我”在奔丧中行为极为古怪,联想也十分奇异。“我”的古怪行为却与父亲的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整篇小说都布满了在奔丧过程中很严肃的场合上“我”的这类怪念头和怪行为。这种种迹象表明,“我”有点不正常。
  洪峰正是通过《奔丧》对既往认识以及价值体系进行破坏和颠覆,传统小说中的悲剧性事件在这里被洪峰加以反讽性的运用,使得“父亲”的悲剧性意义丧失和他的权威性的力量解除。“我”在奔丧过程中,一直不以现时社会上亲属对死者及其亲属应有的礼仪习俗对待之,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客观对待之。这样,哥、姐、嫂、妻等对死者按习俗处理的行为态度和心理,与“我”的局外人的态度作客观审视之间显出了对立。
  洪峰在讲述故事时,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读者难以得到通常小说有关因果、本质的暗示,和有关政治社会、道德、人性之类的“意义”。小说在开头叙述当姐来“我”家报丧时,“我看见我姐的两只大乳房跟屁股一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抖着跑过来。我看清她的花衬衫湿了,两个黑褐色的乳头纽扣似地在胸脯上。我当时觉得姐应该戴上一只乳罩,这对她和她的亲人都好看”。这种结构安排,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于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同时,也抑制、平衡了当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向。
  《奔丧》在结构方面追求一种自由联想式的开放叙事形式,重视“叙述”,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这一故事;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并把实验本身直接写进小说中,与传统小说竭力创造与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相反。在文体风格上,运用新奇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用想象来捕捉刹那间的感觉构成新的事实。“我”在火车上看到姐夫的睡态很生动,如一件艺术品,就想到“爹的遗体和遗容也同样会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或许胜过‘思想者’,或许胜过‘米洛的维纳斯’,这个念头使我激动不已,使我恨不得立刻抵达故乡扑到爹跟前验证一下我的推断”。作家在叙述时注重于描写内心的纷争苦闷,而不将全力倾泻在外部事变的记述上。
  这种“无端” 的结构有一种弹性,有一种活动的空间。读者与“我”在行为经验上的悖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之间感情上的共鸣,作家凭借艺术的手段将读者和“我”限制在一定的距离内,并不要他们完全地亲和起来,给读者留一条余地或者说阅读的审美空间。将其引进对自身所处的人性矛盾存在的思考和观察。作家的艺术手段就是将读者合乎规范合乎秩序性的世俗行为所抑制的潜在的逆反心理夸张地外化或者说自由化到某一个性形象中,并将其设置到通常的现实处境做为一种生命意志的实体显现在读者面前,提供一种眼光,一种契机,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角度,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作家并不期求读者对“我”作一种伦理上的是非判断,因为作家向我们讲述的并不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伦理故事。
  其实这种“无端”的表现和“有端”是分不开的。“无端”并不是什么都“无”, “无”非“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里有“有”的根据,有“有”的契机,有“有”的框架,那它又与什么相联系呢?“先锋小说”在它们的“形式革命”中,总是包含着内在的“意识形态涵义”。它们对于“内容”、“意义”的解构,对于性、死亡、暴力等主题的关注,也是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有关社会、人性的体验的记忆,以另外的方式向读者展开。《奔丧》中作家把自己对生命的总体构想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在“我”对生命与爱的不自欺的领悟,真切地、毫不留情地贯注到“我”所展现出的阳刚之气、野性之美上。
  在“无端”和“有端”之间,洪峰总是用一双审视人生的眼睛使我们的认识更多一些弹性,更多一些精神活动的空间,更多一些感悟,同时我们的视野也更开阔一些,离鲜活的真理更近一些。在“先锋文学”出现之前,中国小说一直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写作。先锋文学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学现状发生了改变,为后来的许多作家提供了新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对于洪峰,史铁生最早给出了权威的评价:“洪峰主要不是想写小说,主要是在领悟死生,以便看清人的处境,以便弄清一个熟而又熟却万古不灭的问题:生之意义。”[2]
  读洪峰的《奔丧》,我们仿佛离弃了日常生活的岛屿,在海上漂泊无迹,无所适从,作家用那近乎冷漠的叙事语调,以泥石流般的破坏力将我们的同情感击得粉碎,以幽默的方式表现人物“我”对自己的把玩,这样的叙事方式本身就是对读者阅读情绪和审美意向的最好调度。
  
  参考文献:
  [1]王蒙.王蒙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3.
  [2]史铁生.史铁生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为基础,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要把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培养与技术教学相结合,要改革、创新,同时更要继承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做到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协调统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 发展 继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体育教学应该在创新、发展中继承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
摘 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本文就如何改变学生对政治教材的乏味印象,激发他们对上政治课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政治教材 阅读兴趣 培养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一般都对这门课程不太感兴趣,普遍认为它太抽象,枯燥乏味,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更难提起上政治课的兴趣,对政治课本更没有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甚至把政治课时间当作看小说和杂志的休闲时间,认为应付政治
The Householder transformation-norm structure function in L2 vector space of linear algebra is introduced, and the edge enhancement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历史与社会》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帮助他们获得相关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了解身边的传统,了解乡土文化,逐步学会正视各种社会问题,勇敢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教师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
为了探讨血塞通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后脑部NOS(包括c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及对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以肌肉注射的途径给予脑缺血再灌注的家兔血塞通注射液,对缺血
摘 要: 东汉中后期游宦之风盛行,文人士子为建功立業远游在外。个人的孤独、漂泊,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诗十九首》吟唱了这种漂泊的孤苦、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功业无成的失意和及时行乐的感伤之音。  关键词: 东汉中后期 《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一、游子思妇的生命感悟    “《古诗十九首》反映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表现这种羁旅愁怀的不是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辞”。[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与希望。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的跨世纪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加里宁所指出的:“加强对培养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重要。”被教育者能力的提高是以培养人的人的素质为前提的,因此必须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新时期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探索人
摘 要: 西汉扬雄从实际语言出发,运用客观的调查方法,記录了丰富的方言材料,编成了《方言》十三卷,成为我国历史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调查著作。本文以《方言》为研究对象,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其是不朽之作。  关键词: 扬雄 《方言》 成就    一、扬雄和他的《方言》    《方言》十三卷,原名《殊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西汉扬雄撰。扬雄,字子云,
摘 要: “处子情结”源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贞操观,后来由身体的不可玷污演化为人格的不容玷污,屈原的悲剧就是由“处子情结”带来毁灭的个案。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屈原“处子情结”的思想根源及表现。  关键词: 屈原 “处子情结” 思想根源 表现    屈原,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后人留下了绚烂壮美的诗篇,他的诗作融会了对生命的礼赞、对宇宙的探寻、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对高洁理想的忠贞。然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