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企业党建面临挑战,亟待高度重视
当前,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还存在一系列严重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目前企业存在关系不协调、内耗严重等问题;少数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还有的企业领导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割裂开来。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的地位不高、底气不足,政治核心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等原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途径,切实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正确党建工作方向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坚强的保证。(1)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服务。必须通过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必须围绕本企业的经济建设来谋划,找准工作切入点,使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入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主战场。(2)企业的性质决定其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党建理论上讲,首先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体现执政党政治意志的必然要求。其次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从企业特征上讲,这是企业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从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要求上讲,这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3)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起到的作用。首先,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之所以拥有一大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与始终坚持加强党建是分不开的。其次,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改革成功的保证。实践证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不但可以解决社会负担过重、富余人员过多和资产负债率过高等三大历史性难题,而且为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切实坚持两个原则,理顺党建工作关系
(1)要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一是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参与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党员领导,通过党员选举担任党组织领导职务。二是企业的董事会、股东会、与党委会、工会等机构组织,要发挥独自职能作用,在工作中协调一致。三是在建立领导体制同时,依据产权结构调整企业经营的规模、党员数量多少和分布状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党的组织架构,成立党的工作机构,选配党务工作人员,落实其相应待遇。(2)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企业党政一把手。二是提高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队伍的廉政建设,必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保证监督企业领导班子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要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能力。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正确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要善于把握企业改革发展机遇,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适时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有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
四、努力创新,构筑新型党建工作机制
(1)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一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企业党的建设;一定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企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始终;一定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2)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党建工作重心转变。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及时调整和转换思路,由过去单纯靠完成上级党委指示和依赖企业行政支配为主线,向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导的方位转移。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深层次环节之中,取得党建工作主动权。(3)要着眼于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党建工作由“务虚”向“务实”转变。一是要在企业经济发展上求实绩。在生产、经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建工作带动企业经济建设出实绩。二是要在企业改革中讲实效。从制定工作规则和管理办法入手,将考核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定期、定性、定量考核。(4)要实现人才使用机制的创新。一是要选拔干部时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要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干部“四化”方针;三是要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走群众路线;四是要坚持对干部的全面培训、教育考核,监督检查;五是要坚持对中层以上干部的任免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程序。(5)拓展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当前,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创新党建活动的载体:即创新组织载体,通过党建把企业中基层组织、优秀分子整合起来,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党建共同体;创新服务载体,党组织运用宣传、教育、思想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等载体,更新干部员工思想观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创新制度载体,建立起与企业改制相一致的党建工作环境氛围,为党组织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治制度保证。
总之,创新现代企业运作机制、人才机制、党组织与群团组织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作用,保证机制的落实,是党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推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重要保证。
当前,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还存在一系列严重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目前企业存在关系不协调、内耗严重等问题;少数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还有的企业领导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割裂开来。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的地位不高、底气不足,政治核心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等原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途径,切实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正确党建工作方向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坚强的保证。(1)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服务。必须通过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必须围绕本企业的经济建设来谋划,找准工作切入点,使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入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主战场。(2)企业的性质决定其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党建理论上讲,首先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体现执政党政治意志的必然要求。其次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从企业特征上讲,这是企业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从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要求上讲,这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3)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起到的作用。首先,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之所以拥有一大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与始终坚持加强党建是分不开的。其次,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改革成功的保证。实践证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不但可以解决社会负担过重、富余人员过多和资产负债率过高等三大历史性难题,而且为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切实坚持两个原则,理顺党建工作关系
(1)要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一是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参与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党员领导,通过党员选举担任党组织领导职务。二是企业的董事会、股东会、与党委会、工会等机构组织,要发挥独自职能作用,在工作中协调一致。三是在建立领导体制同时,依据产权结构调整企业经营的规模、党员数量多少和分布状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党的组织架构,成立党的工作机构,选配党务工作人员,落实其相应待遇。(2)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企业党政一把手。二是提高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队伍的廉政建设,必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保证监督企业领导班子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要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能力。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正确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要善于把握企业改革发展机遇,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适时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有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
四、努力创新,构筑新型党建工作机制
(1)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一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企业党的建设;一定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企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始终;一定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2)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党建工作重心转变。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及时调整和转换思路,由过去单纯靠完成上级党委指示和依赖企业行政支配为主线,向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导的方位转移。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深层次环节之中,取得党建工作主动权。(3)要着眼于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党建工作由“务虚”向“务实”转变。一是要在企业经济发展上求实绩。在生产、经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建工作带动企业经济建设出实绩。二是要在企业改革中讲实效。从制定工作规则和管理办法入手,将考核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定期、定性、定量考核。(4)要实现人才使用机制的创新。一是要选拔干部时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要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干部“四化”方针;三是要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走群众路线;四是要坚持对干部的全面培训、教育考核,监督检查;五是要坚持对中层以上干部的任免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程序。(5)拓展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当前,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创新党建活动的载体:即创新组织载体,通过党建把企业中基层组织、优秀分子整合起来,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党建共同体;创新服务载体,党组织运用宣传、教育、思想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等载体,更新干部员工思想观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创新制度载体,建立起与企业改制相一致的党建工作环境氛围,为党组织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治制度保证。
总之,创新现代企业运作机制、人才机制、党组织与群团组织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作用,保证机制的落实,是党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推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