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们“望子成龙”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据了解,2007年仅山东省就超过16万名考生报考高校艺术类专业,创了山东省历史的最高。艺考的火爆,一方面说明了戏曲美术舞蹈等艺术类开始升温,可喜。艺考的火爆反映出另一方面,部分父母看艺考是孩子名利双收的门厅,跃进可成龙。原因说来很简单——不良风气——一首歌曲,半部电影,一夜可红遍大江南北。随之是众星捧月的荣耀,各种名誉头衔神圣的光环,和大把大把的钞票。据一位摄影的朋友说,一位国内二流演员拍一集电视剧大约要得到六到八万人民币的薪酬,这无疑是工薪族努力两三年的总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看此为名利的终南捷径。说来在艺术方面注重培养孩子是良好的,然而社会的规律证明艺术家是很少的,家长应该认清艺考种种的条件和孩子的自身状况,莫让孩子辛勤努力付之东流。作为家长更有责任指引孩子走上正确道路,不要被美丽的表面给眩晕,看清瞬间成就鲜为人知的背后。面对孩子的十年寒窗,家长希望孩子“鲤鱼跃龙门”的心情要不得。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艺考生小辉的故事
  小辉是一名艺考的学生,他在学校讲述了自己艺考的经历。他说:“我们一个画室有近150个学生,按专业水平分成五个梯度班,分别进行素描和色彩的培训。每天早上6∶30起床,晨读英语,8∶00上课,每天都要点名,不允许迟到。中午11∶00下课,吃个午饭,读点英语,听听音乐。下午1∶30继续上课直到4∶00。晚上还要上课,从6∶00到10∶30,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加课到12∶00。然后大家回寝室再交流交流,洗洗漱漱,睡觉都凌晨了。几乎每天都重复这样的作息,周日那天才可以稍微喘口气,但多数同学会抓紧复习文化课。”
  因为小辉的父母和哥哥都在家务农,一辈子辛苦但是碌碌无为。我不想重复这样的生活,想要改变命运,所以出来闯一下,一定要作出一番成绩来。”小辉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艺考生,想靠一技之长敲开大学的门。
  如今已经是第三年了。他有着比同龄人更为丰富的生活经历。初中毕业时,正逢家乡征兵,已经考上高中的小辉为了锻炼自己,跑去报了名,当了两年兵,复员后才继续完成高中学业。06年时,小辉从老家到长沙学习美术,希望能通过艺考进入好的大学。但由于美术基础薄弱,落了榜。落榜后,比同龄人成熟和倔强的小辉,做出了一个决定:瞒着父母,离开湖南老家边打工边复读。然而,第二次参加高考,因为发挥不够,他再一次名落孙山。随即,他独自离乡复读的事也被父母知道,父母在得知儿子艰苦但是执着的追求后,表达了支持他高复的决心。可以说,小辉的艺考之路走得漫长且艰辛,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小辉对艺考的理解也慢慢地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简单地为上大学考艺术到现在真正对艺术有了向往,有了追求。他想要报考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成为一名有想法的画家。虽然在艺考的路上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小辉对于自己的未来仍然非常乐观,表现得信心满满,他写在画室墙上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他说:“经历了这么多,我已经逐渐明白自己的道路该怎么走,我会一直努力向前冲!为我加油吧!”
  
  “艺考热”现象背后深刻分析
  “艺考”越来越热的背后,是四大社会因素在助推。
  一、“艺考”曾是高考捷径,众多考生趋之若鹜
  由于许多艺术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只是普通文科类院校录取线的60%,一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的学生,临时学艺,希望能顺利过关。显而易见,为顺利通过高考是造成“艺考热”高烧不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了解,在“艺考”大军中,有80%左右是美术专业考生,美术考生中又有60%以上是为挤过高考这根独木桥而另辟蹊径。
  据报道,某省一所艺术院校的美术系学生80%在高中只学了一年专业课,由于感到升学无望,高二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学习美术,可以说把考美术专业当成了升学的捷径。美术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是素描、速写和彩画,有的学校根据情况加考平面设计和作品鉴赏。学个一年半载应付考试不成问题,所以速成的“人才”很多。与美术专业类似,学习声乐也可以速成,只要嗓音条件好,一年甚至半年就可以学出来应付考试。
  二、比拼升学率,扭曲的教育观火上浇油
  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条简便快捷的途径,一些地方或者学校干脆让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改学艺术,以增大升学几率。据了解,自2002年起,某省有的地市艺术类本科录取人数就已超过文科类,该省一所普通高中2005年的升学名单中,考入本专科院校的绝大部分是艺术生,学校升学率名次一跃而上,名列前茅。
  三、高校扩招,艺术专业蛋糕越做越大
  其实,“艺考热”持续升温,首先是艺术院校扩招势头强劲的直接结果。前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特别是对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量增大,美术、艺术类学生毕业形势较好,刺激了更多学校增设这个专业。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校争办综合性大学,学生动辄成千上万,专业设置自然要增加,而开设艺术类专业投入少,见效快,不用增添仪器设备,只要把老师聘到就行。另外,艺术专业的学费不菲,一般都在1万元左右,学校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样,艺术专业蛋糕越做越大,反过来又刺激了更多的学生报考。
  近年来,在大学设置的各种专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统计数字来看,某省1998年录取艺术类考生只有3800多人,2005年就超过了5.9万人,增长了15倍。据了解,该省现有本科院校都开办了艺术专业,60%的专科(高职)院校也开办了此类专业。近年来,该省高校新增设的专业中有8%左右是艺术门类。目前,全国有1000多所学校招收艺术专业。这些信息都进一步刺激了更多学生走上“艺考”之路。
  四、胡乱承诺,培训市场暗中助力
  随着艺术专业招生越来越热,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考前培训市场。艺考培训有多大利润?据一位知情人透露,以美术班为例:一名学生1个月学费600元是最便宜的,考前一般要收到800元——1000元,1个班至少100名学生,月收入可以达到6万元。除去成本,一个月净收入三四万元很轻松。音乐培训班的利润大约是美术班的两倍,有的10天就收900元学费。
  巨额的利润,催生了更多的培训班。而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又为一些从来没学过艺术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便利。尤其是一些所谓“速成班”,声称“只要参加培训就能过关”,他们往往瞄准评判办法里的“窍门”,教给考生一些应付专业课考试的技巧,使作品侥幸得高分,这使更多的学生有了投机心理。在这些培训班的渲染下,很多学生糊里糊涂地走上了“艺考”路。
  确实,面对社会上越来越热门的艺术专业“考级”现象,有人提出,“不要让素质教育的评价‘等级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打造才,而是完善人。真正要搞好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觉得不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觉得学了个什么,考了个级,过了几级就素质高了。素质教育是不能量化的。”但是,有些家长估计自己的孩子考个重点大学无望,考艺类院校或许能进个理想的学校,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艺术细胞,是不是喜欢艺术,只是看到周围有的孩子从艺成功,就盲目跟风,怂恿孩子选择艺考,把艺考当捷径,先有个学上再从长计议的思想,往往会耽误了孩子的成长,甚至贻误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这里,我建议那些“艺考热”的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爱好以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切忌不要牺牲孩子幸福的童年为代价,这样我想是不值得的。“不要等孩子将来长大了,含着眼泪反过来拷问我们做父母的“请你们还我一个幸福的童年,好吗”?
  令笔者欣慰的是,山东省2010年美术统考报名人数延续了下降的势头,比2009年减少8000人,降幅达15%。据了解,这已是自2008年以来美术报考人数第三年“缩水”。事实上,自2007年山东艺考生达到最高峰16.7万之后,便开始逐年减少,2008年为16.1万人,2009年更是锐减到9万。
  太原市小店区西太堡6号1号楼2单元103
其他文献
“我很庆幸在走的时候没有哭。可是孩子们哭了,在接送我们的公交车开始启动时,我看见了窗外土木的脸,还有露露,他们都哭了。在公交车就要驶过大山的那一瞬,我猛然回头,看着那个在视野中渐渐消失的原始而美丽的村落,看着那个在青山中托起梦想与希望的白色建筑,我已忍不住自己的眼泪,让它尽情流淌。一周前到达这里时的所有疑问、胆怯与新奇,都已慢慢化作埋藏在心底里的永恒感动。”    3月16日 晴  当翻开自己暑期
期刊
2月26日 晴  夜里,一场噩梦突然把我从梦中惊醒,吓了我一身冷汗。  望着灰蒙蒙的窗外,天色正渐渐转白,可以模模糊糊看到窗外的柳条在摆动。我不禁回忆起了那个梦:  那是一片很蓝很蓝的天空,干净而透明。天空下,是一片结了冰的湖泊,在阳光的照射下,冰滩上金光点点,宛如无数精灵在上面跳跃,又似无忧无虑的滑冰运动员在冰滩上轻快地展示。  太阳冉冉升起,天气开始变暖,冰,开始慢慢融化。那无数小精灵,也像失
期刊
3月6日 晴  挫折,一个每个人都不想遇到,却是在每个人的人生中烙下深刻印记的词。每个人对待挫折的态度都有所不同,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认为挫折是可贵的。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重重地摔了一跤,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就是挫折。身体上的疼痛向我袭来,我不禁“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赖在地上不愿起身,心中似乎有道不尽的恐惧,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的身后响起:“小朋友,快快站起来,不要害怕,你是最勇敢的!”
期刊
在说话艺术中,幽默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戏剧性的特征和现象,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一种表达技巧。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愁眉者笑逐言开;可以使泪水盈眶的人破涕为笑……  生活中懂得风趣幽默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妙趣横生,不仅使人忍俊不禁,而且能使人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幽默按照其表现手法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谐音生趣  一个数九寒天的早上,校
期刊
9月9日 晴  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90后一族,我为自己是这一家族的成员而感到高兴。90后的一族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群体,也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时尚人群,90后只知道风雨可以让自己茁壮成长,却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胆怯与畏惧。  求学路上的辛酸苦辣在90后一族看来是一种人生的调味,如果没有了这些来调味,那么人生之路必定会单调而无味。所以,90后的一族敢于尝试,却不在乎结果,因为我们信赖的是过程、是一种美。哪怕失败
期刊
9月18日 雨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硝烟弥漫,这是一个阳光灼烈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谋士;可以看到舞着大刀,驰骋战场的将领;可以看到求贤若渴,众人爱戴的君主……在这星光璀璨的时代,有一颗霸气十足的星辰,他被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名字叫曹操。  乱世出英雄,枭雄曹操以他特有的光辉照耀史册。  论待人。早期的曹操性情豪爽,待
期刊
4月5日 晴  春暖花自开!那漫山的杜鹃总是绽放出诱人的笑容,等待我去重温童年的那份追随杜鹃满山疯跑的惬意。然而,一近清明,却唤不起我一丝的热情。记得已有整整三年,每当爸爸妈妈叫我同去祭奠祖先,趁机踏踏青、调节调节身心的时候,我总是以作业太多为由相辞,落得妈妈满口的埋怨:“这孩子是怎么啦?平日里大叫大嚷着要去郊游,现在又怕是九头牛都拉不走喽。”  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日渐苍老的爷爷的满目期待下,我不
期刊
3月14日 晴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清闲一些的人,但就是因为这一丝“闲适的情致”,我后悔万分。  那是星期五的下午,我正打算着周末怎么去休息呢,刚考完试,谁不想休息一下,但有同学通知我去领航模,说我被选上参加模型比赛了,周末两天,一天训练,一天比赛。一听这个,我的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本来打算的计划看来全泡汤了,思考了一下,我还是决定跟老师说一说不参加比赛了,老师说可以是可以,但必须找个人用我的名字替我
期刊
3月8日 雪  推门走出教室,一股寒风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把手缩进衣袖里,“呼——哈”,深吸一口气,凉凉的,是春天的味道,阳春三月又见飘雪,天气极冷,是不是极端天气,我想。教学楼前那棵高大的黄杨树在轻轻地随风招摇着树枝,似乎毫不畏惧这寒冷似的。我缩着脑袋有回到教室,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几位同学抬头看看我,又埋头看书去了,我轻轻地关好门,也快步回到座位上,作业还没有写完呢!  中午放学,同
期刊
3月16日 晴  听到他们说“好了,谢谢”的时候,我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心像紧绷的弹簧般松懈下来。跨出那道门的一瞬间,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站在希望之楼二楼阳台的护栏上,任凭微风划过脸庞,感受到一丝清新。华灯初上,将黄昏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斑驳得不像话。凝望着远方,伴着逐渐缓慢的心跳,回顾着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上午,有人来通知我通过了复试,放学后去参加最后的面试。我勉强笑了一下,没有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