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反渎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司法及检察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反渎工作的职能、性质、特点等更加明确,打击的重点更加突出。然而,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
  一、反渎案件案源缺乏,且成案率低。出现这种“缺米下锅”现象,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两法”修改后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范围大大缩小,仅限定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之内。项城市作为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县级市,从总体上来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总量较少,加之国家机关中又大量存在着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甚至有些人员的主体身份难于界定。同时,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特殊身份使然,决定了案件线索发现难,有些单位碍于情面和单位的声誉瞒案不报,甚至案发后,还极力为嫌疑人掩饰和开脱。从主观方面讲,反渎干警执法观念、办案方法还不能适应“两法”修改带来的转变和要求,思想观念陈旧,方法简单,有效的反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案件线索总量。
  二、对反渎工作的认识滞后。相当一部分检察干警,包括领导同志对法律这一重大调整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尽快适应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工作安排上,仍然存有重反贪、轻反渎的现象;对反渎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反渎立查的对象大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办案中存在着“三难”,即难发现、难突破、难结案。
  三、反渎工作的环境不宽松。有些地方的检察院为强调党的领导,案子无论大小一概向党委汇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领导出于对本部门、本单位等地方利益考虑,设置种种框框阻挠办案,致使许多案件在千辛万苦初查以后,一经汇报而不了了之。
  四、反渎干警素质不适应新任务要求。“两法”修改实施之后,一方面是涉及新领域、新罪名的犯罪大量增多,另一方面犯罪主体范围却大大减少,这就要求干警要迅速适应变化,熟悉法律规定,了解新的领域、新的罪名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然而就目前情况看,反渎干警的业务素质和相关知识水平与实际需要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的反渎工作可谓发展与滞后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要想打开反渎工作新局面,就必须克服上述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对策,以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执法共识。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是整个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能部门的检察机关应将其与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是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案件来源。首先,深入机关,深入基层,加大对反渎工作的受案范围、立查对象、立案标准、举报方式等内容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各部门及广大群众同渎职侵权犯罪做斗争的自觉性,发现案件线索及时举报。其次,走出去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开辟案件线索,彻底改变以往“等米下锅”的传统做法。
  三是理顺工作关系,改善执法环境。首先,明确规定在当地有重大影响或关系当地国计民生的重大案件必须向当地党委汇报,其他案件检察机关要大胆行使职权,在案件的具体诉讼环节,包括初查、立案、采取强制措施等程序范围之内独立依法进行。其次,加大上级院对下级院的指导。对于阻力大、难度大的案件,由上级院统一协调指挥办理,这样可有效防范关系网的干扰,从某种程度上改善执法环境。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素质。加强对反渎干警政治、业务素质的培养,使其尽快熟悉法律变化,了解新的领域、新的罪名及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以其坚强的政治意志和娴熟的业务能力及时发现犯罪,快速突破案件,有力打击渎职侵权犯罪,以促进各项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伴生的农民工兄弟们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变迁之后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的相继出现,需要社会更大的目光去关注,而现实中他们的权利却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农民工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加改变,将会严重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整个和谐社会的实现。我们需要用法律将农民工的权利法定化,并用法律保障实然权利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农民工
期刊
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作出在全区检察机关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的决定,是一个渴盼已久的重大机遇。在这一难得的机遇面前,能否多极推进,率先服务,直接关系到广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顺利实现,决定着广西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程度。因此,检察机关要牢牢把握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以高昂的大气,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科学的精神,通过强化法律监督,公正执法,努力营造和改善经济
期刊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事审判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的合法性以及裁判结果的正确性进行的监察、督促和制约。内容包括:监督法庭组成人员是否合法;审理案件是否得到保障;案件审理过程就程序问题所作的决定是否合法;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或裁定是否正确等。  从近几年的司法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在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时,由于在思想认识和法律规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力度。本文
期刊
国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它既是监督的主体,又是被监督的对象。因此,检察机关率先搞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公正廉洁执法方面的建设,突出抓好班子队伍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完善党内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当事人监督等外部监督,健全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法律监督,确保自身公正廉洁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检察机关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对提高公正廉洁执法的重
期刊
摘要: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功能日益增强,检察人员的培养和任用机制也日渐完善,但鉴于检察机关的重建是先恢复机构后充实人员,并没有专门的检察人员培养模式,且人事任用体制也呈现出不足之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务层面司法适用并没有突出的矛盾,但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检察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多样化,这些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对检察人员的培养机制及任用模式应该有所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事任用;逆
期刊
2003年以来,某市林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林业系统人员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压区”,最为明显的是:渎职犯罪案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尤是2009年,林业系统案件数量已占当年检察机关查办渎职犯罪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林业系统队伍问题越来越突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案件居高不下,乱砍滥伐现象愈演愈烈,致使森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是摆在检察机关面
期刊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检察权,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必须高度重视对自身的监督,不仅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而且要切实强化内部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检察机关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时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可以促使检察机关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实现对外监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现状    如果检察机关内部的司法活动失去了制衡与约
期刊
摘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检察机关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强化法律监督,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的直接体现。检察机关要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到各个执法办案环节,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不例外。在贯彻落实宽严相继刑事政策过程中,应努力达到既打击刑事犯罪又适当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检察工作;未成年犯罪;宽严相济    一、如何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办理未成年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新时期发挥其应有功能,就必须注重发挥法制化建设的基础作用。从“以人为本”视角下审视、解读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即通过分析“人的权利”与强化法制化观念、“人的本质”与依法协调人的种种复杂关系、“人的主体性”与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的需要”与依法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理想人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法办事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的认识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因此,我们在高度重视打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活动、进行治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去抓,做到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现谨以多年查办职务犯罪的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