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相扑人气低迷所想到的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的“国技”相扑正面临着人气低迷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与日本当代年轻人对此传统项目的不关注有很大关系。而我国的传统项目太极拳也同样面临着在年轻群体中不受欢迎的问题,本文将就其原因和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相扑;人气低迷;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
  1、日本的“国技”相扑面临的人气低迷现状及其原因
  相扑被称为日本的国技,源于古代日本的祭祀活动,健壮的相扑力士在土台上扭打,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相扑的用语、礼仪中都融入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特别注重“驱邪”的行为(如力士在赛前会用盐除去身上的晦气,然后堂堂正正地比赛),虽然相扑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运动,但它很好地表现了日本的美德(如谦虚和坚韧等品格),相扑力士也被奉为“日本美德的象征”。在日本,相扑作为一项“神圣的运动”,一直拥有很高的人气,观看人数众多,在每年的1、3、5、7、9、11月,日本的电视台都会对相扑大赛进行直播。
  但是,近年,相扑的人气明显地下降了。2010年及2011年相扑界的丑闻,造成了2011年名古屋赛场观众人数的大幅降低,创造了该赛场开设以来的最低纪录。造成相扑这项神圣的运动人气低迷的原因,除了丑闻之外还有其它各方面的因素。现在,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1.1丑闻事件和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近年,被称为“神圣的职业”的相扑力士们被卷入丑闻之中这样的新闻渐渐多了起来,2010年的“大相扑棒球赌博丑闻”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日本相扑协会的现役力士琴光喜参与了黑社会团体坐庄的棒球“赌球”的事件。在本事件的搜查过程中,又发生了令一件丑闻——“大相扑假比赛事件”。所谓“假比赛”是指在赛前,力士之间买卖“白星”(相扑术语,“胜利”),在正式比赛时一方故意败退的行为。因为这些丑闻给相扑投下了糟糕的阴影,所以日本相扑协会不得不取消了当年的春季相扑比赛。可以说,相扑界的丑闻加剧了这项运动的人气低迷。
  另外,棒球、足球等现代体育运动似乎也夺走了人们对相扑的关心。2011年,在东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对象是15岁到77岁的415名男性和女性。结果显示,对于“因为其它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相扑的人气下降了”这一问题,61.6%的人选择了“同意”。而且,通过调查得知,喜欢棒球和足球的人数明显多于喜爱相扑的人数。总而言之,其它现代体育运动对相扑的影响之大是不容忽视的。
  1.2年轻人对“陈旧”的相扑不关注
  相扑是日本的传统体育运动,可以说与现代年轻人之前仍然存在着距离。现在,相扑的年轻观众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和歌森太郎的“大相扑观众调查结果报告”显示,1957年,大相扑观众人数最多的是10岁和20岁这两个年龄层。但是到了2004年,人数最多的则是50和60岁这两个年龄层,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10岁到30岁年龄层观众人数的减少。1957年的年轻观众到了2004年就已经成为了老年人,因此,可以说现在喜爱相扑的老年人就是过去的那些年轻观众。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即使到了2004年,相扑还是没能吸引到更多新的爱好者。此外,2011年6月,吉田满梨学者也在立命馆大学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请说说您对相扑的印象”这一问题,70%的人选择了“相扑很无趣,又陈旧”这一选项。由此反映出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对相扑的“不关注”的现状。
  以上的调查很明显地揭示了年轻人的“相扑又陈旧又无聊”的看法。同时也让人深深地感到,为了赢得年轻人的喜爱,相扑有必要进行一些现代化的改革。
  1.3总结
  在此,笔者想将相扑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太极拳的发展现状略作比较。太极拳是一项没有竞争性,注重养生效果的“个人”运动,因此,它并没有像相扑那样的丑闻的烦恼。但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太极拳,是否也和相扑一样面临着“年轻人不关注”的问题呢?下面将就此进行研究探讨。
  2、太极拳在我国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中的发展现状
  在日本,相扑一般被当作“单纯的观赏性运动”,人们亲自体验这项运动的机会是相当少的。而太极拳不同,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去体验。那么,我国的太极拳发展状况如何呢?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学习掌握,对保护太极拳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本文将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群体的太极拳学习状况来进行考察。
  2.1我国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很多大学都已经把太极拳列为了必修或者选修课,笔者也在大学时学习过这项运动。但是,考过试之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感觉这门课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那么,其它学校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在我国几个省份进行的调查,大学生太极拳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虽然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学过太极拳,但考完试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老师要求并不严格,只是随随便便教给学生一些基本动作。而且,不少学生似乎只是为了拿学分而选了这门课的。另外,在课余时间经常自行练习太极拳的学生也较少,“大家一起练习太极拳”的氛围不够浓厚。
  ②很多学生对太极拳并不了解。一提起太极拳,很多学生都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缺乏关于这项运动的知识(如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柔克刚的理念、养生作用等)。学生们自身对太极拳兴趣不大,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缺乏新意,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太极拳“不关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2产生问题的原因
  与相扑不同,我国的太极拳并不是“单纯的观赏性运动”,国家正在为尽量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大学生)体验这项运动而努力。但是,在大学生的太极拳学习中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下面,本文将试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①国内大学对太极拳的不重视。一些担任太极拳教学的老师自身对太极拳了解得并不透彻,因此也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大学里经常会举办足球、篮球、健美操等的比赛,却很少或从不举行太极拳比赛(或者表演大会)。也就是说,在学校里“一起体验太极拳”的机会并不多。   ②现在,我国年轻人对于太极拳的印象还停留在“老年人的运动”。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太极拳课为什么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问题,在多个选项中,选择“学校缺乏有组织的太极拳活动”和“太极拳课的内容陈旧而乏味”这两个答案的人数最多,分别是21.89%和20.75%。确实,因为太极拳的动作缓慢,音乐陈旧,所以很难赢得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喜爱。而且,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识也是要因之一。
  3、解决的对策——我国保护太极拳的关键
  相扑人气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年轻人对“陈旧”的相扑兴趣不大。而这也是太极拳面临的一个问题。让年轻人快乐地参与其中,是各国保护本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关键。在此,笔者想对太极拳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①首先,应提高全国各地大学对太极拳的重视度。现在,虽然许多大学都把太极拳列为了选修课或必修课,但真正的教学却是不深入的。笔者认为这是许多学生从这门课中学不到东西的主要原因。因此,若能将太极拳课的要求和考试设定得更加严格,学生们一定能努力学习并有所收获。另外,学校应定期举行太极拳比赛或表演会,营造一种“大家一起体验太极拳”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
  ②其次,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太极拳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现在,在大学里教授太极拳的老师当中,有的人甚至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因此,不仅上课时气氛不活跃,还可能教给学生错误的动作。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到正确的太极拳套路,学校应当尽量采用专业的教师,并改进教学方法。
  ③此外,还应改善太极拳图书的质量。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太极拳图书中有不少是抄袭之作,这些书中有诸多错误,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很不利的。因此,若能改善图书的质量,杜绝抄袭行为,用高质量的太极拳图书宣传其知识,定能把这项运动的精髓简单易懂地传授给人们。
  ④最后,尝试改变太极拳的形象。这是如今日本的相扑同样面临的课题。笔者认为,这是中日两国保护传统体育项目的关键所在。如果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群体缺乏练习太极拳的意愿,太极拳的保护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也不能给这项传统运动注入新的活力。若能给太极拳加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时尚元素”(例如把太极拳的音乐与流行歌曲结合起来,使其更富有活力。此外也可将时尚的设计理念融入太极拳的服装之中。),这项运动一定能以充满朝气的形象示人,而年轻人练习太极拳的意愿也会变得强烈起来。
  结语
  如今,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年轻人对传统体育运动不关注”的问题。为了保护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瑰宝,两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传统体育运动的形象,为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而努力。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好好学习和保护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是全体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应当改变太极拳“陈旧”的形象,让更多的年轻人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体验太极拳。这才是我国太极拳保护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吉田満梨.大相撲の観戦行動に影響する要因についての実証研究.立命館経営学,2011年11月.
  [2]黄杰.安徽省高校太极拳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科技信息,2007年第9期
  [3]薛利利.大学生太极拳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内江科技,2010年第9期.
  [4]李晓莉,岳辉.对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识培养的探讨.武术教学研究,2005年第7期.
  [5]杨瑾,李靖.浅析兴趣引导下太极拳学习.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李庆军,赵洪生.初探培养大学生太极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世界·学术,2007年6月.
其他文献
一位私立学校的校长在TCL教育互联的语音室的展台前驻足良久,时而戴上耳机仔细试听,时而不断询问相关的细节……在2004中国 (广州)外语教育教学展览会上, TCL教育互联的“VCM网络语言学习系统”成为众多校长、语言培训机构及业界相关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2004年12月6日,教育部一微软 (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百间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26间计算机教室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成为首批接受培训的学员。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强,湖北省电教馆馆长江尔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总监左京允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出席了开学仪式。
期刊
近日,首届亚太创新教师大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来自15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信息化教育领域的官员、专家及学科老师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提交信息化应用案例达94个。中国教育部师范司对此次大会给予了高度重视,派出由2位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带队、3位教育专家和6位一线老师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期刊
摘 要:语感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语用能力。本文从相关理论出发将其明晰为关于语音、语义、语法感的综合体。同时引入了隐性教学策略,强调学习者在某种环境下,无意识地获取目的语知识,并且能够恰当运用目的语,从而达到培养英语学习者语感的目的,促进语言学习。  关键词:语感;隐性学习;隐性教学;有意识;无意识  1.引言  关于语言教学方法,强调显性语法教学的语法翻译法曾盛极一时。随着语言
期刊
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符号为载体,对信息进行传达的设计。人类很早就以此方式传递着信息,并且延续至今。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本质的学科,有150多年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视觉传达设计与人类学总会有所交叉、相互影响。因为视觉传达设计和人类学都是以人为中心,为人类服务的。对于在人类学视野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可以丰富人类学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人类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使设计师能
期刊
摘 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两千多年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特大喜事。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界定参保范围,合理筹集养老资金,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并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党的这一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养老保险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
期刊
一、哈特实证主义法学的开启——提出分离命题  哈特在《实证主义与法律和道德的分离》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以前常被认为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性命题并指出其中只有“分离命题“才是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主张。首先哈特提问到:“为什么强调‘法律就是法律’及法律与道德之区分在德国是邪恶的,而在其他地方却与极开明的自由主义相伴而随?”随后哈特以“告密者案”为例论证了不能因违反道德就认为某些法律不是法律,这些违法
期刊
一、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桉树原产地澳洲,属桃金娘科桉树属,其种类繁多,它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具有生长周期快,用途广泛,经济效益显著,投资回报率高等优点,是优质工业原料林树种之一。广西已把桉树种植开发列入重要的发展地位。广西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和水份条件与原产地接近,年平均气温20℃。又是较早引种按树的省份之一。10多年来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我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生产基地。在全国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引爆人力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因而,加强人力资源的质量控制和优化管理是管理者当前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根据时代的发展,通过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系统分析,提出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职业修养和专业技能是质量控制的内涵,并据此提出优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人力资源;质量控制;优化管理  一、前言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
期刊
摘 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  关键词:农村社会;劳动力转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