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发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发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 对 1994~ 2 0 0 1年首次在我院糖尿病中心就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2 739例 ,进行眼并发症筛查中散瞳检查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定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检测患者的血压、空腹和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血脂、肌酐和尿白蛋白含量。 结果  2型糖尿病DR总患病率为 2 7.8% (76 1/2 739) ,PDR的患病率为 4 .2 % (114 /2 739) ,占所有 DR患者的 15 %。PDR病变组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水平和尿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0 .0 5 )。L 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 PDR发病的危险因素是病程 (r=0 .15 ,P<0 .0 1)和尿白蛋白含量 (r=0 .0 8,P<0 .0 5 )。病程为 5年和 5年以上的患者 ,并发 PDR的危险因素是尿白蛋白含量和空腹血糖水平 (r=0 .13,P<0 .0 5 )。进一步分析表明病程为 5年以内、5~ 10年和大于 10年的患者 ,PDR的患病率分别为 2 .3%、5 .9%、12 .4 %。无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和显性蛋白尿组 PDR的患病率分别为 2 .1%、
其他文献
论文《嘉木样·图布丹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佛学家嘉木样·图布丹生平、作品及一生所奉献的佛教事业进行研究。嘉木样·图布丹是一个佛
杂波抑制技术是雷达在杂波背景下检测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对海面的小型低速目标进行有效的检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慢动杂波自适应滤波器设计及帧间相关处理
国家治理是当前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困境、难题以及坚持何种标准治理国家是国家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恩格斯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许多领域特别是作为医用材料方面备受关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酸基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三维球状结构以及众多的端
以2,4-二氯-5-氟苯乙酮为原料,经草酰化,醚化,胺化,环合,水解,脱碳等反应提出一条合成环丙沙星重要中间体环丙羧酸的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容易控制。并在此过程中制备了四种新化合
<正>中西方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的影响,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礼貌言行,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我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有必要比较一下中英
介绍一种合成环丙羧酸的新工艺。以固体光气为原料,与2,4-二氯氟苯反应制得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然后与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偶联,后经环丙胺置换、在DMF中环合、水解制得环
<正>无印良品(MUJI),是具有典型日本美学气质的设计品牌,曾以辉煌的业绩缔造"无印神话"。关于无印良品的理念,其设计总监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曾这样描述:"MUJI追求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