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2/FeOOH复合材料对水中U(Ⅵ)的去除及机理试验研究

来源 :安全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羟基氧化铁(MnO2/FeOOH)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放射性重金属铀.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 Fe/Mn物质的量比、pH值、吸附时间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MnO2/FeOOH吸附U(Ⅵ)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150 mg/L、温度为3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值为5、Fe/Mn物质的量比为1/2及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MnO2/FeOOH对U(Ⅵ)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7.7%,且pH值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MnO2/FeOOH对U(Ⅵ)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达260.34 mg/g.干扰离子试验表明,SO42-、CO32-和Fe3+对MnO2/FeOOH吸附U(Ⅵ)几乎没有影响,而Ca2+和Cu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FTIR和XPS分析表明MnO2/FeOOH对U(Ⅵ)的主要作用机制为表面羟基、Mn-O与铀的配位作用.因此,MnO2/FeOOH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铀吸附材料.
其他文献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微波诱导热解法制备小麦秸秆吸附剂,并以微波功率、热解时间和氯化锌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碘吸附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小麦秸秆吸附剂的制备工艺进
通过正交设计,以COD去除率为考核指标对固定化载体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与活性污泥的配比进行参数优化;使用硫酸钠、硝酸钠、磷酸钠为交联剂对固定化颗粒进行二次交联
针对目前航标遥控遥测系统中误报警过多的问题,对当前航标漂移计算方法做出优化.首先采集了航标遥测数据并通过拉依达数学准则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K-means算法和ISODAT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由于升学导向等因素影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更偏重于智育,德育教学工作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嫌疑.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
期刊
从教这么多年来,我敢用兢兢业业来评价自己的工作,但有时静下心来想想,发现自己还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可能性格上的缺点表现在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教学。不久前的一件事印证了我的反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学校要举行教研活动,临时让我承担一堂公开课。因为准备时间有限,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分小组时,我刻意把几个平时表现差一点的学生分到了一组,并安排在了一个角落,没准备让这个小组回答问题。课堂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