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小明星”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业15年遇到最特殊的孩子,因为调皮一周内全校闻名。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实际心理状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他走出坏习惯的沼泽。
  关键词:调皮;离异家庭;说服;批评;鼓励
  我们一年级一班有个全校皆知的“小明星”,我就暂且叫他“小明”吧。小明在入学的第二周就已经把自己的威名普及到了全校范围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之所以一夜成名,不是因为他聪明可爱,也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而是因为他调皮捣蛋。
  孩子爱玩儿才是天性,越聪明的孩子越是有更多的想法,越是脑筋灵活的孩子淘气起来越是让人哭笑不得。对调皮的孩子要多一点爱心,少一点责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①尤其是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就需要教师拿出双份的更有智慧的爱。从业15年,小明是我遇到的最特殊的个例。
  小明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一入学孩子爸爸就跟我说明了家庭情况,孩子还不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一直生活在“相亲相爱”的假象中。孩子妈妈知道孩子淘气,一入学就给孩子上了一份“熊孩子险”,就怕他有朝一日惹个大麻烦回家。小明精力旺盛到无处安放,几乎每个课间都有小朋友来给他告状,不是他玩儿着玩儿着就拍了别人一巴掌,就是他出其不意地用足球砸了别人一下,或者说着说着就给了别人一拳,看见别人那儿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向别人要。小明确实是个智商很高的孩子,他在学习方面一点就通,在生活中也很敏感,尤其对家里的事情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课下他玩儿得很忘我,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候。家长跟我商量,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请我一直保守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一起的事实,只是说妈妈为了上班,一直在城里租房子,不能天天陪他。
  一开始我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总是想着这就是孩子觉得好玩儿,游戏的时候又没轻没重,叫到面前给他讲讲道理,分析分析前因后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就放他走了。可是,两个星期下来他依然故我,今天你提醒他的问题,明天他照样会犯同样的错误。每次叫到面前他都会假装服软,其实心里觉得你的道理根本就不对,没有必要听你的话。几次三番下来,我觉得讲道理这个办法在他这里行不通,一次他课下又打了同学,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以严厉的语气讲完了道理,批评了一顿。在我身边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他一个字都没说,后面的两节课他在我面前表现得也很乖巧。我们学校是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周一到校周五离校,中间的四个晚上都是在老师们的轮流看护下度过的。放学后,我觉得我终于能放心回家了,可是第二天一到校就听到了让我怒气值飙升的消息。小明在放学后把班里的孩子挨個儿欺负了一遍;然后在班内踢足球撞坏了储物柜的门;在班内扔衣服扔到了灯管上;把同学的电话手表扔到了操场周边的下水道口,在水里泡了一夜……
  听到了这些消息,我立刻就不淡定了。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来沟通,又把他叫过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谈了一节课的话,不过他依然不想和我交流,一言不发。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小明的逆反心理很强,报复心也重,越是严厉的批评就越是得不到他的认可,甚至会觉得这是大人的自以为是,是大人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而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小明的爸爸来到学校,我和他说明了大致的情况,他又和小明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沟通,安抚情绪讲道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孩子小,其实孩子并不小。”是啊,孩子也是人,他们的想法单纯、直接,也有人的自尊。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明。这件事后我根据他的情况更换了教育方法,这个孩子自尊心强好面子,所以人前批评不可取,怀柔政策也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于是,我改用发现优点鼓励进取的方法。从此以后我和小明的家长几乎每周都有两个小时的沟通时间,慢慢的,孩子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了比较可观的改善。
  然而“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小明的教育问题上更是一波三折,前路坎坷。寒假孩子被妈妈接到城里一起过年,在这个寒假里,孩子通过日常的观察知道了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一起的事情,春天一开学,小明的状态就退回到了九月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不管我是鼓励还是批评,小明都不在乎,都觉得我根本就不了解他的想法,也不愿意告诉我自己的想法。和家长的微信聊天记录,电话记录不计其数,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要和小明的爸爸面对面谈话一次。经过我和家长的共同探讨,我觉得孩子之所以旧态复发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大人足够的重视。他调皮捣蛋、打架骂人、要东西、不听话,只要他犯了错,老师就会单独和他说话,爸爸就会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在他的心里他觉得能回家挨顿揍,也是幸福的。开学后的两个星期,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小明天天被接送上学,不再寄宿,这样就增加了他与爸爸在一起的时间,让他在心理上得到宽慰,在情绪上得到舒缓。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长期而有耐心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半个学期下来,孩子在行为上有了一定的改善,课间来给他告状的同学也慢慢减少。
  教育“调皮捣蛋”的孩子还应与家长联手,统一教育的方法。“教先从家始。”家是孩子们的天然学校,孩子最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影响,到了家庭可能就抹杀了。要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手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一致,统一教育方法。我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入手,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日常采用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一起商定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做到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当家长气急败坏地“动手”教训孩子的时候,我建议家长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以取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并且及时地互相反馈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契机。
  班主任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而应该正确认识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运用发展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这些孩子,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 只有深入的了解他们,采取适当有效的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81年10月.天津人民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然而学校成绩并不差;而有些学生从早学到晚,每天扎在书堆里,然而学习、生活却是一团糟。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什么“诀窍”?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要合理利用时间,善于管理时间。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时间管理概述  所谓时间管
期刊
上周五去医院看病,正在等待看诊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韩老师!”我转身看到了一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医生,看着似曾相识,“我是小江呀!”这时我一下子想起了这个大男孩儿曾经是我校高中部的一名学生,当年的一幕幕往事也浮现在眼前。  2005年年底的一天,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外面下着小雪,我正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一名高一的学生走了进来。这个人正是小江,他原本高大的身材显得有些萎缩,从他的脸上我读出了他内心的忧虑与不
期刊
摘要:用爱呵护, 用心培育,才能创建出良好的班集体。主要体现在用爱心呵护培育幼苗;用恒心创建良好集体;用耐心走向学生心灵;用诚心与家长同行;用爱心、恒心、耐心、诚心浇灌祖国花朵,才能把他们培育成祖国的栋梁。  关键词: 爱心;恒心;耐心;诚心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在教育这方热土上已经默默的耕耘25个年头。在三尺讲坛上,举起别人,奉献自己,积淀了我对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无悔追求。得到了领导
期刊
一、理论依据  据已有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等有显著相关。考试焦虑包括担忧性和情绪性两方面,而担忧性更多的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针对考试焦虑的不同成分,研究者也进行全面研究结果发现:认知疗法可以有效干预考试焦虑中的担忧成分,而行为疗法则针对考试焦虑中的情感成分更加有效,如Meichenbaum认为认知疗法可以有效降低个体的考试焦虑,这与江光荣观点一致;叶晓云(20
期刊
一、情景描述: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想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他们是幸福的父子俩,而我要说的男孩可没有那么幸福快乐,他是一名二年级的小男孩儿,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和年迈的奶奶生活,所以孩子经常是衣服不整、脸也不洗就来学校。自律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课上小动作多,注意力非常不集中,随便说话,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不做作业。更让人发愁的是,一到课间他就蹿出教室,而且大呼小叫,他能带着一帮孩子捣乱、打架,他是
期刊
一、情境的描述  “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班里的“迟到大王”们还没出现。5分钟过去了,小亮汗涔涔地跑进来,我示意她坐下,她不好意地冲我笑笑。10分钟过去了,小宇来了,又重复着同样的话:“老师,我们家离这远!明天我一定按时到校!”同学们愤愤地、异口同声地说:“每天都是这句话!”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说:“老师,我睡过了!”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婷婷从门口一股烟儿的跑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我无奈地对他们老生
期刊
摘要:本文一例由于愤怒引发焦虑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实录与反思。来访者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在校生,因易发怒且痛苦,担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会干出一些蠢事。心理咨询师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教练技术,引导他引发例外、拓展例外、增强例外中所含有的成功与优势和以终为始,共建解决之道,促进了来访者的成长。  关键词:愤怒;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教练技术  一、客户基本情况及评估  阳阳,男,11岁,城区小学五年级学生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人始终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习的认知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我多角度,多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以引起学生兴趣为先导,设计一系列情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发展,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  关键词:兴趣;评价;情绪;动机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那么
期刊
一、背景描述  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学生:马某某,现年7岁,二年级,他是一位漂亮的小男孩,在班中年龄最小。他是家中的宝贝,在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在家书包文具家长帮助收拾,家庭作业家长陪坐在旁边看着孩子写,每当问起作业是什么,他都会说,问我的妈妈,她知道。任何事情会有人代劳。开学的第一天居然在上课的时候说口渴了,要喝水。当时我觉得这个同学很没规矩。在课堂上批评了他几句。在我刚刚接触的
期刊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胆怯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只是胆怯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所谓“幼儿的胆怯心理”具体表现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犹豫不决,畏缩不前,不愿抛头露面,不愿与同伴交往,遇到陌生的人或环境不知所措等。胆怯的幼儿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性格孤僻,常常令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及早察觉幼儿的胆怯心理,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