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改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着重在学生学习的五方面结合上进行探究:一、导入,我喜欢;二、接受,我愿意;三、练习,我还要;四、活动,我不怕;五、自学,我要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学习过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结果,总是让人陶醉。语文教学要应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网络化,已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因为它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所不能不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教育部在20世纪末便明确地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见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最优化整合的程度,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意味着必须完成以下任务:1.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所难以解决好的问题,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质量,3.运用信息技术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心惊胆寒地用自己仅有的現代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不少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它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断开出绚丽多姿的鲜花。
  一、导入,我喜欢。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新课的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为新授过程的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掌握知识,作了一个很好的准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就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设计了看VCD唱卡拉OK《世上只有妈妈好》来导入课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觉、听觉器官,学生往日对妈妈的爱被召唤回来,从心里去体会到小蝌蚪要找妈妈的迫切心情。“到底为什么要四处去找妈妈呢?”疑团让学生兴奋,激动起来了。“我要读课文!我要学习课文!”学生的学习欲望诱发出了,下面的学习课文,如无意外,老师一定轻松多了。不信,听听他们的发言:“妈妈,是世上最好的人。小蝌蚪一定要去找他的妈妈才行。”“为什么他们的妈妈会丢下他们呢?”“他们不认识妈妈,怎么找妈妈呢?”……
  二、接受,我愿意。计算机除了上面的作用外,它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指导学生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我在课件的封面上设定了几个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交互环节:看图动画 朗读 练习对话。采用协商讨论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有的想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于是进入“看图”以及“练习”、“对话”环节。接受,我心甘情愿,就把以前的如何教学生明白小蝌蚪的变化过程的教法省去了,设计的一个个步骤也随之消散了。主动地参与,饶有兴趣地去感知、体会,符合了新课标的宗旨,不仅接受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创新、求异的思维。“如果小蝌蚪找不着妈妈,他们一定会伤心极了……”“青蛙妈妈天天在荷叶上等她的孩子,心里一定很着急……”一个个心灵的火花在这里擦燃,学海无涯,“苦”不再作舟,应该是“乐”作舟了。因此将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三、练习,我还要。各类巩固练习,我们的老师可按不同能力等级要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程序训练素材,让学生通过类似“闯关游戏”的方式,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小蝌蚪找妈妈》中正确体会“迎、追、游、”三个字的含义,设计“闯关游戏”方式的练习,三幅图,三段话,用鼠标拖拽的办法闯关,学生做了还想做,三个字的含义在游戏的玩中潜移默化了。平时老师的费尽心机的指导、点拨成了多余的了。练习,我还要,体现我们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
  四、活动,我不怕。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走进课文,用心去品味语言的美,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会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拓展活动。可有的时候常常会因为时、空的局限性、或地域的限制,活动令学生“害怕”,从而导致学生马虎应付了事。有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再有这样的软件,就搭起了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所谓课堂教学中开展“整合”的实验,就应当是在这样的平台上开展的教学实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网络化的推进,就很好地辅助我们的老师培养出如此多元、禁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能力,及检验这种能力的一套标准。因此,应用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活动更活跃。
  五、自学,我要来。学习过程,除了导入、接受、练习、活动这些离不了老师的指导、点拨的环节,学生还应有自己自主预习、复习、学习的自学环节。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也将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而有益于许多困难问题的解决。
  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一定不止上述五个。我们还可以从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法过程的角度,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价值取向的角度,进一步考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如果我们从各个方面加强探索,信息技术的优势一定能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大放异彩。
  书山有路“捷”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应用计算机技术与新课改一样,一切为了学生,希望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事半功倍地学习,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学习融入生活中,素质成于习惯。”应用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改革一样,为了学生的一切,希望学生树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学习观,成为一个会学践的人。这里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探究,没有固定的答案标准,只要今天我们辛苦耕耘了,就一定会看到明天“喜闻桂花香千里,乐看桃花红全城”的丰收景象!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词汇教学;初中英语;策略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随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词汇
摘要: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交际环境,捕捉交际时机,让学生敢说;二、善于观察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说;三、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四、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交流,让学生说好。此外,口语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忌急于求成。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几点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
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BR)和生长素是两类重要的植物激素,二者在许多生理功能上存在相关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R与生长素能协同调节基因表达,二者在代谢、运输和信号
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伤。本文对神经元凋亡的途径特点和影响因素如一氧化氮、兴奋性氨基酸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对这种损伤的基础研究和治疗
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在转基因食品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油脂转基因、掺假检测也成为研究热点。利用不同油料作物所含
核苷酸剪切修复(NER)途径是维持生物体基因组稳定的重要机制.人着色性干皮病B组(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B,XPB)基因又名ERCC3基因,它既是NER途径不可缺少的成员又是转录因
在细胞体外培养中,基质的表面形貌特征是影响细胞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微米尺度范围内本文研究了几种不同几何轮廓的脊/沟状形貌结构和不同间距的柱状体对鼠C6神经胶质瘤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漩涡之中,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不得不学会取舍,进而塑造更近乎传统教学目标下的完美。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的
对近年来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大致归纳为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还指出了细胞表面结构难于识别、细胞内部结构难以原位观察等AFM应用于细胞生物学中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