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灯光角度探讨怎样做出好的电视节目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怎样做出好的电视节目在当今媒体中占有一席之位,是我们每个电视工作者应该考虑和去努力的首要任务。
  大家知道,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有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和电视栏目,都可以让我们学习,拿来借鉴。我们如果有能力、有实力、有别具一格的团队和集体智慧,我们就可以创新,走我们自己的路。有句俗话叫:比葫芦画瓢。如果有功底,功夫深,比葫芦画瓢也能画出点东西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这样一来,我们的电视节目也就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了。
  作为一个陕西广播电视台制作部的管理人员,从事演播室管理,笔者经常接触到各频道的栏目和节目,并在现场工作。站在一个受众的角度上,我觉得陕西广播电视台的节目越办越好。例如:2013年陕西广播电视台5套录制的“华山杯”电视合唱大赛节目就办的很不错,虽然有的地方老套了一些,但它反映了一个群体认识,代表了一个年代,有创新、有创意,不管在收视率上怎么样,总体而言,在我们创办节目的路子上,从形式、组合、表演和评委、导演以及演职工作人员上,都是一个新的突破。如:在评委上,我们有资深的专家和地方上的老演员,就地取才。在《秦之声》的改版上也有新的突破,产生了亮点。在工作人员上,年轻化、有激情、有动力、有闯劲、能吃苦、不怕累,年龄大的人有经验、有方寸,能压住阵脚。再比如2套开办的“职等你来”、“周末相亲会”栏目,3套的“家庭好生活”栏目,4套的“首映”、“第四审片室”以及“天下宝物”等栏目,在全国是有类同的,但我们有我们节目的特点和工作方法,有我们的收视圈和节目量,走我们自己的路,办得很好。再比如,陕西广播电视台7套开办的电视栏目“夺宝秦兵”、“团团赚”、“健康有道”等栏目,也有新意,虽在个别地方同兄弟台也有相同的含义,但它反映了我们地方上的特色,开办了我们的自创节目,开了先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提高了收视率和员工的收入,解决了一些就业等问题,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我认为,好的电视节目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要在痛苦的思索和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摸索,才能有所成。首先在态度上要对艺术虔诚,顶礼膜拜,认真对待,不能够有半点虚假,因为虚情假意是做不出好的艺术作品来的。
  其次,要有策划、创意,搞出点新意和亮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怎样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出来,又能让自己的感觉、感受与受众的感受接轨,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表现上,要有立体感、有感情色彩、使之产生光影效果、产生意境、有趣味、有形式上的美感,这些都离不开舞美、灯光及各工种的共同努力。就像一张画,哪怕是一只小鸟和一根小草都要认认真真的画,不能乱画。例如,在灯光创作中,每幅画面都要认真研究、布光。灯具就象画家手中的画笔,雕刻家手中的刻刀,灯光师可以利用灯具打出各种光线进行创作,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也可塑造出美妙无比,给人以美的享受之画面。在艺术上的追求,精雕细琢才能够出艺术精品,才谈得上对艺术负责任。特别是电视艺术,尤其是舞美艺术,是要靠美工、灯光、化装、摄像等多方面的沟通、配合,一幅完整的电视画面才能够充分的展现在受众面前。
  多年来,我曾经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多位新、老灯光师合作,拍摄过二十多部电视剧。
  下面就工作中获奖电视连续剧的布光和创意谈一下认识,以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上有点启发作用。
  我们早在1984年11月东郊红旗水泥厂拍摄过一部电视剧《广厦》。(张长年),1992年元月,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陆军学院拍摄了22集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半边楼》,该电视剧荣获第13届(1992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荣获中宣部1992年度精神产品生产“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研究用光格局,首先考虑在大景别中营造氛围,模拟自然光,在光源、照度、光向上要求统一;小景别上注重造型,使画面光照和谐统一,接近生活,是我们的主创方向。
  在室内景搭景拍摄当中,我们使用了顶光布,上面用散光灯照明作为底光,人物布光造型用基本的“三点布光法”作基础,根据剧情,使人物有层次、有阴暗面,消除不合理的阴影,我们是在多机拍摄情况下进行的,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从多角度考虑,基本面面具到,并合理利用道具灯、效果灯的照明,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和要求,并利用西安电影制片厂特制的挡光布、遮光板、挡光纱进行挡光、遮光、滤光的方法,在夜景处理上使墙面产生上暗下亮的艺术效果,达到突出夜景氛围,用柔光纸和辅助光消除不合理的阴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有一部电视剧是1999年6月在哈尔滨伊春林区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世纪公民》,记得有一场外景戏,画面中有一棵树,当时光线较强,我们就用挡光、遮光的方法来遮挡树杆上面的局部光线,可想而知,在人物的光线处理上,更是精益求精,达到了艺术上高标准的境界,也体现了灯具好比画家手中的画笔,雕刻家手中的刻刀的深刻含意。2001年4月我们还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拍摄了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虎啸苍穹》。
  参加的另外一部获奖电视剧是1994年—1995年跨年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秦川牛》,在陕西合阳县甘井乡拍摄。电视剧《秦川牛》荣获第15届(1994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荣获中宣部一九九四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我们在拍摄电视剧《秦川牛》时,特别注意,在模拟自然光照明时,注重强调灯光运用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注重色温的变化和光调的统一。这部电视连续剧是我们台当时所拍摄“农村三步曲”的其中之一,另两部电视连续剧是《神禾塬》和《庄稼汉》。拍摄《秦川牛》时,在灯光运用上,我们不允许有不合理的阴影。比如灯光造成的重影,过高的影子,过硬的阴影,都是我们避免,决对不许可的。主光影子可以有一个,但要讲究合理,即和时间、空间衔接,不能过硬,用副光加以处理。在室内效果光处理上,我们使用小功率聚光灯加降色温灯光纸的办法,达到了很好的光效。还有就是使用小功率聚光灯,处理眼神光的方法也非常好。在外景拍摄当中,我们始终使用反光板,起到了一定的好的作用,在运用反光板时,我们使用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特制的反光板支架,在角度、上下、高、低上灵活掌握,消除了人为使用的长时间疲劳和不稳的壮况。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标准。1995年6月,我们还拍摄了电视戏曲片《断桥》、《三堂会审》、《窦娥冤》。1996年8月我们拍摄了电视剧《支书下台唱大戏》,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三等奖。在《支书下台唱大戏》外景拍摄过程中,在“戏台”一场夜景戏中,我们租用了吊车,使用大功率灯照明,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在室内景拍摄当中,我们延续了《秦川牛》室内景的一些合理布局和要求,灵活机动,使剧情发展和灯光运用默契。演员表演和灯光配合产生和谐,起到了积级的作用。   还有一部电视连续剧是1995年8月参加拍摄的14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初恋》,在广西的桂林、北海等地拍摄。《永远的初恋》节目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一九九六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录制质量三等奖。荣获中宣部1995年度精神产品生产“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在此电视剧拍摄过程中我们使用反光板进行外景拍摄补光,移动轨的使用,并进行跟拍。在野外,夜景戏拍摄当中,例如,在小马庄拍摄一队国民党兵在诡秘的行动一场夜景戏中,我们就采用了聚光灯、散光灯,加雷登82蓝色色纸的方法去处理。表现在月光朦胧下的幽深和恐怖,产生一种阴森神秘的意境。还有在小马庄王莹演出队驻地,夜内、油灯下的效果,我们就用小功率聚光灯加雷灯85橙红色纸的方法来处理,产生油灯光亮的效果,在拍摄野外篝火,洗星海一场戏中,我们同样用聚光灯加降色温橙红色色纸,并用一小把扫帚条在灯前有技巧的晃动,产生篝火、火苗闪动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人为的创意,艺术上的创作和虚拟、构思,表达了灯光师在艺术上的追求和联想,达到了根据电视剧剧情要求和深度发展来突出艺术表现力的主观个性和艺术创造性。还有很多电视连续剧,如:1998年元月参加拍摄了24集电视连续剧《有梦不觉夜长》,在宝鸡、山西、平遥,灵石王家大院等地拍摄。
  参加拍摄的其它获奖电视剧还有:1985年参加拍摄的上、下集电视连续剧《开采光明的人》,获1988年度第二届全国 “乌金奖”繁荣奖。此电视剧在韩城桑树坪煤矿拍摄。
  1986年6月参加拍摄的电视剧戏曲艺术电视片《张飞敬贤》,获1987年度第二届全国电视戏曲片“长城杯”优秀戏曲艺术片奖。
  1993年10月参加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啊!追寻》获第七届大西北优秀电视剧二等奖。
  2001年9月参加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好人李司法》在陕北靖边县拍摄,荣获第二十二届(二00一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二等奖。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艺术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摄影是光的艺术,电视剧也就是由摄影师摄制的千万个画面连续组合而成的一个故事,而其中每一幅画面都是经过摄影师审慎的采光(自然光或人造光)摄制出的最好的层次,最真切的质感,最美的造型以及和谐的影调。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固然是导演、摄像、演员、舞美等人员的杰作,而且也是灯光人员的杰作。因为光是摄像师在主体造型,情绪渲染和氛围表达方面绝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光,就没有一切。
  随着岁月的流失,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光阴似箭;灯光事业在迅猛发展,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在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今天,精神食粮显得尤其重要,广播电视事业也在突飞猛进。怎样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精神食粮。就要求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能够做出好的电视节目、好的栏目、制作出好的电视剧,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目前,在演播室及大剧场等演出场所,LED灯和电脑灯普遍运用于电视照明艺术,它们都有着光色好,光效长,照度好,节能、轻便、灵活好掌握容易控制等诸多便利。这些高科技的运用,对于我们丰富荧屏,美化屏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幅画面,在通常脱离故事情节和客观条件限制的娱乐节目中,首先讲究的是美。从美学的角度审慎用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美是大众眼光中的美,是养眼的美,通俗的讲,就是好看。怎样做到好看,在灯光上就要我们的灯光工作人员去调整光,运用光,比如:背景光、道具用光、场景用光、色彩光、电脑光的设置,灵活机动等等,但人物的白光是不可缺少的。大范围的五彩缤纷,小范围的用光布局,即不失小范围的真切,也掌握了大范围的理想美。总而言之,光的作用不可小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播电视事业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制作部)
其他文献
学位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阿利卡绘画研究的引言,第二、三部分刘雨婷和杨方采用风格研究和形式研究的分析方法对阿利卡绘画所做的研究,第四部分是杨方和刘雨婷对其绘画风格转型的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石化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于来自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可再生生
PLC 由于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在矿山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某矿新建760 m 竖井.井筒淋水较大,在井底-70m 处形成井底水仓,
本文主要研究了单分散稀土掺杂Sr2YF7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光学性能,并通过酸洗将油溶性纳米颗粒变为水溶性进而用于生物检测。  采用改进的热分解法,通过反应溶剂比例的调控,成
学位
本文选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层状类石墨烯材料之间或与金属氧化物之间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质。以层状类石墨烯材料(包括石墨烯、g-C3N4、MoS2和黑磷)模型为基础,研究TiO_2/类石墨烯复合材料和单层h-BN/氧化还原石墨烯(或氟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光学性能和微观光催化机理等。同时,还研究了Fe_3O_4/石墨烯复合材料吸附Cr(Ⅵ)的相关机制,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具
学位
塔吉克人民性格质朴、天真善良且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因此很多油画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选择塔吉克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本文以塔吉克人物题材的油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