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市政路桥这条“生命线”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会对整个城市交通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文章针对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路桥施工现状
   (一)城市道路施工前的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购买了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由此对城市中的道桥增加了负担,加载于道桥上的压力有所增加,由此对于道桥的损坏程度有所提高。在道路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为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基本上都是由于路基沉陷或者半刚性基层所导致的。这些病害的出现,对于交通和人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并且监管不力造成的,所以应该加强施工期间的规范管理
   (二)道路桥梁建设时地形因素及应对策略
   崎岖的山谷是山区施工的主要瓶颈,地势的不平坦对施工造成了难度,表面上的疙瘩坑,造成铺装层的密度和强度的不统一。在雨季结束后,囤积在雨水和雪中的水分渗透到软土基中,将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无法承载负荷的道路,导致变形。有如下损伤的早期建设的现象:沉陷,沥青骨料表面解吸。岩浆是由于沥青面层和透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较差,路面降水或地表水通过路面,并长期停留的空隙,浸泡和清洗基料粘结剂形成砂浆,挤进路面交通负荷下通过沥青面层空洞的影响砂浆的,形成了大面积白色的现象沉降由于喷射药水达到一定程度的地表沉降现象发生,那么道路将变得凹凸不平,造成车辆通行不便。
  二、城市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一)桥梁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开裂的意外情况,造成整栋桥梁的局部倒塌。在城市中,特别是一些被广泛应用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常出现断裂的部位是其腹板,呈现出大约45℃不同程度的倾斜。混凝土的构成很复杂,关乎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构造特性以及其他外力等,都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综合看来,出现桥梁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混凝土部分漏振、欠振。混凝土整体密实才能保证桥梁的稳固性。然而,在预应力管道下方的混凝土有时会出现漏振、欠振的现象,这就会造成混凝土不够密实。这种局部的振捣不到位,就会使得腹板上出现蜂窝麻面,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孔洞。
  2、施工过程中难以达到有效预应力。在施工放线的过程中,如果预应力管道不够准确的话,就会使得预应力管道不圆润,这样会造成局部微段发生弯折,如此一来会让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出现偏差,进而使得此处的径向力突变。另外,连续预座力管道不够平顺,还可能造成预应力束断丝、滑丝。正是因为预应力不足,才会降低腹板的抗剪能力,最后出现腹板断裂。
  (二)铺装层面施工质量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市政路桥所反映出来的施工质量,路桥铺装层的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松散脱落的问题是铺装层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给路桥的结构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路桥结构的受损。虽然桥梁在铺装层这部分的结构占据的桥梁比例较小,但是,也会影响到市政路桥的结构性能。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也会造成许多方面的损失。在此,值得我们关注和忧虑的是,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够严格控制桥梁铺装层的施工质量,有些工程管理方案只是表现在表面上,不能够真正的指导后期的作业管理,这一点也是导致路桥工程出现松散、裂缝,脱落等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
  现如今,沥青路面施工由于材料品种的增多而变得更加普遍,路面的铺设主要使用沥青材料来完成,控制这方面的质量问题主要针对沥青混合料与主要材料的配合比,拌和沥青混合料也有较大的影响,拌和的均匀程度对于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如含水量大、刚开炉、料温低时,对于工程材料原有的性能都会产生破坏作用,在运行中筛分系统发生故障后,有时还可能出现白料,并且容易导致骨料级配异常转变,路面不能摊铺成型等。
  二、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做好混凝土浇筑的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要严格把握浇筑的程序。在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和浇筑表面进行清洁工作,保证表面没有杂质和残留的水,这是基础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浇筑的速度和容积,在浇筑时,要对浇筑速度进行把握,并且要做好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和和易性。可以根据浇筑厚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振捣方法,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插件式的振捣,但是要掌握好振动棒的长度和振捣层厚度的关系。在振捣的过程中,要保证连续性,如果在中间有停歇,那么要设置专人看护,定期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流动性。中小跨度T型桥梁一般水平分层,长的高大的混凝土梁,如果供给水平跟不上.分层浇筑铸造方法的进度。
   (二)铺装层面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车流量的不断增多,影响桥梁铺装层面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大,行人、车辆双方面的荷载损坏,超重型汽车的超负荷使用,会造成市政路桥铺装层荷载损坏更加严重。在施工过程中,铺装层的厚度一定要达到标准,尽量避免路桥裂缝,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铺层材料的防水性,防止铺筑后出现渗水等问题。施工人员应结合路桥结构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维护工作,以便保证桥梁铺装层的厚度能在正常范围,在对铺设材料进行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铺设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这样才能避免路桥因为裂缝原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安排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处理。首先,应该把施工中所能用到的沥青混合材料确定好,然后选择合适的施工比例,对混合料进行严格的调整。混合料配比一定要根据矿料配合比以及混合材料的含量进行配制,对于水泥稳定粒的混合材料,在符合设计强度的基础之上,还应该限制水泥的使用量,然后把具体的配料方法告诉施工人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人工碾压工艺以及工具等方面进行控制,争取把碾压工艺的作业流程弄清楚,及时有效的观测碾压质量。在高温天气进行碾压的时候,为了保证表面的水分程度,在复压振动压路机的后面应配备一台胶轮,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拒不水分损失过多出现松散,碾压设备的配置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并且碾压方式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会影响到整个路面的平整度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形式的结构层配制相应的设。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沥青路面的技术规程严格要求沥青材料的质量控制,对重点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测试,此外,还应该详细的观察路面外形尺寸,例如:路面的平整度、高度、宽度等指标。
  (四)材料上合理选材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等级是由矿料的合成比例决定的。在选用材料方面,要规范确定使用的混合料是粗型(G型)的还是使用细型(F型)的。不同的路段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比如,对于车流量大、重载车辆较多或是夏季要持续高温的路段,应该采用粗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另外,最好采用骨架密实型的结构以及较高的设计空隙率;而对于车流量小、重载车辆少或是冬季要持续低温的路段,应该采用细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以及较低的设计空隙率。因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是脆性材料,这些材料不是均质的,而是水、水泥和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混凝土本身就会出现变形等问题。所以,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要特别地慎重。首先要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施工流程进行有力监管;最后对材料内部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估计。
   (五)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当梁体砼强度达到95%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预应力施工;检查锚垫板下砼是否有蜂窝和空洞,必要时采取补强措施;向孔内压风,清除孔内杂物;清洁锚垫板上的砼,修正孔口,依特制样板的周边圈,用石笔绘出锚圈安放位置;钢绞线对号穿束;为了校验预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测出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如与计算值相差±6%以上时,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张拉;张拉作业时,根据千斤顶校验曲线查出各级张拉吨位下油压表读数,填在卡片上在现场做出明显标识,供张拉时使用;将千斤顶、油泵移至梁体张拉端,并把千斤顶卡盘擦洗干净,为减少摩阻损失,宜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两端采用对讲机联系,以便互报压力表读数和伸长量,确保持油压上升速度相等,并密切注视滑丝断丝情况,做好记录;在张拉过程中,均需认真填写张拉记录表以备查核。
  压浆在预应力钢绞线全部张拉完毕后及时进行,不超过24小时。管道压浆要求密实,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宜为0.4-0.35,强度不低于M50,拌和后泌水率小于2%,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18s之间。可掺入减水剂,掺入量由实验室决定,为减少收缩,可掺入适量膨胀剂、微膨胀剂(应控制浆体膨胀率不大于5%),但不得掺入氯盐,确保压浆质量。
  三、结束语
  市政路桥施工是一项复杂并被人们所关注的工作,为了确保路桥的施工质量和人们出行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在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材料选购上慎重。总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找寻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市政路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常悦.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
  [2] 贾俊杰.浅谈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1
  [3] 徐国华,陈国华.浅谈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暗挖隧道常常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控制好其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文章分析了隧道存在的典型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并且探讨了当前质量问题和缺陷整改程序,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暗挖隧道;质量;缺陷;整改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近些年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不管是铁道工程还是公路工程,为了可以
期刊
摘要:生物多样性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原始林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广, 它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的树种,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落叶松在我国北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上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建建筑小品、布置园路等途径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游憩境域的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规模一般会有所不同,因工程的构成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工种及工作内容也比较多,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控制对工程的交付使用与设计目标的实现关联比较大,同时,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也对工程的后期建设相当重要。 
期刊
【摘要】钢结构以其优良的物理、机械及施工性能.在国内的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钢结构腐蚀不仅会造成金属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的使用。本文介绍了钢结构腐蚀的类型与机理,探讨了建筑钢结构的各种防腐方法、特点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建筑 钢结构 防腐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钢结构有重量轻而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周期短等優点。因此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推进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确定的2013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全区力争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29.6萬套,基本建成20万套以上。力争新增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配售10万户;新增租赁补贴保障11.5万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管理进一步规范;住房保障业务档案进一步完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的施工手段繁多,涉及到基坑的围护,基坑支撑与开挖、封底及环境的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工艺,施工难度和风险也很大。基坑排水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考虑不周,不仅会使排水费用大大增加,还容易造成基坑淹没从而延误工期。水利工程中深基坑施工几乎是大部分水利工程需要面临的施工环节。文章对水利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深基坑;施工技
期刊
摘要:住宅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于提升住宅品质,实现“住有所居”住房保障目标有着绝对性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的意义,然后概述了工业化住宅,最后着重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工业化设计。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工業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1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导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价的过快增长,背离了广大
期刊
摘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己成为新形势下政府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了政府和很多学者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就目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现状,运用政府管制理论、激励理论、过程控制理论、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方法,构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五位一体”运行机制框架结构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滨河景观的亲水性与安全性设计原则,然后阐述了实现滨河景观亲水性与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滨河景观;亲水性;安全性;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水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物质,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域才有生命,无水的地域生命将难以维持。水覆盖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并为植物、动物提供生存之地;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人体中60%-70%的物质由水组成。由此
期刊
摘要:气流组织的形式对装有空调的室内的空气品质有着决定性作用,其直接影响着房间内的温度,气流流动速度,区域温差,区域流速以及空调耗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在一个特定环境内,通过改变其送风口,出风口位置,改变气流组织,从中选中最适合该房间的送风方式。  关键词:气流组织送风方式空调系统送风口出风口射流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1论著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据现有调查资料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