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已经过来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工作比较忙,所以也没有带他出去走走。今天正好我要下工地(去工地进行施工验收),便问父亲是否愿意一同过去,没想到父亲想都没想就说可以,看来这些日子让他憋在家里也确实难受。父亲一辈子呆在农村,除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出来一次,其他的时候都在家里干农活。
面对眼前一栋栋高楼,施工现场的层层安全防护,父亲有些拘谨。我说这几栋是我设计的,是我通过设计、计算,画出了施工图纸,然后施工人员照着我的图纸来进行施工,才出现了这样的高楼。父亲的脸上褪去了刚才的神情而转化为了一种自豪,激动地跟我说:“儿子有出息了!”而我却在想:几年前还在农村为求学而伤透脑筋的我,现在却在大城市中挥洒墨笔。用自己的知识来勾画城市风景线。这种转变也只花费了几年的时间。
当专业与现实相结合
上高中时,我很喜欢计算机,总是觉得很神奇,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可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个专业。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只是思考了一下自己适合不适合:计算机现在可谓是普及了,一般的家庭都有电脑,如果只是一般的应用,根本都不用专门学几年。我现在工作,每天都在和电脑打交道,经常会用到office、设计软件,而这些都是在毕业后自己弄懂的。现在的互联网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利用,真正做到了便民,而像软件开发研究又需要很高的技术,我自认为我只是喜欢计算机,但是还没有到达有造诣的地步。况且我家是在农村,别说是给我买电脑了,就连多余的钱让我上上网也都是不行的。
所以我选择了土木工程,准确地讲是建筑工程方向。当时的选择还是有一点点小的心思在里面,我有个亲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以后可以帮到忙。再说这个专业技术含量大,找工作相对容易些。
“土气”的土木工程?
所谓的土木,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在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在建国初期,土木工程是属于一门基本学科,学习方向为建筑工程。1996年,国家教委才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为一个大的专业,合称为土木工程。
在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都算是实力强的高校。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设计院的设计工作,也可以进入房地产单位从事建筑施工,施工单位就牵涉到安装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预算等等。而桥梁、隧道、地下工程方向则是为市政、铁路、桥梁、特种工业等相关企业输送专门人才。
有人一谈到土木工程就觉得这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专业,早先在我看来也是,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乐趣。在土木工程中,三大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是重点,也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为后来从事土木相关工作的重点。学好三大力学确实难,因为理论知识的描述会让我们觉得无味。如果把这些力学中的知识点加入到生活中,我们便会发现很多乐趣。比如你住的房屋能经受多大的风能?上面能放多少东西压不垮?只有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学得更有意思。
像《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CAD》等绘图课程,相比之下,比较轻松。我们在大一时像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样,背着画图板上课,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们也是搞艺术的。当然,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的学生都开始不用图板画图了,直接用计算机画图了。
《工程测量》因为有测量实验,成为一门很好玩的课程。那个时候我们在校园内抬着设备测量这测量那,往往能感觉别人投来的羡慕目光。还有女孩子的一回眸。当然这动作是在我说了句:“美女,请让让,不要挡住我的视线了,谢谢!”换来的。
也许是沾了土木的“土”字吧,所以一般人认为这专业都是男孩子学的,而且女生确实不太方便去施工单位工作,毕竟环境条件会差一些。我读大学时,班上也就八九个女生,确实也稀少。后来这些女生毕业大多在设计院或者房地产公司工作,还有个别的在预算公司做预算,都还是不错的。
绘制喜爱的事业
目前,我从事的是结构设计工作,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自己的绘制下,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我要为房子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目的是要让大家在房子里面能住得安心、住得安全。正如我当初选择专业一样,考虑的就是,对于这样讲究技术性的工作,在未来的很多年内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
记得我刚进设计院,和我一起的有十多个大学毕业生。有的是学城市规划的,有的是学建筑学的,还有的是学城市消防的,和我一起做结构设计的都是学土木工程的。设计院比较看重培养我们,除了有专门的老师带着做项目外,还会找时间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培训我们。刚开始,我们基本上不会独立地做较大的项目,等能有上手的能力后,自然会有机会。而在这个时候,作为新手也千万不要心急。我在第一次参与房屋结构设计时就遇到了难题,房屋的基础桩被打断,但是施工方一直希望能做出变更设计。对于第一次做结构设计,遇到了确实很有点挑战的问题,我怕出现返工,只好重新设计计算。此外,我还要保证其他栋房屋同时竣工。这样的情况,我这个新手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挺过来了就发现自己一下学习了很多很多,后面再做项目像是成长很快似的,很快能上手。
设计是个很严蓬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因为设计人员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用软件来设计、绘制房屋的施工图纸,他所完成的结果,会有施工人员将虚拟变为现实,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
我算是比较坐得住的。因为设计院的工作性质就是对着电脑画图、设计,除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能坐得住,安静的性子也很重要。设计院的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我们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忙的时候不管是通宵加班还是怎么样,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没有事情忙的时候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
你如果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想慢慢走上管理岗位,可以选择房地产以及施工单位,因为在那里的发展方向是管理类的人才。只不过前期会比较辛苦一点,特别是施工单位,整天在施工现场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相对而言,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工资要高些,其次是设计院,再就是施工单位。当然,现在的行情也不能代表以后,像现在有的设计院对于刚进的设计师保底年薪就有10万。还算是比较好的了。
在成长中规划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时代,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大量投入,各地轰轰烈烈大搞建设活动,都展示出建设行业的蓬勃生机。只要有建设,设计就一定存在。虽然目前有太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偌大的建设行业仍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就像我们眼前的这一栋栋在建的或建成的房子,房屋的设计年限只有五十年,那么一栋房子真要等到五十年后才重修么?答案是否定的。总之,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面对这样的一个好的环境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如何来适应,不仅仅是适应社会这个大家庭,同时还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找到最大化发挥自己才能的方式,那么就要对自己做一些规划。有了规划、有了目标,人生才会有方向。
我是那种比较有规划做事习惯的人,凡事都喜欢计划计划。刚上大学时,我规划并调整着四年的目标。如第一年,我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阅读多少本优秀的著作;第二年,开始学习三大力学,这是很基础的知识,也是将来工作用得比较多的。对此,我需要下多大的工夫,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刚上大一,我就是这样计划的,把专业突破以及成绩看得相当重要;到了大三,我发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再到后来参加工作了,又发现其实做人和做事一样都是一门学问,在处理问题上如何发挥做人的最大魅力,那便会赢得不错的口碑,要知道在行业中树立一个好的口碑对于以后再就业是很重要的。于是,我又重新规划,这并不代表没有目标,只是让自己更好地实现目标。人在一段时间内所接受的知识面、思维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环境来进行不断地规划变更,因为我们在成长。
面对眼前一栋栋高楼,施工现场的层层安全防护,父亲有些拘谨。我说这几栋是我设计的,是我通过设计、计算,画出了施工图纸,然后施工人员照着我的图纸来进行施工,才出现了这样的高楼。父亲的脸上褪去了刚才的神情而转化为了一种自豪,激动地跟我说:“儿子有出息了!”而我却在想:几年前还在农村为求学而伤透脑筋的我,现在却在大城市中挥洒墨笔。用自己的知识来勾画城市风景线。这种转变也只花费了几年的时间。
当专业与现实相结合
上高中时,我很喜欢计算机,总是觉得很神奇,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可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个专业。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只是思考了一下自己适合不适合:计算机现在可谓是普及了,一般的家庭都有电脑,如果只是一般的应用,根本都不用专门学几年。我现在工作,每天都在和电脑打交道,经常会用到office、设计软件,而这些都是在毕业后自己弄懂的。现在的互联网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利用,真正做到了便民,而像软件开发研究又需要很高的技术,我自认为我只是喜欢计算机,但是还没有到达有造诣的地步。况且我家是在农村,别说是给我买电脑了,就连多余的钱让我上上网也都是不行的。
所以我选择了土木工程,准确地讲是建筑工程方向。当时的选择还是有一点点小的心思在里面,我有个亲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以后可以帮到忙。再说这个专业技术含量大,找工作相对容易些。
“土气”的土木工程?
所谓的土木,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在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在建国初期,土木工程是属于一门基本学科,学习方向为建筑工程。1996年,国家教委才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为一个大的专业,合称为土木工程。
在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都算是实力强的高校。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设计院的设计工作,也可以进入房地产单位从事建筑施工,施工单位就牵涉到安装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预算等等。而桥梁、隧道、地下工程方向则是为市政、铁路、桥梁、特种工业等相关企业输送专门人才。
有人一谈到土木工程就觉得这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专业,早先在我看来也是,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乐趣。在土木工程中,三大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是重点,也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为后来从事土木相关工作的重点。学好三大力学确实难,因为理论知识的描述会让我们觉得无味。如果把这些力学中的知识点加入到生活中,我们便会发现很多乐趣。比如你住的房屋能经受多大的风能?上面能放多少东西压不垮?只有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学得更有意思。
像《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CAD》等绘图课程,相比之下,比较轻松。我们在大一时像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样,背着画图板上课,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们也是搞艺术的。当然,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的学生都开始不用图板画图了,直接用计算机画图了。
《工程测量》因为有测量实验,成为一门很好玩的课程。那个时候我们在校园内抬着设备测量这测量那,往往能感觉别人投来的羡慕目光。还有女孩子的一回眸。当然这动作是在我说了句:“美女,请让让,不要挡住我的视线了,谢谢!”换来的。
也许是沾了土木的“土”字吧,所以一般人认为这专业都是男孩子学的,而且女生确实不太方便去施工单位工作,毕竟环境条件会差一些。我读大学时,班上也就八九个女生,确实也稀少。后来这些女生毕业大多在设计院或者房地产公司工作,还有个别的在预算公司做预算,都还是不错的。
绘制喜爱的事业
目前,我从事的是结构设计工作,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自己的绘制下,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我要为房子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目的是要让大家在房子里面能住得安心、住得安全。正如我当初选择专业一样,考虑的就是,对于这样讲究技术性的工作,在未来的很多年内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
记得我刚进设计院,和我一起的有十多个大学毕业生。有的是学城市规划的,有的是学建筑学的,还有的是学城市消防的,和我一起做结构设计的都是学土木工程的。设计院比较看重培养我们,除了有专门的老师带着做项目外,还会找时间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培训我们。刚开始,我们基本上不会独立地做较大的项目,等能有上手的能力后,自然会有机会。而在这个时候,作为新手也千万不要心急。我在第一次参与房屋结构设计时就遇到了难题,房屋的基础桩被打断,但是施工方一直希望能做出变更设计。对于第一次做结构设计,遇到了确实很有点挑战的问题,我怕出现返工,只好重新设计计算。此外,我还要保证其他栋房屋同时竣工。这样的情况,我这个新手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挺过来了就发现自己一下学习了很多很多,后面再做项目像是成长很快似的,很快能上手。
设计是个很严蓬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因为设计人员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用软件来设计、绘制房屋的施工图纸,他所完成的结果,会有施工人员将虚拟变为现实,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
我算是比较坐得住的。因为设计院的工作性质就是对着电脑画图、设计,除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能坐得住,安静的性子也很重要。设计院的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我们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忙的时候不管是通宵加班还是怎么样,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没有事情忙的时候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
你如果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想慢慢走上管理岗位,可以选择房地产以及施工单位,因为在那里的发展方向是管理类的人才。只不过前期会比较辛苦一点,特别是施工单位,整天在施工现场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相对而言,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工资要高些,其次是设计院,再就是施工单位。当然,现在的行情也不能代表以后,像现在有的设计院对于刚进的设计师保底年薪就有10万。还算是比较好的了。
在成长中规划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时代,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大量投入,各地轰轰烈烈大搞建设活动,都展示出建设行业的蓬勃生机。只要有建设,设计就一定存在。虽然目前有太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偌大的建设行业仍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就像我们眼前的这一栋栋在建的或建成的房子,房屋的设计年限只有五十年,那么一栋房子真要等到五十年后才重修么?答案是否定的。总之,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面对这样的一个好的环境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如何来适应,不仅仅是适应社会这个大家庭,同时还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找到最大化发挥自己才能的方式,那么就要对自己做一些规划。有了规划、有了目标,人生才会有方向。
我是那种比较有规划做事习惯的人,凡事都喜欢计划计划。刚上大学时,我规划并调整着四年的目标。如第一年,我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阅读多少本优秀的著作;第二年,开始学习三大力学,这是很基础的知识,也是将来工作用得比较多的。对此,我需要下多大的工夫,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刚上大一,我就是这样计划的,把专业突破以及成绩看得相当重要;到了大三,我发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再到后来参加工作了,又发现其实做人和做事一样都是一门学问,在处理问题上如何发挥做人的最大魅力,那便会赢得不错的口碑,要知道在行业中树立一个好的口碑对于以后再就业是很重要的。于是,我又重新规划,这并不代表没有目标,只是让自己更好地实现目标。人在一段时间内所接受的知识面、思维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环境来进行不断地规划变更,因为我们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