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宝贵精神财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美术素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来几点方法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民族元素;拓展
  接下来,本文将从欣赏美术艺术作品、挖掘美术课程的民族元素、美术课堂教学拓展等三个方面,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研究。
  一、在欣赏美术艺术作品中弘扬传统文化
  经典传承的美术艺术作品涉及内容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艺术内涵,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弘扬传统文化。
  一是,在欣赏名家名画中弘扬传统文化。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家传世的绘画作品有着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每幅作品都饱含着创作者的深厚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通过让小学生欣赏这些名家名画,引导他们深刻感受国画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例如,在小学美术关于“中国画欣赏”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们展示几幅比较有影响力的传世国画作品,如,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百骏图、富春山居图、唐宫仕女图、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等。让小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传世国画独特艺术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是,在欣赏美术艺术作品中弘扬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有绘画、手工制作,还有涉及介绍建筑、陶瓷、青铜器、玉器等古代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教学。这些建筑和文物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感、历史感十分厚重。美术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艺术作品仔细鉴赏,并向学生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比如,在小学美术《秦始皇兵马俑》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整理出部分兵马俑造型的图片,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欣赏。如兵马俑中车兵、普通士兵、军官的头部和铠甲等,让小学生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与历史背景,提高对秦陵兵马俑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感受理解程度。
  二、挖掘美术课程的民族元素弘扬传统文化
  美术课程中,有着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传承,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应在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艺的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民族元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荣誉管和民族认同感。
  挖掘美术课程中的民族传统艺术,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传统艺术类型丰富,很多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如剪纸画、吹糖人、刺绣、画年画等。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智慧和创造的结晶,而且在美术课程中也有所体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小学生从这些民族艺术内容出发,在欣赏、创作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去更深刻认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实际教学中,美术老师应不仅仅局限于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以及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民族艺术作品创作,如捏泥人、画年画、剪彩纸等,一边让小学生动手创作,一边给他们讲解有关传统民族艺术方面的知识,了解我们传统民族艺术的深远性。
  三、在美术课堂教学拓展中弘扬传统文化
  虽然小学美术课程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传统文化,然而由于美术课程篇幅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还应把美术课堂进行拓展,让小学生接触美术课堂教学之外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让传统文化在课堂拓展教学中有效渗透。这样,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可以带领小学生走出美术课堂,走进社会实践,参加有关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在课堂之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观察生活中的美术文化艺术,感受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气息,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比如,美術老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周末、节假日可以带领小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参加一些名人字画展览,或者组织书法、绘画比赛,还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一些古代建筑。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在传统节日布置美术作业的方式,让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给小学生布置有关节日内容的绘画、手工制作任务。让小学生把自己在传统节日中观察到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搬到美术课堂。美术老师还可以把这些传统节日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帮助小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应让小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图像等形式,给小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种类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置身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境中,并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了解传统艺术,在此基础上接触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民族文化在小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雷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21.
  [2]张丽君.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几条途径[J].甘肃教育,2019(21):99.
  [3]周月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60.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人文性和专业性的高度融合,在职业中体现出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职业热爱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这一精神最终通过教书育人为媒介展现的一种教育情怀。班主任的工匠精神是通过“匠艺”“匠技”“匠心”“匠德”这四要素展示出的。  关键词:班主任;工匠精神;探索  班主任的工匠精神不只是对教学的技术性的熟练,如果只是教育领域内的技术熟练者,也只是达到了工匠精神的基础。
期刊
[摘要]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大你就小,我小你就大——唱反调),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就像一对欢喜冤家,他们喜欢唱反调。针对乡村的孩子而设计的《反比例》一课,主要讲究把复杂化简单、把抽象化直观的教授特点。  【关键词】反比例关系的条件、意义 反比例关系  教学目标:  14.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把握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实际,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狠抓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从三个方面就新课改背景下農村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在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模块均有了较大
期刊
摘要:不同于其它初中阶段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更加关心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现代化的课堂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维,改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开展探究性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分数与数感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分数数感含义、特点及培养意义,并结合小学生分数数感培养现状进行了案例设计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小学分数数感培养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分数数感;培养;策略  人类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平分物体问题而产生分数,并且分数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分数教学设计上应紧密联系课堂与生活,让学生在日常中找到与分数对应的实物,让学生有一个真实自然的分数感悟环境,让学
期刊
【摘要】我国教师专业还在初级阶段,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时代、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终生学习,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精深的专业知能,独特的教育风格,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校本教研 新课程 提升 教师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代
期刊
摘要:高三生物试题资源库是基于高三阶段学生学习的生物内容而创建的一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在其中包含有通过多种方式所搜集到的生物资料和习题,其对于高中生物教师的复习教学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使用试题库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考点内容的强调与单项知识的强化训练,对于学生的提升很有帮助。而为了实现高三生物试题资源库的建立与有效化的应用就需要教师付出努力。  关键词:高三生物;试题资源库;建立研究;应用研究  
期刊
摘要:游戏对于幼儿们来说是他们的生活,而游戏也确实符合幼儿们的年龄特征和身心需要。区角游戏作为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一种幼儿游戏形式,旨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游戏和学习,经实践证明,有助于幼儿实践经验的丰富、課外知识的拓展、社会情感的培养。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区角游戏应用的有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几点学前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策略;有
期刊
摘要:学情分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不能遗忘的必修课。通过课时的学情分析,抓住学生的前理解、内源性和发展区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理念;学情分析  通过课时的学情分析,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理解,以便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节点;要把握学生的内源性,以便找到学生感兴趣、共鸣情感、迸发思维的地方;下面从学生的前理解、内源性、发展区来分析,从中找到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媒体情境,提升文本阅读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以读促写,强化文本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语文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基础知识的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