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维生素C治愈继发性红皮病七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7例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激素而又无严重全身并发症的红皮病患者,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前提下,以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25~63岁,病程为3~30天.其原发病为,脂溢性皮炎3例,泛发性皮炎2例,玫瑰糠疹及药物性皮炎各1例.体检:7例患者各系统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科所见:多数患者全身皮肤潮红、肿胀、脱屑、皮肤皱格处有渗液.其中原发病为玫瑰糠疹者可见原发损害.常规检查(如全胸片、腹部B超等)均未发现肿瘤,有肺结核病史者2例;实验室检查除5例白细胞偏高外,其余常规化验检查无异常.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文献报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结核杆菌抗体对结核病(TB)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4].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21例硬红斑(EI)血清中抗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抗体,旨在探讨EI发病原因。一、病例和方法1.病例:①EI组:21例EI,男3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45岁;病期1月至20年,平均5年。患者中有TB家族史3例,以往有TB病史或同时伴有活动性T
期刊
1991年2月至1993年2月,我们用滚轴式取皮刀术式对双小腿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损施行削除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共5例,均为我科住院部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全为男性,年龄45~67岁,平均59.2岁,病程5~25年,平均11.8年;皮损及瘙痒自觉症状以双小腿伸侧尤为突出,其中苔藓样型淀粉样变4例,斑疹型淀粉样变1例,5例患者皮损组织送病检.病理报告均为原发性皮肤淀
有两种不断损伤皮肤外观和功能的因素:一种是外界的因素,如自然环境、外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晒,损伤作用是长期紫外线照射累积的结果.另一种是内在的生理、病理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年龄增长,由于上述两种因素的作用,皮肤逐渐老化,出现皱纹、紫瘢、粉刺以及瘢痕样的变化,同时还有皮肤色素的变化(图1).
期刊
我们设计了一种有机玻璃培养板对真菌进行微量培养,经过2年时间试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期刊
沙眼在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为探讨高危人群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3年12月~1994年3月对我院性病门诊患者123例进行了衣原体EIA检测和支原体分离培养。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①病例组:患有或疑有性病,近一周来未用任何抗生素者共123例,男59例,年龄19~60岁,平均23.843.1
期刊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例SLE患者尿新喋呤水平。结果表明;①SLE患者尿新喋呤水平明显增高。②SLE患者尿新喋呤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呈显着正相关,随临床治疗有效、疾病活动性下降,尿新喋呤水平下降。③尿新喋呤水平与血沉呈显着正相关,与ANA、抗ds-DNA抗体、补体C3间无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原新喋呤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及临床疗效的指标。
银屑病的发病与免疫失调有关[1],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淋巴因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淋巴因于只有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对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ZR)进行测定,以期对银屑病患者免疫状态有更多的了解。
流行病学作为有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各科逐渐发展为流行病学的分支,如皮肤病流行病学和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等.进行皮肤病防治研究时,应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就象应用其他基础医学,如免疫、微生物、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一样,能促进皮肤病学的发展.大量事实证明,流行病学从宏观方面能描述皮肤病的特点,有利于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和指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