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小心钱包也变“光”

来源 :微电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十一”电商大促火热登场,社交网站交友、优惠网购活动在节日气氛的鼓动之下变得越来越炽热。然而趋势科技监测到,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正在入侵社交网络,并可能通过发送具有诱导性的图片来骗取用户资金。趋势科技提醒用户加强对社交安全威胁的关注,并使用安全防护软件进行保护。
  利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了不法分子的诈骗新舞台,据了解,用户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会接受到一条“好友”信息,信息上会标注自己的姓名,并显示“看着这些照片,好怀念以前的日子!”等字眼,下方还会有链接网址,不疑有“诈”的人,直觉会以为这是熟人传来的信息并直接点击该链接。然而,该链接却指向一个钓鱼网站,并诱导用户安装一个伪装后的木马程序。一旦用户安装,该木马就会执行扣费指令,从而导致用户话费或账户资金“不翼而飞”。
  在光棍节期间,这类威胁明显大增,这是由于社交网络及网购在光棍节的活跃度大增,再加上节日气氛的鼓动,很多用户对此类信息的警惕度会降低。专家建议,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收到类似“双十一单身派对,现在起加入免费!”或是“,我刚参加了这个双十一优惠活动,你也来参加吧!”信息时,很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击该链接,并进一步跌入到不法分子预先设置好的陷阱之中。
  节日一向是网络诈骗的高发时段,特别是在“光棍节”这个由网络力量汇聚而成的节日里,网民对于各种网络社交、网络优惠活动产生了比较高的期待值,并降低了对网络陷阱的警惕度。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网民这种“找便宜”、“赶热闹”的心理效应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并吸引网民中招。
  要防范此类网络诈骗活动,网民除了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之外,还可以执行以下策略:
  1.当自己在社交网络上收到链接时,不要轻易点击,要注意核查发送者的身份,即使该信息中带有自己的名字;
  2.要警惕那些带有诱导性语言的链接,如果点击之后发现其要求自己提供个人信息或是下载某个程序,则更需要提高警惕;
  3.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做好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学者徐苹芳,是连普通公众都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老人的睿智儒雅和博学多识,尤其是正直坦诚、敢怒敢言,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浓重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源于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挚爱,源于他对这份遗产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城市,历来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浓缩的精华,文明高度的集中体现。城市遗存也因而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骄子。在当今千城一面的城市化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