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37Cs技术研究黑土坡耕地土壤再分布特征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37Cs示踪技术和不同的理论模型研究典型的东北漫岗地形的黑土土壤再分布状况.通过野外采样和模型分析,得出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2 232.75Bq·m-2,介于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背景值之间,表明137Cs沉降与纬度和降水相关.研究区各地貌部位137Cs含量在水平方向和深度分布上有很大的分异.坡肩部位137Cs含量最低,土壤侵蚀最为强烈;坡顶和坡背侵蚀较为微弱;坡脚和坡足基本上表现土壤沉积.137Cs分布深度从坡肩20 crn到坡足80 cm土层,表现出该区经历了强烈的侵蚀和沉积过程.文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早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建筑,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
植物根际沉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与土壤交换的界面过程,在土壤碳周转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际碳的沉积也是联系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桥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根际沉积中碳平衡、碳循
砖混结构房屋以其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很多施工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在山区和旧城改造项目中。但是砖混结构房屋具备一定的缺点,重量大,强度低,抗震性弱,在进行施工的
通过对冶炼厂污灌区土壤和水稻中Cu、Zn含量分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距冶炼厂不同距离土壤Cu、Zn含量状况、水稻对它们的吸收和分配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内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群落3个密度在1个生长季(5~10月)内不同土壤层次的养分贮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0~30cm)总P、速效P贮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K>Mg>N>P.表层(L1)速效N、P和K浓度在7月份均有显...
以花粉活力和杂交结实率评价转基因插入对水稻品种异交潜力的影响.选用含bar、crylAb、BADH和Xa21等4种基因的5份转基因水稻品系研究转基因插入对转基因受体品种花粉离体萌发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个水平硫元素(0.30,60mg·kg^-1)对大豆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硫处理侧根数和根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33.2%和6.6%-34.3%,根瘤数量和干重分别增加了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