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闪岩弃碴机制砂和石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角闪岩弃碴制砂过程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冀环京津6个地区的角闪岩弃碴为对象,通过开展力学测试、坍落度试验和Zeta电位分析,并结合SEM、FTIR等测试探讨了角闪岩弃碴机制砂和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除鑫鑫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角闪岩弃碴机制砂均可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承德和小石匣地区的角闪岩弃碴机制砂对混凝土增强效果较优,与天然砂制备的混凝土相比,这两种弃碴机制砂制备的C30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20.51%和11.11%,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10.79%和6.58%;C50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15.14%和12.5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14.55%和16.55%。承德、鑫鑫、冀恒和小石匣地区石粉最佳掺量一般可达胶凝材料质量的8%~15%,而平山地区最佳掺量仅为5%。其中承德和小石匣地区石粉取代胶凝材料用量最高,原因在于这两个地区石粉的颗粒粒度较小,SEM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石粉呈明显侵蚀破坏形貌,在骨料界面处形成较多胶凝产物,提升了骨料颗粒之间的胶结程度。此外,适量石粉的加入对丰宁地区较粗机制砂混凝土有一定填充作用,能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FTIR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角闪岩弃碴石粉能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并发生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聚羧酸减水剂提升了石粉、水泥和聚羧酸溶液体系稳定性。本研究可为角闪岩弃碴机制砂在普通混凝土中应用及石粉在混凝土中取代不同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处于变革与发展交织、问题与矛盾并存的转型机遇期。根据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制度逻辑考察档案治理效能相关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制度创新理论提出提升档案治理效能的内涵和逻辑,结合我国档案治理实践图景提出档案治理效能提升的制度化困境主要是:档案制度缺乏价值认同和制度共识、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建立、档案治理制度执行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并提出提升档案治理效能的制度路径具
期刊
报纸
为了降低热聚石油树脂的色号,本文以C5馏分、双环戊二烯(DCPD)和C9馏分为原料,采用两段热聚合成法进行共聚反应,制备C5/DCPD/C9共聚石油树脂。首先C5馏分为原料,在温度为240℃、压力为5.5MPa的条件下,热聚合反应6h,得到C5低聚物,然后再将C5低聚物、DCPD、C9馏分三者的混合物,在压力为0.35~0.45MPa、温度为240℃的条件下,反应6~10h,得到色号为2.5~3.
期刊
报纸
报纸
报纸
报纸
技术因素在美西方对华博弈中占据越发重要的地位,地缘技术视角聚焦技术因素与地缘政治、大国竞争之间的互动关系。芯片是诸多新兴和关键技术发展的基础,在大国竞争进入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保障芯片安全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军事安全的关键支撑。美国从“内部制衡”和“外部制衡”两大维度推进对华芯片遏压,注重采取内外联动、短长结合策略,以拉大中国在芯片领域与美国的技术差距,阻滞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美国
期刊
为明确凝灰岩石粉在机制砂饰面砂浆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石粉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机制砂饰面砂浆,研究了石粉掺量(0、5%、10%、15%和20%)对饰面砂浆力学性能、吸水量、泛碱面积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石粉掺量为0~15%时,饰面砂浆力学性能随石粉掺量的增大而减小,而当石粉掺量增大为15%~20%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石粉的掺入不利于饰面砂浆吸水量的控制,而有助于抑制饰面砂浆的泛碱行为,当石粉
期刊
<正>传接球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能够有效串联进攻,是战术实施的基础;一次成功高效的传接球依赖于接球队员的合理接球,完成主动接球;接球是否合理取决于接球前的提前观察和预判,快速做出正确接球选择。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队员传接球前的观察预判能力,拓宽踢球视野,随时了解身边情况,合理选位接球,从而提升实战比赛中传接球效率,增强球队进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