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此,防震减灾工作一直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其在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并及时的做出防震减灾方案,将地震给人类社会经济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GIS防震减灾;信息管理;辅助决策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330-02
  我国作为世界上地震高发的国家之一,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一直受到国家政府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不管是大小地震,一旦发生,总会给灾区人民带来精神上或者物质上不同程度的创伤。对于一些震级较大的地震,会顷刻间摧毁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仅影响到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将人们居住办公的场所顷刻间化为乌有。震级较小的地震,也许只是房屋轻微的晃动,但是给人们心里造成的恐慌也是无法弥补的。为此,GIS技术在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系统建设目标和基本设计原则
  1.1 系统建设目标
  基于GIS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是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①需要对当下预测到的地震进行危险性分析。②需要对地震发生后有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危害与灾难进行预测,这些震害预测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1]。③需要制定出防震减灾对策。只有将地震危险性分析、一系列的震害预测结果与防震减灾对策研究进行整合,方能促进以GIS为基础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而其建立的具体目标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
  (1)在地震发生前,系统可以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查询工作以及模拟分析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查询工作获得的信息主要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关,而模拟分析工作获得的信息主要与建筑物、生命线系统有可能遭受的灾害、以及灾后的存在状态有关[2]。总之,震前系统为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查询与分析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
  (2)地震发生时,通过该系统,政府以及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所收集到的地震详情以及预测到的地震所造成的灾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方案,进而为政府和救灾人员紧急的开展后续救援工作。
  (3)地震发生后,通过系统可以估算出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经济蒙受的损失情况,进而可以有计划性的安排后续的现场救援工作。
  1.2 基本设计原则
  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也是归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因此,此系统的建立会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共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系统的实用性:防震减灾是建立系统的起初原因,因此,系统的建立,需要能够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够为国家相关领导人员作出决策提供便利与辅助。
  (2)系统的安全性:作為信息系统,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对信息的访问、使用或者修改等操作进行权限设置。
  (3)系统的高效性:作为信息系统,需要能够快速的对信息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4)系统的模块化:对系统进行模块化操作,做好信息的归类与管理,从而方便便系统的使用。
  (5)系统的可操作性:系统如果无法操作,就无法完成系统内信息的管理,因此,在系统的可操作性方面,一定要设计的简便快捷,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2 系统总体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基于GIS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需要根据系统建立的目标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进而方便系统的应用。具体模块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内的信息主要为防震减灾工作以及辅助决策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因此需要能够对与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查询、分析、统计等操作,同时要方便对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工作[3]。
  (2)防震减灾专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给出的与地震有关信息,比如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理经纬度、震级、破裂方向等,可以自动的勾勒出地震的地理影响范围、完成对震害的预测工作,以及震害的地理位置分布。
  (3)防震减灾专题分析:在进行防震减灾专题信息管理工作后,可以根据得出的震害结果,由系统再次对建筑物震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实现智能的计算分析。
  (4)辅助决策:针对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应急策略,通过系统就可以快速的查询出地震对应的应急策略,同时又可以对震害进行统一的整合汇总,得出应急方案。
  2.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是由系统设计的目的来决定的,根据系统设计的目的或者想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相应模块或子系统的设置工作,才能够保证软件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和使用的高效性。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实际的建立工作:
  (1)首先需要明确基础数据库建立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确定出所需要数据的要素,即精度和质量。
  (2)作为系统基础数据库,需要完成大量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这其中涵盖地图信息以及与地图相关的性能统计信息。
  (3)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编码体系做技术支撑,而国家以及行业对编码体系的建立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系统基础数据库编码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国家以及行业的编码体系要求,不可与两者相悖,并且能够进行扩展。
  (4)需要对基础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保证数据库的运行符合逻辑;同时也需要对基础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
  (5)完成基础数据库最终的建库工作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图形数据需与录入的属性性能数据编码相对应工作的基础之上。
  3.2 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实现
  GIS的再次开发与应用,为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支持。
  4 结束语
  总之,面对地震这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才能够将其对人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而GIS在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为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动力支持,促进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与辅助决策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也减少了地震给人民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创伤。
  参考文献
  [1]李满春.GIS设计与实现[M].科学出版社,2016.
  [2]张培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J].地震地质,2016,30(3):557~583.
  [3]金 波.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2~6.
  收稿日期:2018-9-5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公司的工程一定要注意控制成本以及管理好财务问题,这对企业工程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是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施工企业既想要获取利润又想要在竞争中出类拔萃,就要从企业的内部出发,把工程的开支尽可能,从而来提升施工企业的利益。因此,为了加强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本文讲述的是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有关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利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其出现形式的新颖性与多变性,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但通过对不等式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复杂
期刊
现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书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儿,而是要为学生未来着想,为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而
中国画拥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山水画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广为流传,并当代的画家怀着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艺术品。黄宾虹卓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步入新常态中,水利水电企业在整个建筑市场中的竞争也变得十分的激烈。这就要求水利水电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对企业本身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在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也不断进行强化。特别要注重设备物质的采购以及整个施工阶段的管理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达到利用效率最大化,进而达到企业施工资源的不断优化,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企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无线局域网(WLAN)是无线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无线传输为方法、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方法,与传统的局域网相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近年来,无线局域网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无线网技术引起了相关技术企业的注意,成为了一个通信技术的新热点。本文针对在校园进行无线网的组网问题,公开项目的研究意义、发展趋势、技术要求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尽管随着中国移动TDD-LTE网络普及覆盖,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旧城区、城中村、密集小区等区域,由于谈点受阻原因,无法新建宏站进行深度覆盖,所以产生了一定数量的MR弱覆盖区域,为了提高用户体验4G网络感知度,需要有效手段解决该区域的MR弱覆盖问题。本文介绍通过利用微站技术、对MR弱覆盖区数据进行分析、经过路测等综合技术手段,精准建设微站,以达到精准解决MR弱覆盖区的目的。  关键词:TD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