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郑有全:“假发大王”的财富传奇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郑有全】
  1954年生,高级经济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3-1989年任小宫工艺厂厂长
  1990-1993年任许昌县发制品总厂厂长
  1993-1999年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9-2001年3月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1年3月至今,任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0月7日,“2008胡润百富榜”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在今年的千人富豪榜中,河南共有24位富豪入围,“世界假发大王”郑有全以29亿元的身家位列胡润榜287位,成为河南新首富。
  “我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环境、大气候,我和众多父老乡亲就很可能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劳碌,至于走出国门、办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外向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那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10月7日下午,河南瑞贝卡集团公司董事长郑有全对记者说。那么,在成功的背后,郑有全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呢?
  
  一个想法改变命运
  
  郑有全1954年出生在许昌县小宫村。小宫村的邻村泉店村是闻名中外的人发收集集散地,这里一直有收购人发的传统。
  20世纪40年代,泉店人在外国人的指点下,把人发按不同长度分档次扎把儿,取名为“档发”。这样,泉店又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档发集散市场,被世界人发行业誉为“许泉发”,国际市场上销路一直很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泉店档发行业受到冲击。1979年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泉店的档发市场又活跃起来,成千上万的群众又进入了人发收购、销售行业。受过高中教育、当过民办教师,又当过大队干部、从小对人发收购加工耳濡目染的郑有全,和一帮熟悉的伙伴一起,加入收发队伍,成立小宫工艺毛发厂,他担任厂长。
  一开始,毛发厂全部员工仅30人,郑有全他们,走的也是人发收购,加工成档发,通过外贸部门外销的路子,但他们靠质量和信誉打开市场,绝不准掺假,全是真货。因此,毛发厂加工的档发,色泽光亮,手感柔软,耐蚀耐磨,重染着色性较好,很受青岛外贸部门的青睐。那时对外出口档发的在全国只有青岛一家,小宫毛发厂有多少档发他们就收多少。
  一年的腊月,眼看快过年了,郑有全接到青岛外贸部门急需20吨档发的函件,且要求立即发货。郑有全二话没说,立即装货。不料货车刚出村,就翻入水塘中。只是水浅,人没出事,货物全湿了。郑有全只好重新找车装货。派副厂长和一名业务员,乘着夜色,赶赴青岛。深夜11点多钟,行至通许县境内,由于雾大,司机看不清路,又撞上停在路边的一辆卡车,尽管车速很慢,人没伤着,机器也没损坏,但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全碎了。为了按时交货,副厂长用穿在身上的大衣当挡风玻璃,仅给司机留一个“望孔”。刺骨的寒风“灌”进驾驶室,冻得人直打哆嗦。他们跑一段路,下来活动活动,驱散身上寒气,再继续赶路,咬着牙,终于在第二天深夜把货送到。外贸部门深受感动,免费为他们更换了挡风玻璃,还特地从库存原料中拿出了20吨人发原料,让他们加工成档发再返销回来。第二年夏天,青岛外贸部门又把仓库里人发原料梳理成档发的粗加工生意给他们做。
  质量和信誉,使郑有全加快了发展速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档发生意的不断火爆,个别档发经营者,开始在档发中弄虚作假,用其他毛发充当人发,一下子使许昌的档发信誉遭受损失,外商只要见是许昌的档发,坚决不收。青岛出口的档发,绝大部分靠许昌提供货源,外商拒购,青岛出口档发的生意也无法做下去,只好关闭。
  郑有全又带着货物来到深圳,没想到外商一味压价,货出手就得赔钱。抱着“赔钱不赔货”的心理,郑有全把拿到深圳的档发全部卖出,赔了20万元。而当时许昌好些做档发生意的人,害怕行情越来越坏,都急着低价卖出。依当时的行情,用50万元钱可以在许昌收购到78万元的货。再拿到深圳卖出。虽然看是赔了20万元,但实际上还是赚回了8万元。
  在多次与外商的谈判中,郑有全发现了一个秘密。外国人低价收购经过简单加工的人发,再作为生产假发的原材料销往世界各地,在西欧、韩国和日本的工厂经过深加工变成发套后,利润便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原来祖祖辈辈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做的竟是用宝贵的资源换取微量外汇的买卖,高额利润都被有能力生产假发产品的外国人赚走了。
  郑有全想:许昌交通便利,原料充足,为什么不能把原料变成成品,制出自己的假发换取外汇呢?
  郑有全这一想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下决心要既收又制,把收购来的人发原料在许昌制成假发成品,像外国人那样赚大钱。
  
  勇闯工艺生产难关
  
  恰在这时,国家轻纺投资公司认准了许昌县这一名扬中外的档发集散宝地,决定以巨额贷款扶持成立发制品总厂。投资公司和该县领导在当地挑选经营人才,相中了郑有全。
  1990年6月,郑有全带着小宫工艺毛发厂的30名乡亲来到县城,成立了许昌县发制品总厂。
  郑有全当时既无设备,又无技术。试制假发精加工的设备买不到,几十道工序无人指点,复杂的技术没人传授,制造假发成品的过程非常艰难。
  制造假发,三连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郑有全以往只是在青岛一家中韩合资企业销售档发时见过这种机器,它的外形和家用缝纫机差不多,但里面有些什么零部件,一概不知。那家企业对设备和关键的工艺技术封锁严密。几经周折,郑有全聘请到了一位曾在发制品企业干过的退休师傅,前后用了个把月时间才绘出了三连机图纸。郑有全立即联系一家机械厂造出样机。经过20多次的反复试验和修改,符合制假发要求的三连机终于制造成功。
  


  有了设备,还要掌握制成发制品的技术才行。将档发制成假发,工艺相当复杂。仅毛发深加工过程中的脱鳞、染色就有10多道工序。郑有全和员工们以前别说没见过,就连名称都没听说过。
  郑有全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高薪聘请一名韩国师傅来传授技术。这位师傅很热心,也很尽责。可惜他只是一位常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毛发脱鳞、染色等工艺说得头头是道,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简陋的车间里没日没夜地反复试验,经他指导造出的首批5万条工艺发条发往中国香港,港商张振亚并不认可。企业120万元投资一下子占压了80多万元,急得郑有全不知如何是好。
  张振亚是中国香港乃至世界有名的发制品批发商。当张先生在深圳得知,这批货是世界最大的人发集散地许昌刚刚成立的一家发制品厂制造的,感到很新鲜,深感意义重大。他立即和郑有全取得了联系,并专程到许昌发制品厂实地考察。当时郑有全等人正和新来的师傅一起不分昼夜地在车间里,反复揣摩发制品工艺的关键技术,张先生也主动加入了攻关的行列,协助郑有全和他的员工们,闯过了制假发的工艺关,掌握了从档发、色发到工艺发的一系列工艺程序。许昌发制品总厂的第一代产品制出后,张先生欣然同意包销。事后,郑有全才知道,他们制的首批发制品货物当时并没有得到其他客户的认可,是张先生反复做工作,并降低了价格才成交的。
  郑有全非常感动,并在下一批供货中主动给张先生补偿。这样张先生和郑有全成了忘年交。后来,张先生退出发制品贸易圈时,还特地把郑有全和他的公司推荐给自己在美国的客户,也把自己在美国的客户一一介绍给郑有全。
  许昌发制品总厂成立一年便收回了投资。郑有全和他的员工们随后研制出的七彩秀发问世后,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产品直销海内外
  
  郑有全闯过生产工艺难关后,开始批量生产,并着手解决销售渠道问题。
  那时,发制品总厂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经批发商转手出口海外的。这样既制约着销售渠道的畅通,又难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郑有全决心把产品直接推向国际市场。当时,要把产品直接销往国外,要么是到国外办公司,要么是与外国企业合资。郑有全选择了与外商企业合资的路子。
  1992年,郑有全结识了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鸿山。吕鸿山的公司经营发制品生意,当得知郑有全是许昌一家发制品公司负责人时,他产生了兴趣,并欣然接受邀请到许昌考察。虽然当时的许昌县发制品总厂规模不大,生产设施也很简陋,产品的某些工艺技术还不尽如人意,但吕鸿山敏锐地感觉到,这家企业后劲足,大有潜力可挖,像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宝玉,一经雕琢就会价值连城。于是,吕鸿山投来了同意合资的橄榄枝。美方主要是提供信息,在美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中方则主要是继续练好内功,提高产品技术质量,不断开发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1993年,中美合资180万美元,在许昌创办了河南瑞贝卡发制品公司。产品通过新亚公司直接销往美国市场。也就在这一年,瑞贝卡公司获得进出口权,实现产品供需直接见面,进入了国际贸易大循环的行列。
  郑有全在不断提高假发质量的同时,十分注重科研开发队伍的建设。他深知,要在国际竞争中满足消费者对发制品色彩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仅是一方面,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是另一方面,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研发队伍的建设上,郑有全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开发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的理念,走招聘与培养、内引与外联结合的路子。先后从美国、韩国等地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30多人,聘用国内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相继成立了科研开发部、技术部以及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男装发等开发研究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开发体系。
  这些年来,公司已先后研制开发出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男套发块、教习头五大系列2000多个新产品。2000年以来,每天都有新产品投放市场。实现了产品由粗加工单一型向高档次、系列化的转变,顺应了世界发制品的潮流,使公司出口外汇连创新高。
  郑有全制的假发在美国持续走红,引起各海外媒体的注意。海外媒体着重介绍了农民出身的郑有全制作假发的传奇经历,以及靠质量和诚信打开销路的经营策略。郑有全的发制品很快从专销美国,发展到整个美洲和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走出家族式管理桎梏
  
  瑞贝卡发制品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到1997年,企业的规模和假发产品、销量已居世界同行业首位,但郑有全并没有喜形于色。他经过这些年打拼,到多个国家发制品行业考察,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公司的这些首位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与国外的一些同行相比,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郑有全心中正在酝酿更大的目标——尽快缩小公司与世界先进发制品企业的差距,要和先进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同等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赶上和超过他们。
  郑有全心里很清楚,要实现这个目标,原来公司的那套运作机制必须改变:走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改制上市的路子势在必行。
  郑有全的瑞贝卡公司原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民营企业。经营骨干郑有全、其弟郑有志、妹妹郑桂花,还有堂兄弟表姐妹们,企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郑有全一个人说了算,靠血缘和亲情关系凝聚在一起。这一组合在创业的初始阶段,确实收到了奇效。但要再往前发展,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依赖于家族式经营者个人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发展潜力十分有限。
  1999年10月,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并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整体变更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改制完成后,经过两年的规范运作,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一批新人进入公司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为谋求公司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向国家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
  2002年9月,郑有全和公司的有关人员在中国证监会,回答了发审委委员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后,通过了瑞贝卡公司股票上市申请。2003年6月,郑有全等人在北京成功进行了网上路演。同年10日,瑞贝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抢占全球市场
  
  瑞贝卡股份上市后,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平台更加宽广。2004年3月,瑞贝卡公司审议通过了瑞贝卡公司与英国斯里克国际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中英合资亨得尔有限公司”的决定。
  斯里克公司是英国一家发制品专业销售公司,在欧洲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商业信誉。他们携手合作,将瑞贝卡公司的产品优势和斯里克公司的销售、商誉优势结合起来,强强联合,成为瑞贝卡公司开发欧洲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非洲也投来了橄榄枝。郑有全登陆非洲,对尼日利亚、加纳、贝宁等国逐一进行考察。他惊讶地发现,在非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竟有一个庞大的发制品市场。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城,接连几条大街和大街相连的一条条小巷,以及几乎所有的门店,全是大大小小的假发摊点。它们与满街的商贩、行人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郑有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并对产品、客户作了仔细分析,决定在尼日利亚成立分公司,运作以西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非洲市场营销格局。并在非洲直接投资建厂,实现中高档产品中国产非洲销,低档产品当地产当地销的非洲开发路子。
  郑有全的非洲开发一举成功,很快占领非洲低档产品市场65%的份额。
  假发产销量的不断增大,使得许昌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发集散地,出现了原料不足现象。郑有全为了获得足够的人发原料,先后在国内外设立了200多个收购人发站(室),把印度、泰国、越南、俄罗斯等地以及国内的人发源源不断地运到许昌,经过瑞贝卡员工们的精心加工,变成各种漂亮的“头上时装”,再销往世界各地。
  目前,瑞贝卡公司是以发制品为主,融高速公路投资运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地产开发、教育、酒店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资产41亿元,现有员工12000名。其中股份公司是国内发制品行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瑞贝卡”牌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教习头、男装发块等五大系列数千种产品,畅销北美、西欧、亚洲、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瑞贝卡发制品现在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编辑/张科)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天然气化工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设备的角度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自动化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但在使用中仍存在许多管
兜兰(Paphiopedilum)为兰科的一个属,全世界共有65个种,我国分布有18个种。由于花形奇特,栽培较为容易,逐渐受到许多养花人的喜爱。现选择一些较常见的原生种介绍如下(见彩
  本文对徐宝璜《新闻学》的成书出版过程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新闻学》的特点,重点对《新闻学》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价。
  一般来说,报馆的主要经营收人来源为广告和发行。但在抗战前的民国时期,由于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资本经济并不成熟,商业报纸也不发达,因此报馆在经营上,并不能完全依靠
  "西藏新闻传播史"是西藏原始文明至现今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在西藏地方的新闻传播现象,以及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它不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历史,而是关于西
  重庆《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大型机关报。在新闻事业的管理经营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新华日报》
  《重庆日报》是四川的第一个日报、第一个现代化报纸、第一个反清反帝的革命报纸。它只存在228天便被清政府当局查封,但它开了四川报纸现代化的先河,在四川新闻史上具有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它不仅仅是6个月的欢聚庆典,更是未来不落的全球盛会。研究表明,代表“硬”的“物质遗产”和代表“软”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是考量世博后续效应的两个
近几年,银柳已成为春节布置居室或送礼的上好花卉。 台湾所产银柳无论花苞的色泽、饱满度、成熟度、病虫害检疫等方面均居上乘。主要生产地是宜兰地区。凭藉其适合银柳生长
注射黄体酮可生聪慧儿妇女在怀孕期间注射黄体酮不仅可以保胎,而且可以生聪慧儿童。这一发现已引起各国有关人员极大关注。这是由美国纽约市医生特丽娜·多尔顿首先发现的。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