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回盲瓣重建幽门括约肌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回盲瓣重建胃幽门括约肌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反流性胃炎.方法 小型猪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illroth Ⅰ组(B-Ⅰ)及实验组.术后2、4、6个月测定胃液的pH值、胆酸浓度、菌群变化及胃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术后2~4个月B-Ⅰ组和实验组的pH值、胆酸、细菌数高于假手术组;6个月,实验组与假手术组pH值、胆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B-Ⅰ组仍较高.病理证实实验组吻合口愈合良好,胃黏膜正常.结论 回盲瓣可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引起的反流性胃炎。

其他文献
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操作不当也可造成一定的副损伤,尤其肝外胆道系统的副损伤后果相当严重.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处理.本文总结我院8例LC胆管损伤的情况,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期刊
胰腺、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为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在,毗邻许多重要血管,周围的器官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手术显露困难,一旦损伤可造成严重后果。
期刊
裘法祖院士会面,是通过吴孟超院士的引荐.当时我国正时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渐开,而国内学者也开始和国外学者交流.每年在香港举办的王泽森外科国际会议令我和大陆的外科界同行渐渐变得熟络.正当我为推荐大陆学者在会议中讲课的事宜而烦恼时,吴孟超院士就"语出惊人"地提出找他的老师求助.当时我认为吴孟超院士已是自己最敬重的外科前辈,最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而他竟然还有一位不但健在,而且还是手巧脑灵、心细如尘、精力充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型:Ⅰ型28例分布在胰头部;Ⅱ型30例在胰体部;Ⅲ型1例在胰尾部;Ⅳ型7例在胰头、胰体、胰尾部主胰管.10例(Ⅰ型4例,Ⅱ型5例,Ⅳ型1例)经镇痛、抑酸、应用生长抑素、抗感染等治疗.10例(Ⅰ型)行内镜取石术.Ⅰ型14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部分切除术;Ⅱ型25例行
期刊
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7%~12.5%[1].其中最常见的是胆漏和胆管狭窄.我中心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对1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和胆管狭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期刊
1990年6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外科医师Jocobs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后腹腔镜技术逐渐运用于传统的结直肠手术.但发展速度远不如其他腹腔镜手术,其主要原因是手术难度较高,手术器械较昂贵。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61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胆管结石行ERCP、ES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三镜联合治疗.结果 610例中成功施行589例,成功率为96.6%.住院时间7~28 d,平均13 d.无胆漏、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