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新乡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 mg·kg^-1,每日1次,连续6 d,第7天复制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I/R模型;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操作同黄芪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复制I/R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结扎前、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及再灌注180 minⅡ导联心电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化疗全程健康宣教的方法及措施,使化疗过程顺利,将化疗副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方法随机将168例癌症病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宣教组(84例):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法;治疗组(84例):采用常规宣教法.结果宣教组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反应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经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后,化疗药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注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病人200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与皮下出血情况的关系,从而了解注射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