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2例报道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中国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抗栓治疗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血管危险因素.然而,即使接受药物治疗,有症状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仍然很高[1-2],在抗栓治疗失败的患者中风险更高[3].
其他文献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最有效方法,但其3年无病生存率仅在65%左右,而且受供体来源和年龄等多因素限制,并不适合所有患者.近年,有关CML的免
压疮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控制难免压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选择60例晚期肿瘤难免压疮病人,建立压疮上报会诊制度,运用Braden量表科学评估,客观评定,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追踪评价,持续控制,使发生压疮的潜在危险降到最低,有效地控制肿瘤晚期病人难免压疮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病死率和残疾率最高的一种卒中类型。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血肿成分早期激活的炎症反应可加重出血性脑损伤,从而影响预后。最近的研究显示,作为一种简易可得的评价系统性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急性ICH患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文章对NLR
目的 了解影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遵医饮食的原因,以探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遵医行为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6例住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调查对象遵医饮食的原因主要次序为:糖尿病饮食口感欠佳、难以长期坚持(98.1%);缺乏长期遵医饮食的自控力(92.85%);不能得到详细及时的饮食指导(83.90%);不了解合理膳食可以控制血糖从而促进结核病康复(82%);家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多种生物学代谢过程.文章对EPCs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结核病"回潮"(发达国家)和控制不良(发展中国家),导致糖尿病和结核病并发人数逐年增多.糖尿病病人由于代谢紊乱、营养失衡及免疫损伤,容易发生结核病,其中低龄、男性、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更大,而且发病后,结核病病情较重,疗效不佳;结核病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波动,病情恶化.对两病并发应以预防为主,包括积极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开展预防性治疗;对结核病
通过促进嵌合体形成等机制,特异性供体骨髓细胞(DBMC)输注有助于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被认为是目前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具有高致残和致死率.脑血管痉挛是aSAH患者发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脑血管痉
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肩关节置换手术在我国正逐渐普及.该手术方案主要适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部肿瘤及肱骨近端骨折等疾病.本文总结了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以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和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愈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