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ERCP治疗十二指肠梗阻二例
ERCP治疗十二指肠梗阻二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摘 要】
:
晚期的胰头、胆管下端、壶腹周围肿瘤会导致胆道梗阻,同时也会引起十二指肠的梗阻,此类患者的姑息治疗需要同时解决胆道和肠道的梗阻,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2例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 者】
:
姚炜
黄永辉
常虹
李珂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191
【发表日期】
:
2011年28期
【关键词】
:
十二指肠梗阻
姑息治疗
ERCP
壶腹周围肿瘤
胆道梗阻
胆管下端
患者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期的胰头、胆管下端、壶腹周围肿瘤会导致胆道梗阻,同时也会引起十二指肠的梗阻,此类患者的姑息治疗需要同时解决胆道和肠道的梗阻,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2例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
其他文献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实验及临床经验初探
目的利用猪食管-胃模型进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实验,为临床开展POEM术积累经验并探讨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止血钳结扎离体猪的胃幽门出口,并将离体猪的食管口侧末端固定于带孔泡沫塑料,制成简易训练模型,然后以带透明帽内镜按如下步骤进行POEM术:(1)建立黏膜下隧道;(2)切断食管环形肌层;(3)封闭隧道口。经模型练习熟练掌握POEM技巧后,对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
期刊
食管失弛症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
模型
动物
内镜分光比色染色技术对老年人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80%以上是腺瘤性或增生性息肉。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临床特点、癌变率及组织学类型与中青年人不同。在诊断老年人大肠息肉时需选取适当的内镜检查。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应用内镜分光比色技术(FICE)的放大内镜对老年人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期刊
隆起性病变
诊断价值
大肠黏膜
内镜检查
比色技术
老年人
染色技术
分光
胃镜检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过敏一例
患者女,46岁,主因上腹痛1周,来我院门诊消化科就诊,查体:心率76次/min,m压110/80mm Hg(1mmHg=0.133kPa)。心电图正常。无特殊病史。电子胃镜检查前10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无不适表现,自主走进检查室。
期刊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胃镜检查
过敏
电子胃镜
上腹痛
消化科
心电图
检查前
宫颈息肉误诊为直肠息肉一例
患者女,60岁,便血2个月。外院结肠镜检查永直肠距肛门10cm可见一息肉样隆起,大小约0.6cm×0.6cm,息肉附近肠腔狭窄,结肠镜不能通过(同1)。
期刊
直肠息肉
宫颈息肉
结肠镜检查
误诊
肠腔狭窄
息肉样
食管巨大溃疡一例及临床分析
患者男,23岁,因上腹痛伴反酸、烧心2个月,发热2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上述症状空腹时明显,进食后略有缓解,同时口腔出现白色分泌物,用苏打水漱口后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巨大溃疡,疑为食管癌,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满意。
期刊
巨大溃疡
食管癌
临床分析
症状缓解
胸骨后不适
胃镜检查
雷贝拉唑
铝碳酸镁
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26例
肠梗阻患者留置肠梗阻导管,比普通胃管更能有效地吸引肠内容物,降低肠管内压力,减轻水肿,恢复肠道血运及肠管动力,从而达到非手术解决肠梗阻的目的。临床上放置肠梗阻导管的方法很多,我院自2009年起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肠梗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期刊
肠梗阻导管
胃镜引导
导管治疗
放置
超细
鼻
2009年
肠内容物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探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研究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62岁,平均43岁,病程2-20年,平均8.4年。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手术时间45-1
期刊
吞咽障碍
食管失弛症
内窥镜
治疗
中国内镜超声技术发展现状
超声内镜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国内逐渐进入普及阶段,装备超声内镜设备的医院越来越多,诊断性和治疗性EUS的应用愈加普遍,多项EUS应用已接近国际水平,个别项目如内镜超声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结合近3年我国发表的相关EUS文献就中国内镜超声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期刊
超声技术
超声内镜
中国
内镜超声检查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国际领先
EUS
内镜设备
反应性胃病与浅表性胃炎的内镜及病理学鉴别初探
反应性胃病又称化学性胃病,指化学性刺激物质引起胃黏膜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胆汁胰十二指肠液反流、酒精、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及其他化学药物引起的具有相似病理改变的胃黏膜病变.由于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胃炎占绝大多数,所以反应性胃病的诊断一直未受到重视,往往被混同于慢性浅表性炎.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经病理确诊的反应性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其临床资料
期刊
浅表性胃炎
内镜下表现
胃病患者
病理学鉴别
反应性
十二指肠液反流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黏膜病变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评价。结果病理确诊BE患者35例,检出率为19.4%(35/180)。FICE染色内镜诊断BE的
期刊
Barrett食管
病理学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