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酮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鱼藤酮(rotenone)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处理,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Annexin-V)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α-synuclein、硫磺素T(thioflavin T)染色研究细胞内蛋白聚集情况.结果经鱼藤酮处理24 h后PC12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随着鱼藤酮浓度或作用时间增加,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呈量效和时效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在浓度为10 nmol/L鱼藤酮作用24 h时即出现明显下降,吸光度A570值为0.415±0.013(P<0.05);可见Annexin-V呈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凋亡率在5 nmol/L为7.35%±0.52%(P<0.05),在10 nmol/L为13.30%±1.80%(P<0.01);细胞内出现α-synuclein和硫磺素T 双标染色呈阳性的蛋白聚集.结论鱼藤酮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出现细胞凋亡并出现类包涵体, 表明鱼藤酮可能通过影响α-synuclein的代谢而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其他文献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宗教观对我国宗教的管理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与促进作用。《导言》宗
用风险评估代替绝对性评价运用科学方法对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度量,用风险评估来代替绝对性评价,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食品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