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的VLBWI86例,分为PICC组46例和外周静脉穿刺(PIV)组4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感染指标。结果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为1.4±0.2,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为61.2±8.7,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为(12.8±2.8)d,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9±1.4)h,与PIV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感染指标阳性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是有效地应用于VLBWI的长期通畅的静脉通道。

其他文献
单纯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临床上较少见,自1838年Mclanchlan首例报道以来,国外文献报道约200例,国内报道较少,多为散在病例.最近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期刊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以往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免疫介导的以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血小板,造成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儿童ITP的年发病率大约1/10000,我国尚无发病率方面的统计学报道.ITP有成人型和儿童型、急性和慢性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但在诊断儿童IT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大连市妇产医院2001年出生的活产窒息新生儿作观察对象,调查HIE发生率.抽取其中305例足月窒息儿,于出生后72 h内按时段严密观察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共18项,比较HIE患儿与单纯窒息儿18项指标的变化及出现频率.结果 2001年出生活产新生儿8 278例,足月儿7 899例,早产儿379例;发生窒息481例,诊断HIE
息儿,男,6岁,因持续性腹痛2h伴呕吐1次入院.入院前2 h因口渴误服拾到的"饮料"(具体量不详)后出现腹痛,为烧灼样痛.呕吐1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血丝及咖啡渣样物,呕吐后胃痛无缓解.患儿又出现头痛,定位不明确.无抽搐,无视物模糊,无血便,流涎明显增多.在送至我院途中,患儿从口、鼻处流出少许鲜血.否认既往有消化系统疾病史。
期刊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3岁,因"双眼突出半月余,呕吐7 d,双眼失明4 d"于2010-04-30入院.4月中旬起息儿自诉有时双眼一过性视物不清,家长发现其双眼略突出,未予重视;24日患儿出现进食后呕吐,为胃内容物,3~4 次d,每次量中,非喷射性,此期间偶有头痛,可自行缓解,同时视力迅速下降,27日双眼仅有光感.家长诉患儿8岁后体质差,消瘦,近1年患儿腹痛、腿痛、下蹲及弯腰困难,运动后明
期刊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SM)所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9例SM感染患儿的一般情况、抗生素的应用和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5例同期院内感染性肺炎作为对照组.结果 (1)SM感染的科室分布:NICU 34例,PICU 9例,胸外科5例,儿内科1例.呼吸道感染47例,血液感染2例.(2)在住院天数、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缺乏诊断AKI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往往导致早期有效治疗的延误.目前对于诊断AKI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已发展到了临床研究阶段,最有希望成为早期诊断AKI的生物学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IL-18、肾损伤分子-1和L-脂肪酸结合蛋白.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上述几种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应用早期诊断AKI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例1,男,3岁,因腹痛、呕吐4d,加剧伴抽搐1次经中医院治疗无好转而转至我院,有铅接触史,其父也有铅中毒史.入院查体:神志尚清,贫血貌,心肺查体无特殊,腹胀,局部隆起,肝肋下1cm,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期刊
患儿,男,45 d,因"全身皮肤发红1个月伴发热、咳嗽、气促1周"入院.患儿于生后1周左右出现颜面部粟粒样皮疹,迅速波及到躯干,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药物治疗,约1周后皮疹消失,但出现全身皮肤发红,后在某皮肤病专科医院诊断为红皮病,给予多种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症状可短暂缓解.入院前1周患儿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及气促,在外院按急性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6 d,无好转转入我院。
期刊
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引起婴幼儿喘息的原因比较多.在婴幼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对判别喘息的类型、协助诊断、监测病程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十余年来随着肺功能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肺功能检查项目已经可以在婴幼儿进行,如流速-容量曲线法、阻断法、婴幼儿体描仪法等.检查的具体内容与年长儿及成人类似,包括肺容积、通气功能、呼吸力学、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支气管反应性测定等.本文就目前可在婴幼儿进行的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