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营销”的三个认知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大家讲得特别多的词是“市场下沉”、“营销下沉”。在高大上的一二线城市做惯了营销的CMO(首席市场官)们,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群特征、消费特征犹如“雾里看花”,虽然像阿里大文娱、头条这样的平台宣称自己的平台能够帮助品牌主“营销下沉”,但真正的好案例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有下沉市场三巨头之称的“皮卡丘”(PKQ)——拼多多、快手、趣头条之外,云集、58同镇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对三四线城市市场进行了极度下沉,虽然很多模式受到了不少诟病,但这种来自下沉市场的力量也让很多资本眼红心跳。
  那么,营销人需要了解的“下沉市场”特点及品牌营销路径有哪些呢?
  “下沉市场”的“四大人群特征”
  “下沉市场”指的是三四级市场,包括中国的1347个县城和375个县市,一二线城市居民约3.9亿人,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乡镇地区居民规模多达10亿人。这批人群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区域经济时差。根据人均GDP与消费升级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随着人均GDP的提升,在旅游、酒类、健康、娱乐等方面,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很明显,“区域经济时差”在起作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商品、消费方式会逐步在三四线城市流行起来。
  2.女性化趋势明显。下沉市场互联网总体人群女性占比为48.4%,而下沉市场移动购物人群女性占比高达57.2%,并且高于一线、二线移动购物人群女性占比,下沉市场移动购物女性化趋势更加明显。
  3.更为旺盛的消费意愿。三四线城市慢节奏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往往拥有更为旺盛的消费意愿,甚至不输一二线人群。从各城市级别消费信心指数看,二三四线城市消费信心指数均有提升,农村地区消费信心指数增长尤为突出。
  借用日本消费社会研究专家三浦展的表述,三线以下城市和地区的人群大多已进入“第二消费社会”与“第三消费社会”,其显著特征是由“为家庭消费”向“为个人消费”过渡,即在满足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体验式的消费。
  4.人口回流,消费提速。伴随近年来一线城市向南部和中西部核心二线和三线城市人口回流现象,以及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下沉市场消费升级正在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线城市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5.7%的出生率也比一二线城市高很多。
  “下沉市场”的“三大消费特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人群的三大属性:
  1.价格敏感。在不考虑品牌、品质的前提下,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吸引力。很多拼多多的用户为了享受拼团的优惠,甚至让自己所有的亲戚都安装这个APP,使得APP下载量惊人的爆发,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成为淘宝、天猫的劲敌。
  2.熟人社会。下沉市场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亲戚好友、邻里之间形成了复杂庞大的关系网。尤其在农村市场,口碑传播成为主流的营销方式,很多品牌针对下沉市场,推出了“集齐xx送xx”、“喝xx,得xx大奖”等促销活动,效果非常显著。
  3.时间不敏感。这个特征在下沉市场也显露无疑,意思是这个区域的大多数消费者时间充裕,很愿意参与到品牌的推广活动中来,比如很多K12教育机构,成交一单之前,可能会赠送2-3次,甚至更多免費试听的机会,这在一二线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北上广深人的时间像金钱那样宝贵,而三四线城市的人希望有更多跟品牌互动的机会。
  “下沉市场营销”的“三个基础认知”
  1.渠道下沉是基础。下沉的第一步是要让消费者能够轻松购买到自身的产品,所以渠道铺设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来看服饰品牌海澜之家的例子。根据海澜之家2018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4亿元,同比增长8.23%,营收排名国内男装行业之首。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的增长,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开门店475家,净增305家,店铺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1%,总数达到6097家。
  事实上,成立于2002年的海澜之家,早在2010年就已经在全国拥有超过2000家店面,2016年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
  作为对比,截止至2017年5月,国际服装零售巨头优衣库在中国仅仅拥有540家店铺。不过海澜之家更多的店铺是在低线城市布局。以北京为例,优衣库在北京拥有66家门店,H&M拥有32家门店,海澜之家为37家,在国际军团的夹击中明显不占优势。尽管如此,布局超过全国31个省份,覆盖80%以上的县、市的海澜之家,仍能通过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丰厚的营收与利润。
  对比苹果、三星这些海外品牌,以及华为这样更加主打高端的本土品牌,国产手机双子星OPPO与vivo显然更加深谙低线市场的营销之道。他们的逆势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三四线城市其高密度的门店渠道铺设。
  2.明确人群的精耕细作。三四线市场受众的分类与一二线完全不同,而做好消费者洞察,找准服务定位,是很多企业生存之道。江苏常熟农商行微贷就很典型。
  原来很多银行都是给大中企业贷款,但因为大型企业频繁倒闭,风险越来越大,经过对于客户的重新定位,他们把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定位在中低收入群体,比如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中等收入农户等,他们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短短三年,银行的人数从原来的10个人变成了1000多人,每个人管理着几十家农户,而且他们对于利率不敏感,更讲信用、还款能力强,也分散了风险。
  这个案例很好的表明了下沉市场产品的创新和精耕细作的重要性,虽然采取的是人海战术,但却把这个市场的金矿很好的开发出来。
  3.生意模式是王道。对于很多线上教育平台,在三四线城市往往铩羽而归,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人群还远没有养成线上培训的习惯,客单价高的线下产品更能打动这个市场,这就让很多做线下培训的K12教育平台有了很多商机。   刚获得华盖资本2400万元Pre-A轮融资的智滕教育,服务于全球4-8岁幼儿的教育启智平台,经过两年的线下业务的积累,在全国市场上已经积累了将近30万的付费用户。他们主要的营销方式就是通过线下服务扩大收入,营销模式也是合伙人(加盟)模式。
  CEO宋铁男认为下沉教育市场,生意模式才是王道,在销售分成上,照顾到了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分成。每招到一个生源,班主任可以赚10元,园长可以赚80元,合伙人可以赚110元。
  对于下沉市场的渠道拓展来说,利益的分配模式是企业成功的核心,也是真正的保障。
  值得关注的下沉市场营销平台
  拼多多是下沉电商之王,自然不用多说,而掌握着下沉市场有用户闲暇注意力的快手和趣头条以广告为核心商业模式,也已成为互联网平台和广告主的核心营销平台。还有其他几个下沉平台也值得CMO关注。
  1.快手。很多人以为抖音很火,殊不知以“土味视频”著称的快手更火。快手目前已经拥有超过7亿用户,破1.5亿日活,而达到这个用户量,QQ用了整整18年。还有近两百个合作伙伴、五千多个优质内容创作者加入快手商业体系。
  从2016年开始,快手商业化营销团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快手的营销体系——利用AI和DA(大数据分析)构建用户体验和商业需求协同发展,并先后上线了信息流广告、快接单、作品推广(粉丝头条)等产品。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人。快手也在不断加大技术的投入,不断平衡广告主、用户、平台三方之间的利益。
  另外,快手也在“农村包围城市”,布局二次元、电音等内容,强化运营——收购A站,推“蹦迪”和“UGet”等短视频APP,与MCN合作等动作,体现了快手攻占一二线城市白领的野心,但也让它越来越“抖音化”。
  2.趣头条。上线不到三年,D A U(日活跃用户数量)接近3000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接近60分钟,以日活和月活而论,趣头条已经成为第二大移动内容聚合平台。趣头条是在填补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用户在获取信息渠道时产生的断层,同时通过广告给下沉市场以更多选择。
  趣头条充分利用了三四线城市对价格的敏感,让长尾人群对一点点收益都会格外重视,在邀请好友模式的影响下,总有人会为了得到更多收益,而督促好友们阅读,这便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黏性。
  另外,趣头条明显已在强化视频业务,在趣头条APP底部導航栏先后增加视频、小视频入口,财报显示,一季度趣头条APP日均小视频生产量超过2万条,日均小视频PV(页面浏览量)超过2亿。这个方向也让品牌主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趣头条的商业化体系如广告销售团队、渠道、平台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告价值有待进一步释放。
  3.58同镇。在2017年,58同城推出了“58同镇”项目,收集发布当地政策公告、农产品销售、求职招聘、商业推广、乡村出行、乡村旅游等民生信息,在58同镇和各类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打破“信息孤岛”,以“授人以渔”的方式推动产业扶贫。
  截至2018年7月,58同镇已在全国开设10000多个乡镇信息站点,日均发布信息近21余万条,影响超过2400万人次,其中在832个贫困县中开设站点超过2800个。这也使其成为很多商家的优质推广平台。
  4.社区场景。“最后100米”的社区真实消费场景,是最高频的消费生活场景之一。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社区入口,社区成为商业的主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社区营销,通过社区线上线下的媒介、活动、社群渠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给业主营造一个场景想象,通过超强的场景代入感,潜移默化的与品牌或者产品产生联系,使业主在毫无营销压力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品牌和产品,建立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产生购买兴趣,进而完成消费。
  碧桂园服务280个城市,超过2000个项目,服务约1000万业主,预计2021年达到2000万,2023年达到3000万业主。覆盖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其中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超过60%,覆盖宽度和深度同行第一。这种整合型社区媒体的商业潜力将逐步凸显其价值。
  总而言之,营销下沉的人群不同,营销玩法不同,更关键的是中国地域广袤,三四线城市数量众多,做好营销需要沉下心、扎下根,才能掘到属于企业自己的真金白银。
其他文献
机械臂承重背包  一家叫Innophys的日本公司开发出了Muscle Suit承重背包。它可以承担一部分负重,减轻你搬运重物的背部压力。Muscle Suit承重背包的开发,是为了适应日本的严重老龄化社会。这套装备可以让护工更轻松地抬起需要照顾的老年人。  原理方面,Muscle Suit承重背包并不是直接承担重量,而是为人造肌肉提供支撑。5.5kg版本的最大承重力为30kg,而4.2kg版本的
期刊
生于这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我们很少有人对我国拥有多少城市、县、镇、村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中国有多少城市?——285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中国有多少县城?——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60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53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  中国有多少乡镇?——4165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
期刊
在实践過程中,有三类最容易接触服务业的组织类型将最终胜出。  “第一类,一种以重要管理人员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其外围是公司外的承包商和兼职人员,他取名为“三叶草组织”。以这种组织形式组建的未来公司将类似于现在的咨询公司、广告商和专业合伙人;  第二类是联邦式结构,中心部门只考虑长期战略问题,单位和部门在保持共同团结的前提下各自独立;  第三种组织类型将是“3I”型,“3I”指信息(Infor
期刊
6月10日,格力的一纸举报信将奥克斯这家位于宁波的家电企业送上了风口浪尖。格力电器在其微博上发布了奥克斯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而奥克斯方面发布声明称“格力举报不实,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今,奥克斯正在试图抹去中低端产品厂商的印象,进行从品牌、技术到产品的全面升级。在激烈的空调行业竞争中,奥克斯还能有多少砝码?  价格杀手  早在2001年,奥克斯就发起了一场“免检是爹,平价是娘”的“
期刊
2018年,“下沉市场”一词突然爆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于拼多多和趣头条的成功上市。正是二者的异军突起,彻底撬开了这片人口规模巨大、却又常常没有多少话题感的广袤天地,并被各路商家视为最后一块流量宝地。  下沉市场也称为“五环外市场”。是一个之前或当前互联网巨头还未被占领的、渗透率极低的“空白市场”。  根據QuestMobile《下沉市场报告》显示,下沉用户规模超过6亿,对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
期刊
被忽略的“下沉市场”  2018年下半年,想必有很多互联网人非常兴奋:似乎又一个新的市场被发现了。  一家叫做拼多多的创业公司瞄准三四线城市,或者说“下沉市场”的成功,让很多人豁然开朗——新的商业边疆,意味着机会、财富和无限可能。  跟进者如鲫鱼过江。仅仅过去半年时间,针对“下沉市场”的各类产品全网开花,但也仅仅就半年,这些急躁的冒险家就暴露出了无数问题。看起来,一切没那么简单,只有真正有准备的人
期刊
2018年,下沉市场扛起了人口红利的大旗。  瞄准五环外的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东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趣头条27个月登陆纳斯达克,刷新了互联网公司的成长速度;快手、轻松筹、水滴筹等下沉市场的其他“天王”们,纷纷成为资本眼中的宠儿……  到下沉市场去淘金,几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从非常可乐说起  “下沉市场”说法并不是唯一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将其形容为“五环外”,财经作家们曾以“小镇青年”概括
期刊
Brandless在中国被人熟知,是软银向电商网站Brandless.com投资了2.4亿美元,而这已经是Brandless获得的C轮融资,截至目前为止,公司才成立仅仅2年。  Brandless意为“无品牌”,同名网站brandless.com 在2017年7月上线,被业内赞为最有潜力的公司,被FoodDive评为年度颠覆性公司。那么,相较于拼多多,同样是低价导流,Brandless为何能实现好
期刊
虽然体验营销的概念还算新,但在实操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街头小贩的“试吃”本质上就是一种简单的体验营销。  比如路边上同时有两家卖西瓜的,一个说“我的西瓜又红又甜,买回去不甜包退包换”,另一个把西瓜切开,让你尝,并且告诉你“不甜不要钱”。你会选择买哪家的西瓜?几乎人人都会选择第二家。第一个卖西瓜的是用语言告诉你西瓜很甜,类似于广告传播,第二个是让你看到红色的瓤儿,以及品尝到嘴里的甘甜,类似于体验营
期刊
如果你不去认真地倾听,世界上最好的提问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在销售的世界里,我们会做得更具体,会提供给大家一些经过验证的方法,以提高在倾听方面的能力。  在大多数销售情景下,销售人员由于急于把销售进程向前推进而阻碍了信息流的积极发展。如果你只给客户一两秒钟的时间就期望他能回答你,你如何能确保客户能对你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呢?如果你只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来分析客户的回答,然后就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你又
期刊